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冬令,残冬消融,春雪料逍,万物解冰,生机重现!浅蓝色的天幕,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冷飕飕的小风吹来,依然令人直打抖擞。今日是元宵,京都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人笑颜不惜,承兴二十五年的惶恐不安,此刻都已离得老远老远。边关捷报连连,使得承兴二十六年的此刻百姓笑逐言开。

天色暗淡下来,紫绛色的晚霞伴着从京郊云王府驶出的马车,越发浓郁浑厚!宫墙高筑,殿宇轩昂,雕梁画栋,辉煌金碧。马车徐徐的驾进皇宫内院,一路通行无阻在皇太后居住的明宣殿旁,缓缓的停下来。

只见宫门口,华灯高持,亮彩飞扬,好一番热闹景象!

侍女如巧,掀开车帘,先一步跨下了马车,而后小心翼翼的扶着已大腹便便的柳染下车,深怕一不小心伤着她娇弱的主子。

下了车,主仆二人冉冉步上通往明宣宫的玉阶朝里而去。

“郡主,您可来了。”太后跟前的吴公公早已等在宫门口,他屈身向柳染行礼,“太后娘娘等候郡主多时了。”礼闭至柳染右侧,扶着她向明宣宫的主殿前行。

明宣殿数十年如一日,仍是殿檐半拱,富丽堂皇。

还记得一年前在此处,她允了自己的下半生。此刻看来景物依旧,人事全非。

允婚时的漫不经心,初嫁时的悠然自得,识情后的彷徨失措,到此刻如潮水般的思念,是不同了!

如今良人不在身侧,自己又即将临盆。

“唉!”古今如梦,何尝梦觉!梦里梦外,无一事相同!新月与愁烟,满江天;飞絮送行舟,水东流,啊!

时续渐进,新月烟愁,飞絮行舟,各半边!

她只盼远征的良人早日归来!

殿内太后端坐在鸾椅之上华贵雍容,仪态尽显。柳染在如巧及吴公公两人的蜂拥下信步而至。

见着柳染,老人家笑开了眼:“可来了,先坐下,休息休息。”随后转而对身旁的宫女的:“可以传膳了。”

柳染欲行礼,太后忙从椅上起身扶住她:“你我之间还需多礼。”握住柳染的手,落坐在早已备好的膳桌前:“小心伤着肚里的孩子。”

柳染与太后坐着闲聊了一会儿工夫,膳食就一道道的上桌了。

太后感慨万千:“老了,到如今也没个人愿意陪我吃顿饭,还好有你在!”

“太后,您太过滤了,这天下有谁不愿陪您吃饭,只怕是您怜我寂寞,这么说来安慰我吧!”

皇太后夹了道凤梨虾球放入柳染碗中:“他们哪个是真心真意陪哀家,莫不是想在哀家这里讨得富贵荣华。”

柳染眼望跟前的老者,此刻看来她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而是一个年迈孤独的老人,一个只想有人能够真心真意陪她用顿膳食的长辈。

曾几何时,那个威仪逼人,姿态高傲的太后,那个自视甚高,风光不可一试的后宫之主,此刻尽也是喝望冷暖。

那个从小将她捧在手心,比之父母有过而无不及的丽色老人。

在这红颜未老恩先断的皇宫内院,在这喜形于色的帝王旁。

当朝太后都是当今第一人,先皇在世时,不论大小国事都必问过她,而当今皇上更不敢有违她老人家的意愿。

这样一个权利在握的妇人,可惜了,可惜丈夫早逝,无儿无女,注定一生孤独。

记得很久以前听人传诵过的一句话:“柳氏之女,独霸后宫,见帝帝独宠,见妃妃退后,朝堂之上,后宫之主,比之帝上,毫不逊色;朝仪明月,凤袍加身,端坐九宫而不骄,那气度,那风范,谁能比之。”

这样的女人一生受尽膜拜,老来还不是一样。

比之太后她觉得自己幸运无比,她的丈夫虽不在身旁,那也是身不由己!

此刻柳染眼中人,不是人人敬仰的皇太后,只是一位长辈,一位寂寞孤单喝望亲情的长辈。

她抬起头与太后对视:“如果您愿意,派人通传一声,柳染时时恭候。”眼里满是真切!

“不说这些了,先用膳,可别饿坏了我的小曾孙。”说着又夹了好几道菜入柳染碗中。

宫殿内,灯烛高燃,她们祖孙俩在膳桌旁,边吃边聊,不亦乐乎!

安静宁和的气氛被一声声突来的高喊打破了。

“外面怎么回事?”太后问着吴公公。

“老奴出去看看!”

吴公公刚到殿口就迫不及待的小跑回来,嘴里嚷朗着:“捷报,捷报,云王大军攻破朔州。”

“吴任怎么回是,说清楚。”

“是,奴才该死,奴才这就说清楚。”吴任娓娓道来:“军中捷报,云王大军一股作气大破朔州,定远将军一剑刺死汗王之子,匈奴大军溃不成队再无能力反攻。”

柳染听之,心绷的一声落了下来。

“老奴恭喜郡主了,战事即将结束,小王爷定快凯旋而归。”

“你们夫妻也快团聚了!”太后瞳中满是欣慰。

柳染红了眼眶,强忍着不让泪落下,大起大落,心不住的颤动!

心湖激起狂喜的Lang花,那欢腾不是用任何言语能够形容的。

五味交杂!

这一刻,宫殿内充满了喜悦,欢欣。

莫不为这个消息而沸腾!

宫殿外,天空中只有一层淡淡的云漂浮着,星月交挥。风吹来,御花园内,牡丹在摇晃,亭亭玉立而又颤颤悠悠,多么艳丽,多么娇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