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渡河,鸟啼花怨,河堤下残肢断臂、尸骸满地,水流之上,血流成河。

朱棣被砍一刀后,急忙撇下战马,急走登堤,假装堤后有伏兵,大喊道:“燕地男儿随本王清君侧,诛奸佞!”

瞿能冷笑一声,早已看透朱棣的小伎俩,大呼:“燕王倦矣,将士们随我擒杀燕王,斩杀叛逆!”

“杀叛逆!杀叛逆!”明军士气大振,所向披靡,堤下数百名燕军均被斩之。

朱棣大惊失色,绕堤而逃,燕军惊惧矣。

正当燕军惊乱之时,一阵旋风袭来,前来混军功的李景隆的将旗嘎然断之,明军为之一震,渐乱。

李景隆慌之,令军撤退,瞿能不为所动欲擒朱棣。

朱棣见此,有可乘之机,便亲率数亲兵与绕出敌后,令其余士兵阻挠瞿能追赶,与前来救援的朱高煦数千精骑兵合一处,拿出火油乘风纵火,片刻焮天铄地,烟雾弥漫。

瞿能被风吹得行动不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棣与朱高煦兵合一处。

朱棣趁机杀向李景隆,而明军此时混乱不已,无力抵挡。

李景隆心里暗暗咒骂瞿能,不遵帅令就算了,还让自己陷入如此险境,本听斥候禀告,以为能跟瞿能混上一功,可谁曾想自己这条命都要搭上了,该死的瞿能,等本帅回去一定把你推出去砍咯!

虽然在心里咒骂瞿能,反应迅速丢下大军,东逃西窜,朱棣见此急忙追去,但是李景隆脚上却像是生风了一样,跑得极快,甩掉了追他的燕军,丢盔卸甲,惨败而逃。

明军将士一时无主帅,混乱不已,纷纷突围撤去。

瞿能见朱棣攻破主军,心下慌乱,为掩护明军主力,瞿能父子率部驳马迎敌,驰入燕军之中。

瞿能率数骑直奔朱棣而去,一把金刀使得虎虎生风,所及之处,尽是尸首落地,燕军被瞿能武力所慑,无人敢迎,竟是一路杀至朱棣面前。

朱棣惊慌失措,挥刀阻挡住瞿能的大刀,可是之前后背便已受伤,持刀的右手昨日也被砍伤,硬生生地接下这一刀,右手便被震出了鲜血,后背的口子破裂,大股大股地鲜血流出,染红了地下的土地。

朱高煦睚眦欲裂,惊慌道:“父王!”,随后策马用长矛挡下了瞿能的攻击,朱高煦虽然十分勇猛,却根本不是瞿能的一合之敌。瞬间被击飞到地下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朱高煦的亲兵急忙扶起朱高煦,带他回营治疗。

瞿能正想乘胜追击,却看到张玉、朱能擒着两个儿子来到他面前。

瞿陶、瞿郁虽然英勇无比,却也只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怎能打得过两个常年征伐漠北的宿将,再加之有张玉长子张辅助之,很快就被挑翻在地,被张玉、朱能生擒了。

为了防止瞿陶、瞿郁自尽,张玉封了他们的灵力,身上捆着绳索,嘴里塞着抹布,欲意逼瞿能投降。

朱棣见此,也想趁机拉瞿能入伙,这可是万金难遇的悍将啊,便开口劝道“瞿指挥,你若是来本王麾下,本王拜你大将军,君的二子本王也许以千户之职,君生我生,绝不负君!”

张玉、朱能听此一言,暗暗吃味,自己在燕王征伐漠北,击退蒙元,战功赫赫,也没被拜为大将军,他何德何能能得燕王如此看中啊,不过二人也为表现出不满之色,而是与朱棣一同劝瞿能投降。

“呵,乱臣贼子,我瞿能永为明臣,绝不做燕王走狗!”瞿能眼眶微红,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

看着燕军注意力都在瞿能身上,瞿陶、瞿郁相视一眼,带着几分决绝,挣脱了扣押他们的士兵,身子朝士兵长枪奔去。

张辅发觉不对,大呼:“快拦住他们!”

