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om,更新最快的小说网!

(1)

刘邦在沛县一呼百应,攻下沛县倒也相当顺利。

他决定了要前去投奔项羽,临行前对玉绣说:“小翠姑娘,我这番前去投奔项羽,沿途会帮你打探张良公子的下落,一有消息我就让人传到我的岳父大人吕公府上,你随时可以成为座上宾。”玉绣心里感激万分,说:“多谢刘大哥!”她记得张良说过他会回到秘密据点和她汇合,也许此刻他正在据点焦急地等着她呢。

玉绣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秘密据点,这里的一切,正如她一个月前离开的时候一样,没有一丝改变,张良没有回来。

“子房!”玉绣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没有回来就说明他出事了,她要去找他,可是,又不知从何找起,他到底遇到了什么?她不知dào

要去哪里找他?

所谓关心则乱,玉绣这时才想起张良留给她的锦囊,她掏出来一看,一张绢帛上写道:“儒家圣典,付诸一炬;传承教义,有求玉珑。”玉绣看后才知dào

,原来张良早就知dào

,李斯为了得到《黄石天书》一直在等待他的出现,又因得不到而恼羞成怒,把所有的书典都烧了,就如目前已经闹得人心惶惶的焚书坑儒。

玉绣在万分的忧伤中病倒了,她不敢想象张良此刻是何种境地,只能反复地读着锦囊里的这十六字,她一脸病容地躺在榻上,自言自语地说:“有求玉珑?他为什么要用‘玉珑’这两个字?”她的泪已经流干了,她疲倦地闭上眼睛,想起和张良的一幕幕,她与他的相遇就是从玉珑开始的,玉绣猛然睁开眼睛,她似乎有些明白了他的用意……

“玉珑是男子!男子就要有担当!他要我担当起传承教义的重任……”忽然,玉绣虚弱地坐起来,她心里乱成一团,不知从何做起,憔悴地闭上眼睛,脑子里呈现出的全是张良和在儒家的一切,喃喃说道:“传承教义!连圣贤典籍都没有了,怎么传承?……”

“子房是要我把看过的典籍重新撰写。”这时,玉绣已经完全明白张良的用意,既然明白了自然是要付诸行动的,她爬起来先要弄点吃的,然后,采药把病治好,她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了……

在那个年代没有纸张,只用竹简,只有皇室贵族才能用得上丝帛来撰写文件,所以,玉绣病好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竹简,她削了三天三夜,十根手指伤痕累累,泪水再一次沾湿了竹简,不是她手上的痛让她流泪,是她心中的痛……

玉绣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她在儒家看过的书不在少数,要把它们全部撰写出来,自然是需yào

大量的竹简与时间,然而此刻,张良生死未卜,她能不想念他吗?心中的忧伤加上急火攻心,写着写着,忽然,一股热流从嘴里喷涌而出,随着意识的模糊,慢慢地没有了知觉……

玉绣在梦里看到了张良,他只是对着她笑,并未说话,随她怎么叫他就是不说话……当她醒来的时候,她发xiàn

自己躺在榻上,手指上的伤口也用小布条包扎好了,她惊喜地以为是张良回来了,可是她找遍了据点的每一个角落也没能找到除她之外的人,喊破了喉咙也没有人回应她,这才接受这是个错觉的事实。

玉绣垂头丧气地回来坐到桌案旁,她记得自己晕倒前是吐了一口血的,可是,这里的一切干净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她有些迷糊了,不知dào

自己是怎么了,是思念过度产生了幻觉吗?她觉得头很痛,低头的时候,却发xiàn

了一个小包裹和两根写有字的竹简……

玉绣认定是张良回来过,这是他留给她的东西,小包裹里的是几块热乎的煎饼,她放下煎饼,拿起了竹简,只见上面写道:“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离莫相思。”她认得这不是张良的字迹,可她还是愿意相信这是张良留给她的,除了他还会有谁给她留下这样的话?可是,他为什么不肯见她呢?

