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妙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自从昨天在易筱家看到了冰箱和电视,就想马上买回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跟顾铭昊商量要去津沽买,顾铭昊觉得完全没必要。王妙妙现在有空间,东西存放在里面不可能会变质。等到她和双胞胎回京市以后,自己基本上还是吃食堂,所以冰箱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那电视机呢?你晚上回来不是可以看一看解解闷。”

“白天在部队可以看报纸或者听广播,晚上在部队吃个饭,回来就休息了,电视也没有什么太大用处。”

现在家里能有电视的凤毛麟角,整个部队家属院不会超过三台。王妙妙听到顾铭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不大乐意。

“可是我觉得都有必要,我还有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到时候除了工作,我就想带着孩子过来陪你。电视到时候肯定是要看的,冰箱我们不在,你也可以用,就算不在里面放饭菜,冰镇一些水果在里面,晚上回来吃了也解暑。”

顾铭昊算是看明白了,小媳妇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打着跟自己商量的旗号,其实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伸手揉了一把她的头发。

“行,你说买那我们就买。但是你不用去津沽,我找人打听一下,买好了之后直接去拉就行。”

不用自己跑一趟津沽,王妙妙乐的省心,直接从空间里拿出一沓钱和票。

“这里面有之前我让周子安帮忙弄的冰箱票和电视机票,钱的话你看需要多少直接拿吧。”

顾铭昊忍不住笑出了声,看王妙妙这豪横的模样,怎么感觉自己像被她养着的小白脸。

“王老板现在就是财大气粗,钱和票都是一沓一沓的往出拿。小的以后就跟着您混了,你让我往东,我不敢往西,只求王老板以后能给口饭吃。”

这话说的又贫又欠,王妙妙脑补了一下,觉得如果顾铭昊真愿意在家做小白脸,硬性条件真的很符合,倒也不是不可以。

“对了,如果有彩色电视机就买彩色的,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电视机的更新换代很快,尤其是未来的几年。我们一步到位,直接买彩色的。”

华国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由津沽无线电厂生产的,1958年就已经出产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则是在1970年。只不过目前电视机的售价非常高,所以能买得起的人少之又少。

顾铭昊当然记得王妙妙之前跟他描述过的2019年是网络时代。那个时候电视即将被手机取代,虽然他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是手机,但是没关系,他们现在很年轻,可以一步步的见证时代的发展。

“行,我明天就去问,保证让你满意。”

其实京市的家里也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还是去年王妙妙坚持让买的。一开始,爷爷奶奶也不同意,他们觉得听广播,看报纸就挺好。可是现在买回来以后,反而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

“京市的还是黑白的,要不要换?”

“暂时不换了吧!那个也是去年刚买的,如果现在换爷爷和奶奶肯定会骂我们败家。等毕业了,我和阳阳灿灿住在家里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他们老两口可以先看那一台,等以后有更好的再给他们换。”

顾铭昊一听王妙妙说的也有道理,如果现在再换彩色的,爷爷肯定会说他们是享乐派。不管是他还是王妙妙,都不愿意听爷爷上纲上线的唠叨。

张嫂子现在找到了乐趣,每天早上送完小庆上学,就到楼下找王妙妙聊天,顺便逗逗双胞胎。

有张嫂子在,王妙妙也能轻松很多,闲着没事干,就在家里面捣鼓吃的。做了不少小零食还有各种点心,张嫂子每天几乎都会带一些回去给小庆。

小庆天天喊着现在的活真是太幸福了,希望王妙妙可以一直待在家属院,不要回京市。

“你说这小子贪不贪心?每天从你这混吃混喝,还想把你绑在这儿。”

“没事,反正我自己每天也要做,既然小庆喜欢,那就多吃点。这东西也不复杂的,嫂子你也可以学着做,以后我回去了,你也可以做给小庆吃。”

张嫂子摆摆手,觉得太麻烦了,不光需要的材料多,还要掌握火候,她宁愿到商店里去买。

“妙妙,其实我还想跟你问个事,你懂的多,给嫂子出出主意。”

“嫂子,你有话就直说,咱们之间不用客套。”

张嫂子也不是扭捏的人,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想法跟王妙妙说了。她就是想做点生意,但是又不知道做什么好,最主要的是成本低一点,不用压货的。

王妙妙想了一会,卖吃的最符合张嫂子的条件,成本低又不压货。

“吃的?可是我除了会做一些家常菜,其他的都不会,跟人家饭店里的大厨肯定是比不上的。这个我觉得我不行,不行,不行!”

