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姐姐的意思是……”李氏更加不解。

“姐姐的意思是想说你家未来的姑爷小生子,被我二兄弟在山上撞见了。”赵裁缝家的终于说到了正题。

“小生子,我二兄弟看见他了?他一切可好?日子过得咋样?是不是又长高了?还是捎回什么话来了?你看我这个做干娘的,一直说上山去看他,总也不得闲。”说到雨生,李氏着急问道。

“你看你,这小生子还真是你家的人,我还没说几句,你倒是一簸箕话等着我,还让不让说了?”赵裁缝家的嗔笑道。

“让姐姐见笑了,妹妹也是有半年没看见他了,中间他还托人送回一些东西,才十岁的娃娃,自己在山上过日子,怪可怜的,我这个做干娘的啥忙也帮不上。”李氏说到这里也是一阵伤心。

“你还替那好人担忧,人家的日子过得不知多好呢,还是多想想自己吧。干娘倒还要的,恐怕你这个丈母娘是做不成喽!”赵裁缝家的冷嘲热讽道。

“姐姐这话说的,妹妹听不明白,妹妹素来敬重姐姐为人,这没来由的话,妹妹是听不得的。”李氏听了有些气急。

“妹妹莫急,姐姐也是听了我那二兄弟跟我说的。他那日在山上跟几个兄弟狩猎,回来的路上在三岔口碰到了你家小生子了。他说小生子那时正跟一个小妮子在一起呢,还有说有笑的,也不避讳。后面跟着一只野猪,一只耗子,还有一只乌鸡,整的上窜下蹦的。我家二兄弟说,那小妮子别提多俊了,十里八乡也找不出这样的,穿的也鲜亮。根本就不是咱村的人,许是外地的,不知道怎么就搞到一起了。你是他干娘,也是他未来的丈母娘,姗姗还在家眼巴巴的等着呢。他就敢在外面跟别的女人勾三搭四的,像什么样子。你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还不是因为咱是干姊妹,知道了赶紧跟你说一声。姐姐知道了不说,后面你怪我,是姐姐没脸。今天说给你知道,大主意还得你自己拿,不能让这小子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

李氏听了雨生的消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上火辣辣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生子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他不是那样的人。这才分开半年的时间,他就变心了?打死她都不信,看来必须要上山去一趟了。别人说的始终是传言,只有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的。

赵裁缝家的后面的话她是一句也没听进去,临走人家还送给她一块下脚的料子给姗姗做褂子,她也魂不守舍的收下了。赵裁缝家的看到她的样子,不由得担心起来,临走的时候还嘱咐了两句:

“妹妹千万别着急上火的,许是孩子闹着玩,当不得真,路上慢点走,别摔了啊!”

没想到干姊妹的话一语成谶,路上还真就摔了,只怪她一门心思只想雨生的事,脚下的路根本没看清,不小心扭了脚脖子,忍着痛一瘸一拐的回到家。

姗姗这时正在家学着做针线,孩子一天天长大,也越来越懂事了,知道帮着大人干活了。

看到李氏回家一瘸一拐的,着急的问是怎么回事,李氏轻描淡写的敷衍过去了,没有多说什么。姗姗扶着李氏上床歇息,又去柜子里找了一些专治跌打损伤的药膏,小心的给李氏抹了。

看着自己的闺女这么心疼的样子,李氏心生安慰。这样好的女子,谁会娶了她呢?即便雨生不想要姗姗,她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以长辈的身份强迫他吧,毕竟强扭的瓜也不甜啊。

说起来,雨生这孩子也是不错的,前几个月的时候,还托了村中熟识的人送回来一株龙涎草,要她卖了钱做家用,她本不识得这龙涎草的价值,并不以为有多值钱。

可拿到药铺一问才知道,这株龙涎草竟然值一个金疙瘩,当时就吓得自己心跳加速了。这个价码足以让她母女俩十数年衣食无忧了。

她估计也是那掌柜的欺负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药材,压着价码说的。这株草本真正的价值应该还远在一个金疙瘩之上。她恐怕自己卖亏了,辜负了孩子的一片好心,犹豫之下还是没卖。

那掌柜的就开始着急,他的铺子里已经很多年没进过这等稀罕物了。便主动加了一两银子。她更加不放心,仍旧没有卖。

这之后那掌柜还登门拜访了一次,又主动加了银子。她只好推说最近不缺钱,等日后缺银子了,第一个先卖给他家药铺云云。得到这个保证后,那掌柜才讪讪离开。

这么值钱的草药,她不放心放在明处,找了个坛子装了,趁夜又在地窖里挖了个坑埋了,才放下心来。心说等孩子回来,还是让他自己处理吧。

不管雨生最后娶不娶姗姗,他们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怎么也得为姗姗找到一个好人家,能够知冷知热的就行了。雨生在山上的事她不打算给姗姗说,这半年来,姗姗数次央求她上山去看雨生哥,可是她都抽不出时间来。现在好了,不管雨生是否变心,她都该让孩子上山去看看了。其实她自己去与不去,倒没有什么,都是孩子们的事,她插在中间反倒不美。

看着孩子做在身边练习针线,李氏疼爱的抚了抚她的头,温柔道:

“闺女,娘腿脚不方便,一会儿你去请秦大叔过来,我有话跟他说。”

姗姗扭头看向李氏,忽闪着两只大眼睛,不解道:

“秦大叔?我听说他明天要上山了,说是要给栓柱哥准备彩礼,你找他干什么?”

“傻丫头,你不是老吵着上山去找你雨生哥吗,你一个人去我怎么放心,明天就让你秦大叔带你去。”。

“真的吗,娘,啊哦,我要上山去找雨生哥了!”姗姗听了快乐的跳了起来,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娘,你不上去吗?”

“你这傻孩子,我倒真想上去看看,你说这么不巧还崴了脚,去了反而给你们添累赘。你就自己去吧,路上要听秦大叔的话,不要总是没大没小的。另外,上次你雨生哥托人带信来,说是山上没有家伙事做不了饭,这孩子,现在才说,也不知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正好,一会我给你钱,你去你赖子叔的杂货铺买了新的,明天带上。另外,再买上一些作料,我估计山上也没有。还有就是再带上一些麦种和菜种,能种点粮食出来,调调胃口也是好的,总强过天天吃咸鱼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