玉绣心中充满了疑问,难道他是怕自己拖累他?他会回来看她吗?带着这样无奈的思绪,默默地在竹简上写道:“梦里醉,凝眸泪,书卷香盈袖;残月晖,只影斜,此夜不成寐。”她终于真zhèng

体会到相思之苦是什么滋味了。

“思之不来,见之不得,幻中亦真,得之又失……如此反反复复,却又不能不去想,这样很让人疲累。”玉绣苦笑着说道:“真是应了歌中唱的那一句,情深入骨时,谁人笑我痴?”她此刻才真zhèng

体会到姐姐当年的相思之苦。

为了可以把书典撰写完,玉绣必须坚强地生活下来,她种桑养蚕剥茧抽丝,织成丝绸拿到沛县卖给大户人家,也顺便到吕府打听刘邦传回来的消息,可是,还是没有张良的音讯。

(2)

眨眼间三年过去了。

玉绣心中悲戚:说什么‘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离莫相思’如今三年过去,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相思蚀骨,那种痛……子房!你懂吗?她又不得不安慰自己,也许他也是这么想着她的,她深信他的心如同日月。

终于把记忆中的儒家经典全数撰写出来,玉绣把竹简都藏在密室中,小小的密室被这些透着竹香的卷轴所填满。

玉绣来到蚕房,蚕又已经吐丝结茧了,她默默地把茧剥开抽出细丝重复着每天的工作,织成丝帛和平常一样拿到沛县卖,她满怀踌躇地在吕府门前俳徊,三年了,一直以来都是只有刘邦一路杀敌的消息,并未有张良的任何音讯,想必今天进去也是如此。

玉绣刚想转身离开却被吕公叫住,他急匆匆地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小翠姑娘,且慢走……”他焦急地说道:“老夫等你好些天了,可算把你盼来了。”玉绣有些错愕地问道:“不知吕公等我何事?”

“在几天前,小婿传来家信,让老夫代转一封信函于小翠姑娘!”吕公喜上眉梢地笑道。“信函?!”玉绣无法猜到会是谁的信函。

“跟我来!”吕公转身回府。玉绣跟随在后,吕府的一切她再熟悉不过了,她在花厅里静静地等候着,吕公取来一锦囊交给她,她接过锦囊,说道:“多谢吕公!我先告辞了!”拱手辞别吕公便走出了吕府。

在回秘密据点的路上,玉绣打开了锦囊,里面装着一块衣衫的布条,上面写满了字,她看着这些字迹喜极而泣,因为她认得这是张良的字迹,这是他写回来的,她迫不及待地打开,只见上面写道:“与卿一别三载,只言片语未回,还望玉卿见谅;别后辛酸曲折,三言两语难述;厚感刘公仁义,玉卿安好无恙;持枪血战八方,誓灭暴秦之山河;终有太平盛世之日,与卿共度良宵;盼携手终老,愿与子同袍。”

玉绣放声大哭起来,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他的消息,她一直以为,他已经让李斯给埋了!如今不但有了他的消息还得知了他的行踪,他现在和刘邦一起抗秦。

回到秘密据点,她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几行字,如同吃了不知疲倦的灵丹妙药,心想:“他在战场上拼杀,我却在这里无所而为!”她低头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道:“子房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她在想,张良既然没死,他手上又没有了《黄石天书》(当然她并不知dào

那天晚上的所有事情)在战场上如何能所向无dí

呢?她很想帮他……

这让玉绣想到了《山海经》,里面记载的山川河流和地理常识是行军打仗所必备的,于是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把这些写下来送到战场上交给张良……

玉绣把蚕丝织成帛就留着自己用,她要把《山海经》写在丝帛上,这样携带比较方便,她提起笔略作思索后,轻轻的在上面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经纶满腹无以用,此情此义在卷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珑为君死。”

后面写的便是《山海经》的内容,玉绣省略掉那些神话故事,只写山川地理常识和一些医理药物之篇。

区区的几万字就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玉绣用油布包好写有经卷的丝帛,背上行囊从此踏上了寻军之旅。

top

wwwcom,更新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