“嫂子,你看你,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平时的干脆利落劲都去哪儿了?”

张嫂子连连摆手,向王妙妙表示不是自己扭捏,是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卖吃的也不是说你一定要比大厨的手艺好,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可以了。而且现在大家对吃的还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基本上能填饱肚子味道好一点就行。”

张嫂子在那边琢磨了半天,自己出了一手腌泡菜的好手艺,其它好像就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了。

“泡菜也可以,你现在地里有那么多菜,都可以拿来做泡菜,咸菜。然后你再做一些油辣子,放在一起炒一下就可以拿去卖。”

之前张嫂子跟王妙妙说过,塘沽附近开了很多私人作坊,还有一些工地,有的管饭,有的不管饭。

“所以你可以先做一些泡菜,还有一些辣椒酱,拿去附近的工地上卖卖试试看。有的人可能只从家里带一些饼子,又干又硬不好下咽,但是如果能配上一些爽口有味道足的小菜,我觉得他们应该乐意买。”

张嫂子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这种酱和泡菜对她来说不是难事。而且在外面干活的人买上一瓶子,可以吃好几天。

张嫂子是个风风火火的人,跟王妙妙这边合计完,就赶紧跑去地里拔菜准备先做一些样品。田里的辣椒多的不得了,正好可以用来做辣椒酱。

“等我回去先做一些,送下来给你尝尝,到时候你帮我再参谋一下我再改进改进。”

“行,那我就等着嫂子的手艺了。”

中午顾铭昊回来吃饭,王妙妙特别做了凉面和冷锅串串。凉面顾铭昊倒是吃过,这冷锅串串她还是第一次见。王妙妙其实还是很喜欢吃辣的,之前因为怀孕和哺乳期没敢怎么放肆吃过。

现在双胞胎断奶了,她偶尔也能吃一些,今天早上嫂子送来了很多朝天椒,馋虫一下子就被勾出来了。

冷锅串串是川渝地方的传统名吃,不管是菜还是素菜,都用竹签穿起来用开水煮熟。用王妙妙特制的汤汁浸泡着,冷串串的麻辣程度可不亚于火锅。各种蔬菜和豆制品放进去泡,别有一番风味。

虽然吹着风扇,两个人还是吃的满头大汗,顾铭昊一边吃一边直呼过瘾。

双胞胎肯定是吃不成的,王妙妙特别用鱼汤给他们煮了面。面煮的非常软烂,一人一条昂刺鱼,把鱼肉剥下来跟面条搅拌在一起,吃起来又鲜又香。

只有一丁点盐稍微调个味,对于大人来讲肯定是偏淡的。但是丝毫不影响阳阳和灿灿,两个人越吃越乐呵。

“冰箱和电视机都有消息了。”

王妙妙停下了手上的喂饭动作,抬头看着顾铭昊,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这周六李一鸣要过来,到时候他会把电视机和冰箱一起带过来。”

王妙妙在广市的时候给李一鸣打过电话,食品厂的运作一切正常,新的厂房也快要建造好了。等王妙妙开学回京市的时候,新厂应该差不多就要投入使用了。

“他怎么会现在过来?是不是食品厂出了什么事儿?”

来到塘沽也有一个礼拜了,王妙妙确实是有些放任自己,没有跟外界联系过。

“没事,你别担心。他就是过来看看,说顺便有些事情要跟你商量一下。我问了他食品厂,他说一切正常,让你不用操心。”

顾铭昊这么一说,王妙妙就放心了。

“那要不然周六晚上我们请客吧。正好李一鸣来了,再叫上周子义和王延涛,还有你的战友。”

顾铭昊一想这个时间倒也合适,反正王妙妙既然已经到了家属院,肯定是要请客的,他已经被政委念叨了好几天了。

“行,那就星期六吧!明天是周四,周五我去一趟塘沽,你看一下有什么需要的,我一起买回来。”

