“我感觉,中午这两百碗怕也不顶事。”

林晓月笑了笑,“牛车上有十六盆。带来也没想着能在集市上卖完。如意楼要是需要的话,多给您两盆也行的。”

“爽快!”刘大厨高兴的道了一句。

然后吩咐刘三再多拿两盆。

接着,又给林晓月开了单子,并且吩咐伙计,去把昨天林晓月装凉糕的四个木盆拿来。

因为要忙着出摊,林晓月让王婶子等着收木盆,自己去了账房拿钱。

这次总共是二百五十碗凉糕,一共七百五十文钱。账房给了林晓月七钱银子,另外五十文给的是铜板。

林晓月收了钱,迅速就回了后厨院儿里。

王婶子已经将木盆放回了牛车上,等在院儿里了。

“走吧,婶子。”林晓月冲王婶子道了一句,就领着王婶子出了门。

接着,上牛车,赶着牛车去了西市。

亏了卖包子的大叔,用东西帮林晓月占了位置,他们昨天占的摊位没被人抢走。

林晓月跟卖包子的大叔道了谢,就和王婶子开始下桌椅,放招牌摆摊。

东西收拾妥当,林晓月站在小桌后头就开始大声吆喝。

“凉糕,卖凉糕啰!又甜又糯的凉糕,精米做的凉糕!”

“只要五文钱一碗,八文钱买两碗啰!好吃又解暑,不好吃不要钱嘞!”

这清亮的嗓子一吆喝,顿时吸引了人来。

有些人正好昨天来买过凉糕,知道凉糕味美价廉,很快就凑了过来。

林晓月给客人切凉糕,王婶子则招呼客人去坐。

没位置之后,就道歉请客人站着吃。

随时准备收碗和洗碗。

碰到林晓月忙,没吆喝,而她又空闲下来的时候,她还学着林晓月的吆喝内容大声对外吆喝,以招揽客人过来。

面对客人的问话,王婶子也帮着回答。发挥的作用没比林晓月小多少。

刚开始的时候,王婶子还应对得有些生疏。

可她胆子比柳氏大得多,一会儿过后就适应了下来。

做事麻利高效,让林晓月轻松了不少。

一会儿工夫,林晓月就卖掉了两盆凉糕。

有些人得知还能用碗打包带走,而且碗明天还能拿来退钱,确定清楚情况后,买了更多凉糕。

“你们这明天该不会不来了吧?到时候你们人不来了,这碗我上哪儿去退啊?”一位大娘也想多买四碗凉糕带走,可不想付小号中碗那五文钱的押金。

“哪儿能呢?这凉糕我们至少会卖到入冬的,还有两个多月呢。”林晓月笑着应道。手里的动作半点儿没慢。

“这谁说得准。你们不来了,我们押了碗的找谁退钱去?”大娘语气不善。

林晓月也没恼,继续道:“大娘您放心吧。我们这打包用的碗都是新的,价格比杂货铺的还便宜一文。我们准备这些碗来就是方便大家打包的,没想过拿来挣钱。”

“这碗您拿回去,如果家里用得着也可以留着自己用。用不着,下次来西市送回来给我就成,押金保准儿退。”

“说得倒是好听——”大娘听了,语气依旧不好。

旁边等着的人却是看不下去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