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遗老们一刻不敢逗留,后面追着的罗士信、裴元庆两人行动很快。

只有逃入大山中,才有机会彻底摆脱追击。

李正道也终于醒了过来,醒来后第一件事,并没有发怒。

“陛下,皇属军在侧,我们只要到达樾山、南泰,我们就有机会!”

“嗯,你安排好!”

李正道此时很孤独,他终于明白为何天子都要称孤道寡,没人能明白他心里的苦。

突然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南唐复国不是一个好事。

复国之后,这些南唐遗老们,只能会让南唐步当初的后尘。

真要去了南泰、樾山等地,就再难有北定中原之日。

罗士信、裴元庆并未深追,进入大山后,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相反会是李正道军的优势。

唐州多山,但却都不是大山,绵延数百里,哪怕进入九月,里面也是气候燥热。

武王府麾下,大多都是北方人,一旦染上南方瘴疫,生死都不好说。

“王爷,末将无能,没能追上他们!”

“无妨,穷寇莫追,等他扫清南洋诸国,也能省下我们不少力气!”

“王爷,李都督的传信,李江洲死了!”

杨凌微微一怔,随后释然了,这也在预料之中,只是李江洲的死,让他不得不暂缓进入江州的脚步。

“好,传令下去,让大军尽快拿下唐州!”

“是!”

自从神月女帝驾崩后,朝廷之中,也只有董成曾经立过一个小皇帝。

所以神月的年号杨凌并没有废除,依然还是在沿用,只有等待他真的登基称帝后,才会正式废除。

议罪杨韶华的事,也要等到杨凌称帝之后,才会真正的开始。

神月二年秋,大烈摄政王杨凌率大军入唐州,江州军马侧击,拿下整个唐州,李正道败退樾山。

神月二年冬,大烈摄政王杨凌返回洛都,梅文宣入朝,正式接管礼部,准备开春以后的第一次春闱。

杨岚清、齐文渊、叶连之等年轻一辈开始真正主政地方,分别在江南、楚州、辽州等地成为一方巡抚。

董霄成为唐州镇守使,董重则成为大烈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巡抚出任唐州。

进入唐州后,董重所展现出来的手段颇为老练,让很多人叹为观止,完全不像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唐州李正道留下的南唐遗老,被董重给连根拔起,光是杀掉的人头摞起来铸成了一道奇观,让人不寒而栗。

用董重的话来说,所谓乱世用重刑,对叛贼最狠的做法,就是以杀止杀。

也有人说董重年纪尚轻,如此血腥杀戮,会成为第二个董成。

不过杨凌并不在意,更是加封董重入阁,文峰阁大学士,让董重并肩阁臣。

杨凌的独宠,让董重成了大烈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如今天下,只剩下江州、西蜀、凉州王府尚未真正归附,韩天俞自云州回去后,还没消息传来。

眼看着新年将至,朝廷也没有再动刀兵,连连征战下来,就算是韦氏、陈氏两大商行都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与民休养,也是重中之重,朝廷将重心放在了开春后的春闱之上。

梅文宣坐镇礼部后,国子监也开始热闹起来,原本离开的一些学子,也出现在国子监中。

春闱是面对整个大烈,没了关中世家的阻力,各州巡抚都在大力鼓动当地学子进京赶考。

一时间整个大烈的驿站都开始忙碌起来,到处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

杨凌依旧在住在太子府,林仙瑶、慕容雪两人的肚子一天天的突显了起来。

这让杨娟将两人宝贝得紧,就差将宫里的整个太医院搬进太子府了。

两人每天在院子里更是一堆人拥簇着,生怕两人出一点点岔子。

“大姐,你别太紧张了!”

“你一个男人,哪里懂女子的事,她们都是第一胎,自然是要精贵些!”

杨凌碰了一鼻子灰,整个大烈能这么说他的,也只有自己这个大姐了。

“你别走,难得回来一次,好好陪陪她们!”

两个小娇妻也是满脸期盼,自从成为杨凌的妃子后,她们总是聚少离多。

“好,好,听你的!”

“下雪了!”

慕容雪开心的喊道!

辽东多雪,一般入冬就是下雪的时候,慕容雪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她喜欢雪。

看着挺着肚子的慕容雪在院子里蹦蹦跳跳,这可让杨娟心疼坏了。

“小雪,你赶紧停下来,动了胎气可就不好了!”

“大姐,没事,我开心!”

杨娟上前一把将慕容雪抓了回来,将一双冻得通红的手握在手心里不断搓揉。

杨凌笑了,或许只有在这,在这个时候,才会放下心里的戒备。

一晃两年,杨凌来到这世界已经两年,从一个生死都没办法保证的世子。

成了如今位高权重的大烈摄政王,距离至尊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可要说快乐,他从未有过一丝的放松,直至今天,看到院子里的人。

杨凌心中泛起了涟漪,这或许也是一种人生,一种还算不错的人生。

在与府里人待了三天后,杨凌召见了内阁中所有人。

“众位,新年一过,春闱之事可要提上日程了!”

“王爷,春闱之事出不了错,但臣等今日前来,是有一事!”

“哦?说说看!”

“王爷,如今天下动乱十有七八已平定,更是拿下草原与百济,臣等想请王爷择吉日登基!”

“王爷,顺应天下万民之心,当称帝以安天下之心!”

高隐、陈致远等老臣纷纷说道。

在他们眼中,称帝才是正统,只有称帝以后,天下万民才会有安定之心。

这是儒家思想,忠君爱国,自然是要有君的。

称帝这事,这是他们第二次提起,第一次是在他们拿下洛都之后,朝廷推行新政。

“王爷,称帝之事臣等附议!”

“臣,附议!”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也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如今的局面,称帝已是必然之举。

“既如此,礼部那边议定个日子出来,最好是在春闱殿试之前,让这帮学子成为我朝第一朝天子门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