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显然他还没有从刚才价格的阴影里走出来。漫无目的在店里踱步,东看看西瞅瞅。小龙也不催他,只是静静地跟在后面。雨生走到西墙处,看到墙上挂着的玩意,顿时来了兴趣。此物不是别的,正是小孩们最爱玩的弹弓。小时候雨生就自己做过弹弓,用来打麻雀之类的,也是百玩不厌。

“没想到你们店里也有这种玩意?”

小龙知道雨生想说什么,正经道:

“弹弓虽然说从射程到工艺跟弓箭比天差地别,但是原理、功能却是一样的,都属于远程攻击的兵器。弹弓用好了,一样可以制敌于百步之外,怎么,感兴趣?”

雨生点点头,周记做出的弹弓跟他自己做的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小龙摘下一把弹弓介绍道:

“别看它体积小、用料少,我们周记可一点都不会马虎。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料,这把弹弓是用仙灵山上自然风干的崖柏一体制成,又经过数道工艺的特殊处理,所以你不用担心弓身会开裂。这上面的鬼眼多好看,还有这手感那叫一个舒坦,冬天用也不会冰手。就算是不用,拿在手里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把件。这都还是次要的,尤其是这双股的皮筋是用九个月大的小鹿脊背上的筋丝,掺杂了十二岁少女的头发丝制成的,就是这小小的一块皮兜,也都是用小鹿皮制成。先不说买不买,我就问你一句话:这玩意做的好不好?”

“好!这玩意儿是不错!”雨生由衷的赞叹道,只是听小龙讲述制作的过程,已经让他产生了强烈购买的欲望。即便内心再冲动,雨生还得故作镇定,省的一会砍价砍不下来,“也不知道用起来顺不顺手?”

小龙了然,做出一个请的动作,“这还不好说,我们去后院,早就准备好了!”

雨生带了弹弓随小龙来到后院,院子里有几棵老榆树,距离他们大约有三丈的距离,树枝上用红绳分别悬挂了三枚铜钱。小龙不知从哪里拿出一袋泥球,微笑道:

“来吧,雨生,试试这把弹弓的手感。”

雨生也不多话,左手斜着撑住弓架,右手捻了一个泥球顶在皮兜上,顺势拉至嘴角处。左眼一闭,右眼一瞄,右手一松,泥球闪电般射出。动作是挺好看,可惜没打中。雨生不甘心,又打了两颗泥球。小龙在一边看得清楚,忍不住道:

“呀,偏左了……又偏下了……这个好,蹭边了。”

雨生打的有点泄气,自言自语道:“好歹是自己从小就玩的东西,怎么能够这么差。”

小龙在一边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打不准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手有点凉,有可能是玩意儿不趁手,也有可能是基础动作不扎实,还有可能呼吸不够平稳,总之呢,想要打得准,就是一个字:练!”

雨生将弹弓递过来,诚恳道:

“来吧,小龙,让我开开眼。”

“恩,也好,那我就献丑了。”

小龙同样也是左手执弓架,右手同时捏了三颗泥丸,也没看见他瞄准,手起弹飞,一个呼吸之间,只听见“当当当”三声脆响,就准确的击中了三丈之外的三枚铜钱。看着在风中凌乱的铜钱,雨生心中也凌乱了。由衷得冲着小龙竖起了大拇指,表示称赞。小龙摆摆手,谦虚道:

“没什么了不起的,无外乎练得多了,手熟而已。你当我这五年学徒都干什么了,除了帮着师傅卖卖东西,就是在后院练这个了。”

“我也没看到你瞄准,为什么打的这么准?”雨生心中的疑惑还是没有解开。

“用眼瞄是练习的初级阶段,练得多了,就要用手瞄了,这样出弹的速度才会够快,不至于丢失目标。只要勤加练习,你也可以做到的。”小龙对于他理解的弹弓技法没有私藏,让雨生顿生好感。

二人又简单地交流了一下,就回到了前厅。雨生也不再犹豫了,直接问了价钱。这把弹弓周记定价是一百八十文,砍价是必须的,小龙见他是真喜欢,就自作主张的收了一百二十文,不但送了装弹弓的皮套,还送了一千颗泥丸,五百颗石丸,一百颗铁丸。这些东西也都被虞生一一收到了背篓里。

跟小龙道别后,雨生又去了药材铺,购置了一些救治跌打损伤、活血化瘀的刀枪药,刘掌柜知道他要上山,还推荐了一些驱除蛇虫的药粉,雨生本着有备无患,也都购进了。

出了药材铺,背篓已经满了,计划内计划外的东西基本上都买了,手里也只剩下二百一十文了。到前面的十字路口,左转就是回家的方向了。

这时已是酉时,太阳西斜,很快就要落山了,气温转凉,大街上的人渐渐的多起来。有与雨生相熟的,便停住脚步攀谈两句。有来往的长辈,雨生也会主动上前打个招呼。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恬静悠然的生活节奏,让雨生感觉到很舒服。

三年之后下山,与姗姗成婚,他出海打鱼或是进山打猎,又或者随便开个小店,如此这般,过着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也不错啊,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当然这毕竟只是雨生的一厢情愿罢了,这个村里有一些奇怪的规矩和传闻,他是早就听说了。比如说,女孩子十五岁之前必须要嫁人,男孩子也必须要在十五岁之前娶亲,还都要在村公所登记造册。如果哪家违反了规定,全家人都会被抓起来,要么能够拿出足够的银钱赎买,要么就会被村公所的差人绑到仙灵山的深处开采十年的矿石,才会被放回来;无论性别,二十岁之前必须要上山狩猎,采集飞禽走兽的内丹,不愿意上山的也可以出海,采集海生物的内丹。只有采集足够的内丹,才能够恢复自由身,回村自主择业。

不过出海的风险是相当的高,九死一生。正因为如此,同级别的情况下,海里出产的内丹价值总是比飞禽走兽要昂贵十倍不止。尽管这样,生命总是比内丹值钱,村里的孩子几乎没有选择这一途径的,基本上都是选择上山去。即便是以后出海打渔,也只限于近海,再没有大船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去远海。

整个村子被仙灵山环抱着,只有一条出山的路,但是达不到御器期就根本出不去。也不知道是谁立的规矩,设的关卡。

总之,千百年来,这里的人就是这么生活的,达到御器期就可以出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达不到,就永远只能呆在这个村子里直到老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