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致远,你是寒门出身,土地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你比本王清楚!”

“大烈境内,富商也好,士族也罢,他们占用了多少土地,你也应该清楚!”

杨凌连续三个清楚,犹如三声雷霆在心中响起。

曾几何时,他陈致远也是为万民请愿的士子,也曾一腔热血,想要改变现状。

“王爷,臣知罪!”陈致远老老实实的跪地拜道。

杨凌走上前将他扶起,对陈致远他没有恶意,只是想要消除他心中最后的那点傲气。

“摊丁入亩,这是本王称帝后想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内阁要重点来做!”

“是,王爷!”

“魏征,你是御史台左都御史,巡守天下,凡有不法事,本王赐你金牌,可先斩后奏!”

“臣,领命!”

先斩后奏,可见杨凌的决心,势必是要将摊丁入亩推行下去的。

这个政策好处,只要细细想来,在座的都是大才,自然能清楚其中的好处。

“李靖,传令各州镇守使,配合各州巡抚,凡有人阻挡新政的,一律从重处理。”

“是,王爷!”

“吏部定期进行官员考核,俸禄制度可以提高,对贪腐之人从重处罚!”

“礼部、国子监除了准备好春闱外,还有一事要思量起来。”

“请王爷明示!”

“爵位制度,我大烈虽然立国不久,但未来传下去,恐怕爵位会泛滥,皇室之人也会越来越多,本王可不想看到遍地是王。”

“太祖立国时,曾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将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公、侯、伯五级,王爷,可是要颠覆?”

“不是颠覆,而是取消爵位的世袭罔替!”

“王爷,其他爵位倒还好说,亲王、郡王都是皇族,皇族取消世袭罔替,无例可循啊!”

“无例那就我们创一个例来,凡亲王、郡王一级的爵位,逐辈降爵来处理,另外再增加几个小爵位,凑够十级!”

“王爷,这!”

“这件事按照本王说的办,出了任何事,本王负责!”

“是!”

一场内阁朝会开了整整两个多时辰,从国政到爵位等等,杨凌提出的方案,让这些大才都瞠目结舌。

一直到走出内阁几人都在震惊之中,陈致远难掩心中激动,找到了恩师高隐。

“恩师,王爷所说,若真能实现,对我大烈来说,绝对是远超太祖时的盛世!”

“是啊,王爷的果断超乎想象,朝廷倚重你我,我们自当要全力辅佐,不说功盖当代,未来也能在史书上留个名字的!”

史书留名,这是多少儒家门生毕生的追求,陈致远也不能免俗。

“高相、陈大人,阿凌所说,有些地方可能不够完善,还请你们多多帮扶啊!”杨彻大步流星走上前来,拍了拍两人肩膀。

杨凌身上有足够的锐意,一往无前,而杨彻则是大烈的定海神针。

“老王爷,恭喜皇族出了一代盖世圣君啊!”

听着高隐的恭维,杨彻的脸上满是笑意,他对杨凌的满意全都写在脸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各地州府劝杨凌称帝的奏疏如同纸片般飞来。

按理说新帝登基,各地的镇守使、巡抚都要入京来恭贺的,但大烈很多州府都不太平,所以杨凌选择不让他们来洛都。

选秀的事,则是大姐杨娟在一手操办,听说西蜀谢家都派人过来了。

不仅仅是谢家,江州的萧家,曾出过多位皇后,自然也派了当代嫡女中的佼佼者入京。

皇后母仪天下,后族也会水涨船高,杨凌又是强势帝王,这其中的好处可想而知。

林仙瑶、慕容雪两人也没半点生气,武王杨凌是一代帝王,自然不可能只有她们两位妃子。

至于皇后之位,两人都很默契的没说,她们很清楚自己身份,异族女子为后,对中原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两人心中都有了小九九,私底下都问过太医,想知道肚子里是男是女。

长子与嫡子在杨凌的眼中其实没什么区别,两人都想生个儿子,这样一来,无论是草原与慕容一族,都只会更加牢靠。

暗中较劲的两人,每天都会观察对方的动静,林仙瑶吃什么,那慕容雪就一样也要。

正月初一,摄政王杨凌正式在洛都称帝,改元昭武,这一年也被称为昭武元年。

云州老王爷杨彻被封为靠山王,坐镇洛都之中,皇族所有子弟,无诏不得离京。

在外地的藩王和皇族后裔,也尽数都迁入洛都之中。

这一新政遭遇了皇族抵抗,但杨凌颇为强势,凡是不愿搬入皇族者,皆视为放弃皇族身份。

杨凌的强势让养尊处优惯了皇族们顿时不敢再说了,老老实实的回到皇都之中。

其实大烈动乱后,许多皇族都下落不明,甚至是被屠杀。

但杨凌打回来后,许多人都冒了出来,自称是皇族之后。

不过大烈立国时间不多,宗人府可以查到,在清理完一批冒牌货后,皇族算是彻底销声匿迹。

第一次大朝会后,内阁正式开始运转,不过这次新帝登基,除了大赦天下外,并未封爵。

内阁的意思,天下尚未大定,封爵为时过早。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传来的,江州萧南淮亲来皇都之中,在杨凌当登基称帝的当天,宣布江州归附。

自此整个江南重新回到大烈麾下,为此姜太杰解散剑城,去游历江湖。

江州兵马被编入朝廷麾下,萧南淮成了江州镇守使,剑城中的姜家后辈姜云龙入朝,表示也要参加此次春闱。

姜云龙文才江州第一,但从不问政,而是一直在剑城的江州书院中。

此次他入朝参加科举,也是姜太杰的意思,引动江州人才投效朝廷。

杨凌大喜,姜云龙的到来,让本次春闱更加轰动。

梅文宣为主考,陈致远、房玄龄、杜如晦三人都是副考。

此次春闱除了儒学经典外,还有各种治国方略考核,尤其是对朝廷新政的看法。

杨凌需要的是一群认同他观点的士子,让他们去推动各地新政的推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