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一辆崭新的26自行车,不由得愣了一下。

“妈呀,你在哪儿买的自行车啊?这供销社居然还有自行车卖呀。”

张秀英丈夫以前有一辆凤凰牌的28大杠,不过那个自行车早就已经老旧得不行。

自从丈夫出事儿以后,那辆自行车也被沈二叔推走了,下落不明。

这会儿看到这么新的自行车,立刻眼睛放光。

“妈,这自行车正好有我手里有钱,有票就赶紧买了。

多亏霍承安当初给我留下的那些票,不然的话我也买不了。”

霍承安当然不让地成了救星。

“小霍可真不错,也多亏给你留了这些票和钱,要不然咱们娘儿俩来了还真是一穷二白。”

可是张秀英心里心疼啊,她知道女儿手里还有老太太他们赔偿过来的300块钱。

可是一辆自行车至少也得280,也不知道这里物价是多少钱。

但是她也知道,肯定一分钱不剩。

可是到底是家里置办了一个大件,这东西用得着。

总不好说孩子,以后他们娘俩就要在这里落脚,多个自行车肯定出门方便。

“对了,妈,还有这是白菜。

副食商店里每个礼拜二才有其他的东西,别的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白菜。”

沈安安把那一袋儿白菜搬下来,放在墙角的木板上。

张秀英见了白菜又惊又喜,

“哎呦,我还说呢,咱俩吃啥呀?

没想到你就弄来了这白菜。

白菜好,大冬天的谁家还不是白菜萝卜呀?”

“对了,娘已经找来席子,打听了一下,这里就有木匠,可是木匠打家具得要木头,咱们也不知道到哪儿去弄木头。

要不然先等几天,等到小霍回来,到时候他能想办法。”

这年头儿木头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木匠给打家具可不是,在木匠家里,还得管吃住。

算得上是一个大工程。

沈安安打听了一下木匠家在哪里,准备一会儿吃完饭自己去看看情况。.BIQUGE.biz

木头什么的肯定有难度。

总不能处处都靠霍承安,霍承安不在,他们母女俩就什么都做不了,那可不行。

沈安安做饭的手艺一般,和母亲两人炒了一个白菜,又做了面条儿。

认真地说,这会儿调味料也不够,油也不多,省吃俭用之下做的这饭菜味道确实不怎么样,白菜像是水煮的。

也就能吃出来一股酱油味儿。

吃完了饭,张秀英忙着在家里收拾屋子。

得把窗帘挂上,还得把屋子里都收拾一遍,地面也得平整一下。

张秀英把女儿赶了出去。

屋子里的地可都是黄土地,不平整一下,走在哪里都是坑坑洼洼。

把地夯实了,上面铺上一层砖,到时候才方便,要不然遇到个下雨下雪,恐怕屋子里也会泥泞的,不能走路。

干这个活儿,张秀英心里有数。

看着母亲干活儿,沈安安也没在这里停留。

说认真的自己也算是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的。

他们地里的活儿,她这个当女儿的上辈子没干过。

后来去了上京城就更没有干过,所以总体来说她真的属于十指不沾阳春水那类型。

这活儿就算她想干也干不了,所以干脆一点儿干自己擅长的。

出发之前把自己买的白糖裹了一两在油纸包里,把纸包揣在怀里,直接按照母亲交代的地址去找木匠。

按照地方找到了地窝子跟前,其实他们这个整个宿舍区全部都是地窝子。

其实林林总总加起来起码住了有100多户人家。

这还是一个地方看远处应该有不少这种地窝子的宿舍区。

按照地方找到,沈安安站在外面放声问道。

“金木匠在不在啊?”

一个女人在里面答道,

“哎呦,谁找我们家老金啊?”

撩开帘子就走了,出来和沈安安一打照面儿,两人都愣住了,女人又惊又喜地说道,

“哎呀,同志你怎么在这里?”

旁边一个小家伙儿也撩开帘子,抱着母亲的腿。

愣愣地望着沈安安,一看到沈安安突然想起来什么,用手指了指嘴,笑眯眯地说。

“甜!”

居然是刚才沈安安给上了胳膊的那一对母子。

就在这时,身后一个憨厚老实的男人走了出来。

“谁找我呀?”

看到沈安安有些面生,问道。

“同志,你找我干啥?我就是金木匠。”

沈安安急忙说道。

“金同志,我是新来的,这不是家里缺点儿家具,想找您……”

金木匠一听这话说道。

“同志,真不好意思,我这打木匠的活儿都排到明年。

今年实在是排不上,你要是能等呢,那你就等一等。

还有我这打家具木头的自己准备,工具我来准备。

还有就是得包一天三顿饭,的白面馒头管饱。

另外就是打一套柜子要十斤白面,按照数量,这个粮食会有增加或者减少。”

“金同志是这样,我家也抹不开地方,您看能不能您在这里打好我们直接抬走。

当然您这一天三顿饭的粮食我们也可以给您供应。”

金木匠一听这话为难地说道,

“那可不行,这是规矩。

一向都是我在谁家干活,在谁家吃饭,你看我们家这的窝子也捯饬不开。”

沈安安一听这话有些失望,

“那金同志我回去跟我妈商量商量,然后再来找您。”

话还没说完,女人上去就给了男人一巴掌,当然不是扇在脸上,是拍在胳膊上。

“同志,你别听他胡说八道,你懂啥呀?

你知道眼前这位女同志是谁呀?”

“这是谁呀?难不成是你家啥亲戚?”

金木匠有点好奇,媳妇儿一向是比自己还难说话。

“滚,这是咱儿子的救命恩人!”

“今天我不是跟你说了,咱儿子出去胳膊脱臼。

差一点没把我给急坏,连吴大夫都说得去找跌打大夫,你又不是不知道跌打大夫过去起码有十里路。

我要是带着孩子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跌打大夫治病,你又不是没见过那人要受老罪。

当时有人给咱孩子就那么一下就把胳膊上了。

我跟你说的那人就是眼前这姑娘。”

金木匠一听这话,吃惊得瞪圆了眼睛,不由得脸上挤出了笑容。

这会儿跟刚才的态度有点儿天壤之别,热情地招呼着。

“哎呀,原来是救命恩人啊,快快快,屋里坐,屋里坐,有啥话咱屋里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