现在跟顾铭昊同一级别的人不多,所以要请客的人数也就两桌。顾铭昊的搭档和他下面的几个团长,还有就是周子义和王延涛。

周子义和王延涛在之前跟越猴子交战期间都立下了战功,虽然没有马上升职,但是表彰和奖章是不会少的,后续升职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接下来的两天王妙妙和张嫂子都异常忙碌,张嫂子在忙着捣鼓她的泡菜和辣椒酱。王妙妙则是忙着在空间里做菜,先把所有的荤菜都在空间里做好,到时候直接拿出去就行。

至于素菜,张嫂子从菜园里摘了很多,倒不需要王妙妙出去买。张嫂子做的辣椒酱味道不错,是他们老家的正宗做法,王妙妙又给她提了建议,按照老干妈的味道做了一些变更。张嫂子很是心疼,毕竟放了不少的油进去,两个人各持己见,谁都不愿意退让。

“明天就是周六了,我正好要请客,你可以把你之前的做法,现在改良后的做法分别装一部分,到时候让大家评一评哪一种更受欢迎。”

“行,到时候就看大家更喜欢哪一种!”

在部队上请客这事,王妙妙也做过两次,所以现在也比较有经验。

星期六的下午三点钟左右,除了张嫂子以外,刘政委的媳妇,和其他两个团长,政委,参谋长的媳妇都来给王妙妙帮忙了。

等她们来的时候大吃一惊,王妙妙已经把所有的荤菜都做好了,一张大桌子上摆的满满当当。

每一个荤菜都是三盘,红烧肉,梅菜扣肉,红烧鱼,酸菜鱼,番茄牛腩,葱爆羊肉,还有鲫鱼豆腐汤。

“王妙妙同志你可真能干,顾旅长真有福气,怪不得我们老刘天天回来说,顾旅长每次吃饭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

说这话的正是刘政委的媳妇,旁边的人看到这一大桌子菜,再听听刘政委媳妇儿说的话,又开启了夸夸模式。

“各位嫂子可别再夸我了,都是一些家常菜。”

“我们又不是没有根据的夸,这些菜摆在面前,一点都不算夸大其词。”

王妙妙刚刚招呼她们坐下,倒了几杯茶,就听到屋里面双胞胎的哭声,看来是午觉睡醒了。

赶紧去屋里面给双胞胎把把尿,又抱到客厅里,两个小家伙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刚刚睡醒又哭了几声,眼睛看起来水汪汪的,看起来更加可爱了。

把双胞胎放在沙发上,张嫂子帮忙看着,王妙妙先用奶瓶给他们每人倒了100的温开水,喝完以后,又给他们泡了一些奶粉。

在这期间他们不哭也不闹,可把周围的人给稀罕坏了。

“这双胞胎可真乖,怪不得王妙妙同志,能有时间做这么多菜,一个人带两个娃,还能有时间做饭可真不容易。”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毕竟带孩子可不是个省力气的活。

没一会,顾铭昊就回来了,因为李一鸣到了,冰箱和电视机一起搬过来了,几个小战士帮忙抬过来。

一路走过来,吸引了家属院好多人的目光,这个是电视机和电冰箱啊,能有几个人不羡慕呢?

李一鸣看到王妙妙,还是很兴奋的,赶紧打招呼。

“谢谢你这么大老远的送冰箱和电视机过来,让你受累了,正好今天我们请客,一会儿你可要多吃点。”

“那我今天有口福了,一路坐车过来,正饿着呢。”

王妙妙把画册给双胞胎找出来,让他们自己翻着玩。跟来帮忙的几个嫂子一起准备素菜,顾铭昊跟李一鸣一起在捣鼓电冰箱和电视机。

李一鸣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他之前在广市的时候,也倒腾过这些东西。冰箱的安装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电视机要提前装一个天线,天线要装在外面,固定在院子里。

装完之后还要调试,等他们把天线装好调试完,王妙妙这边饭菜也做的告一段落。上门来做客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到了。

整个屋子里热闹的不得了,王妙妙心里在想着,幸好有两个电风扇,要不然这天气,这么多人挤在一起,简直就像蒸桑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