话未落音,只听“噗嗤……”两声,长枪贯入胸膛之中,鲜血溅了那两个士兵一脸,而瞿陶、瞿郁却露出满意地笑容,转头看着自己的父亲,向瞿能伸出手,嘴角蠕动着似乎要说些什么。

父亲……儿知你一心报国,欲报陛下知遇之恩,儿也不能拖累了您……只是再也不能和父亲并肩作战……父亲……

大哥(二弟)来世再做兄弟……

两兄弟相视一笑,没了气息……

燕军皆震,沉默无言,朱棣嘴角蠕动了几下终究还是没能说出什么来。

瞿能眼眶微红,留下几滴血泪,痛呼道:“吾儿!大郎!二郎!”

忽地,瞿能大哭大笑道:“吾儿!为父马上去找你们了!陛下,臣日后就不能侍奉陛下了!”

只见瞿能以肉眼的速度衰老,不过瞿能却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引出体内所有精血,汇聚到刀锋之上,刀锋上的鲜血牵引着精血,渐渐凝聚……

朱棣大惊,急忙让部队撤退,远离瞿能。

“以己精血之献祭,引叛敌之血,护我山河,为国尽……”

正当血刀要凝聚出来时,忽然狂风大作风沙四起,风沙直直卷至瞿能面前,瞿能迷眼难开,身受反噬。

张辅见有机可乘,直接将长枪注入全部灵力,朝着瞿能命门一刺。

“噗呲……”枪尖没入瞿能命门之中,血染须鬓,瞿能意识逐渐模糊,跌下马背,却不肯倒地,用刀抵着地,强撑着站起来,双眼圆瞪,直直看着燕京城。

恍惚间,瞿能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时候,看到了他崇拜一生、英明神武的帝王。

“陛下,为何把西南交给臣?”

“因为咱相信你,咱只信你有那个能力,能为咱守好西南!”

“允炆,咱就交给你了,咱只信你……”

“臣一日在,永为名臣!”

瞿能眼眶流出几滴热泪,似乎又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和自己早逝的妻子……

“能哥哥,能不能多笑笑呀,老皱着眉头干嘛?”

男子闻言,展颜一笑,女子钻进瞿能怀中,摸着自己鼓起的肚子,开心地说着未来的生活。

“父亲,你看我的箭法如何,是不是能和您的比一比?”

“哈哈哈,大郎箭法出类拔萃,有为父几分风范了!”

“父亲,您怎么光夸大哥啊!我可是我们这代的武艺第一啊,他们那些毛头小子,我能一个打俩!”

“哈哈哈,二郎甚是优秀,怎地还和你大哥吃味了?”

意识逐渐模糊瞿能不舍的看向燕京,时也,命也,天终不助大明,陛下,你交给我的大明,臣守不住了啊……大郎二郎,为父来陪你们了……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刀挑十万首,将军终战死,乾坤无力回。

悲矣,赞矣,为国死,忠君事,真英雄也……

朱棣长吁一口气,这朱允炆最大的守护神死了,只要朱允炆继续用那个蠢才李景隆,那燕京便唾手可得!

虽然多次被瞿能弄得如此狼狈,但是朱棣心中还是暗暗佩服瞿家父子的。

看了眼依旧站得趣÷阁直,双眼圆瞪的瞿能,替瞿能合上了双眼,虚弱地吩咐张玉、朱能好好收捡瞿家父子三人尸首,好生送还给燕京。

说完便面色苍白倒在了地上,张玉、朱能大惊,急忙送朱棣回营救治,一边下令绞杀其余还在负隅顽抗的明军。

薄暮时分,俞通渊、滕聚等将领也相继战死,血染燕京城外,两岸白骨累累,断戟残兵,鲜血染红了整条河……M..

白渡河之战,除瞿能所部俱没外,明军淹死战死数万人,再接下来几场战役中,燕军皆大获全胜,朱棣转守为攻。

朱允炆大怒,罢免李景隆大将军之位,重新启用耿炳文为帅,令郭英为先锋,保卫燕京。

同时向秦朝求援,至于为什么向秦朝求援,原因也很简单,相邻的国家,只有元、清和秦,唐。

元、清世仇也,唐帝也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对胡人蛮夷也是和亲交好,这对于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秦和明一样,秦就算各路大军压境,分食中原,也没有撤回长城的军团和越南军团。

对于秦朝虽然明祖朱重八起义反了大秦,但是也只是反那个昏庸无道的秦二世胡亥。

对于始皇帝嬴政,明祖朱重八更是推崇不已,更是定下了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而在换回耿炳文为帅后,燕京固若金汤,至此燕京与朱棣相峙,一栖两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