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丽一看见吃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赵氏也没见过这样的糕点,吃了一小块儿。香软蓬松,甜而不腻。

叶锦丽已经吃得满嘴碎屑。

叶锦夕一边给她擦,一边道:“娘,我突然有了一个新主意。”

“嗯?”

赵氏看向她,“你说。”

叶锦夕冲她神秘一笑,“得让爹帮忙。”

之前是她想差了。虽然以她现在的年纪与学识,不能写出什么跌宕起伏感天动地的话本子。但她可以写戏啊。

而她爹,就是戏楼里的员工,天然的渠道,岂能白白浪费了?

心中主意已定,数日后叶常安回来,她便将写好的第一个戏本交给了他。

叶常安又是惊奇又是狐疑,“你何时会写戏本了?”

叶锦夕早想好了说辞,“戏本都是人写出来的嘛,脑子里有故事就行。我写个梗概,娘帮我润色润色就成了。”

反正赵氏知道她不是从前的叶锦夕,是她最好的掩护。

而且她娘可是从权贵高门里出来的,所见所闻多了去了,偶尔会给女儿讲一讲,女儿由此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也顺理成章嘛。

果然,叶常安打消了疑虑。

他将女儿写的戏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颇有些惊叹的意味。

叶锦夕写的,是《梁祝》。

但是结局她给改了。

悲剧纵然能让人印象深刻,也比较富有感染力,却也让人徒生惆怅和遗憾,难免美中不足。

其实这都是借口。

最重要的原因是,叶锦夕不喜欢原著结局!

有句话说得好,谈恋爱看五官,结婚看三观。千金小姐和穷苦书生,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阶级的人,注定不会落得好下场。即便他们能冲破门第观念在一起,婚姻中的摩擦和出身所带来的阶级观念,也会让他们陷入矛盾和争吵中,在漫长的时光里,将那份纯真炽热的感情一点一点消磨干净。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何必呢?

倒不如一开始挥剑斩情丝,及时悬崖勒马,对双方都好。

马文才和祝英台门第相当,又对她一往情深。既成夫妻,事实已定,不可更改,又何必守着那虚妄的执着伤人伤己?

有一个词叫做日久生情。

再加上她给梁山伯还安排了一段姻缘。

旧爱已有新欢,曾经的山盟海誓已然成为一个笑话,不过匆匆过客罢了,何须执着?

放下,才是解脱。

孤注一掷的爱情固然轰轰烈烈刻骨铭心,可现实婚姻,更多的是平淡和温馨,安稳和长久。

她将梁山伯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让祝英台的花轿进了马府大门。

至此一对恋人分道扬镳,再无交集。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生出不一样的心境。在现实面前,祝英台和梁山伯,终会低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看清谁才是那个真正对的人。

叶常安将这出戏交给了戏楼老板,很快开始排练。

直到七日后,才与戏台上正式开幕。

一共分三场。

第一场就是祝英台女装入学,与梁山伯相识相恋。因为是新出的戏,故事设定也算新颖,再加上留有悬念,所以观众席反响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场是高潮,马文才的插足和祝家父母的强烈反对,以及门第的悬殊,种种现实压力让祝英台和梁山伯这对苦命恋人不堪重负,一个含恨出嫁,一个抑郁成疾。至此,分道扬镳。

这一场下来看客多愁满面,泪满襟,无限唏嘘。

如果这就是结局,也能让人印象深刻,谈论起来必定伤怀感慨。

所以戏楼暂时没排第三场。

就这两场戏,三天之内,座无虚席。

《梁祝》就这么火了。

叶常安兴冲冲的把这个消息带回家,又从怀里掏出一块银锭子,足有十两。

“这是兰园的当家给的,说你写的戏不错,我虽在戏园子里打杂,但也不能白白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这十两银子算是报酬。还说,如果以后再有好戏,他一律买了。”

叶鸿远和叶鸿飞两兄弟都有些惊讶。

一个戏曲居然能卖那么高的价,比外头那些话本子都贵。

叶锦夕也颇有些诧异,她爹的这个老板,还挺耿直的。

她微微一笑,道:“这戏刚出来,其他戏园子没排过,受欢迎正常。可这一行,也是有竞争的。过段时间,大概就有其他戏园子的人开始模仿抄袭,抢生意,这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版权相当重要!

叶常安笑容渐渐淡下去,这年头,无论哪行都有竞争。唱戏又不是独门手艺,只要同行的看两次,就能把戏本写出来,然后排练,开幕。所以当家的才力求新戏曲,占个优先权,奠定基础,巩固根基。

戏本子嘛,叶锦夕脑子里多的是。

不过再多,也能被人抄袭模仿,想要留住那些看客,光戏精彩还不行。

当晚,她将新鲜出炉的点心和零食端上了桌。

蛋挞,小蛋糕,千层肉饼,黑芝麻饼干,发面千层饼,奶香小馒头,蛋卷,猫耳朵,薯片。

看戏也是要吃东西的,尤其是瓜果点心和酒水,那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市面上的点心都差不多,没什么新鲜的,而且基本上只能吃热的。但我做的这些,不但新奇味美,很多都是可携带回家直接吃的,不用第二次上锅蒸,也能保持口感新鲜。看戏是视觉体验,一出戏故事情节一样,区别就在于生旦的唱功和表演。若是能保证看客们的口腹之欲,岂非更是锦上添花?”

满桌子的点心零食,连平时不贪嘴的叶鸿远和叶鸿飞都忍不住丢了几分矜持和体面,吃得津津有味。

“锦夕,你的手可真巧,做什么都好吃。”

这是叶鸿远说的。

“三姐,你这手艺不当厨子可惜了。”

这是叶鸿飞。

叶锦丽只剩两个字,“好吃。”

赵氏和叶常安也都每样吃了些,神色与几个孩子一般无二。

“爹,我将这些打包装盒,您明天走的时候带上,给兰园的当家尝尝,如果他愿意,我可以把配方卖给他。”

其实她可以买个铺子自己当老板,专卖点心和零食。

然而她没钱。

而且开铺子,也麻烦,得慢慢招人,还得传授厨子手艺。万一被人收买,手艺外泄,尤其是那些大酒楼,若得了配方,那就没她什么事儿了。

卖给兰园,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