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已经很多年没有统御兵力了。

他低头想了想摇头;“主公,我就不去了,在主公身边就是了。”

郭威见他不是在说假话,眯起眼睛;“可是你一身才能。”

“属下一身才能,就算在多,也是没有主公多的,能够跟在主公身边,是属下福气,属下能够跟随主公身边学习到更多东西,领兵打仗,其实当初也不过迫于无奈吧。”

郭威点头;“行吧,既然你不愿意出去了,那就在我身边吧。”

他想了想道;“对了,你去问问孙观,刘备那边,可是有什么消息啊。”

此刻的刘备,也接到了江东那边的消息。

山越大酋长让仇恨蒙蔽了双眼,下山和江东作战,让周瑜诱敌深入,几乎全军覆灭。

江东山越的叛乱,到此,恐怕也就结束了。

这让他多少有些不高兴的。

诸葛亮当日跟自己说的话,又一次回响在了耳边。

江东让山越牵制,积少成多,他们的物资将会一点点地在围剿山越中损耗,等到时机成熟,郭威一定会出兵。

到那时候,郭威出兵攻打丹阳,交州攻打会稽,而长江北面的庐江等地,也就会让荆州所得。

这是一个好事,他是愿意见到的。至于北面的曹操。

诸葛亮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计谋。

曹操占据了西凉河北,但这不过是表面,其实暗中,还是有不少反对他的人,这些人,只是鉴于他们的淫威,不敢做出什么,可到时候只要稍微的点拨一下,那西凉和河北对于曹操不满的人,自然也会再一次跳出来。

那个时候,曹操要镇压西凉和河北叛乱,自己北面有马超镇守,自是能占据庐江。

他不贪心,只是需要庐江郡。

可是如今看来,这件事,恐怕会因为大酋长如此举动,给毁于一旦。

“主公。”诸葛亮的声音让刘备微微抬起头。他将边上的文书递给了诸葛亮;“军师来了,你先看看这个。”

诸葛亮将内容看完后晃动了下鹅毛扇;“主公不用担心,郭威会调动兵力过去协助的。”

他还会调动兵力过去嘛?

刘备眼神中露出了一丝的不相信。

“主公,江东的如今想要他们乱起来,那只有是山越这一条路,当然,还有一条,那就是让孙家子孙自相残杀,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大局已定,江东各地已知孙权为主公,而孙权年纪虽小,但是在处理事情上,却是厉害得很,甚至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更是割舍一部分利益,就这一点,他恐怕就要比孙策强。

孙策终究带着武力处理事情的趋势,但是孙权却更为注重利用平缓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很可怕的。他日,孙权倘若真坐稳了位置,这对于谁,都不是一件好事。

郭威恐怕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利用山越来消耗对方兵力。

“这么说,我们现在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应该是在江东的问题上。”

总是需要做一点什么吧。

那郭威,不是一个什么大仁大义的人,和他分东西,倘若你一点力都不出,他恐怕到时候会从其他方面,找你的麻烦。

上次江陵造船厂还有江夏造船厂被焚毁,就可见一斑。

诸葛亮一愣,也明白过来刘备的意思是什么。

他低头想了想:“主公若是担心这一点,到也不是不能从中协助牵制。”

协助牵制?

刘备叹息了声;“还是牵制一下吧,你知道的,那一个人小肚鸡肠的。”

诸葛亮不知该怎么说,似乎,主公说得也有道理。

“主公,可让我放一部分兵力,伪装成为山匪,前往庐江等地展开抢劫,如此一来,江东的兵力,也会相应的吸引一部分,虽不是很多,但山越的压力,就会相应减少。”

这件事?

让谁去啊。

三弟是肯定不行了。

他一直就说自己如何如何,却从来不去跟谁形成对比,如果他只要稍微想一想,自己和郭威一比,那自己做出的一些手段,又算得了什么。

真正阴损卑鄙还很无耻的人,那是郭威,而不是自己。

“你看,谁合适啊?”

刘备当真是找不到人了。

诸葛亮低头想了片刻;“文聘可前往。”

文聘是有这个能力的,至于江夏,三将军虽和主公生了和气,但是他始终还是忠诚主公的,不管他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回来,他对于主公的忠诚没有变,江夏交托给他,没有问题。

文痞能文能武,是自己看重的一个人,让他去多露露脸,也好今后提拔。

“好。就让文聘去吧。”刘备想了想看向诸葛亮;“西凉那边?”

诸葛亮知道,刘备是想现在就安排人过去,不过现在,这件事是不合适的,他微微摇头;“主公,反对曹操的势力已经不是很多,此刻若是行动,会让曹操立即调动兵力将他们铲除,这不利于到时候我们一方的发展,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用理会,当然,可以派遣人前往,暗中调查一下,这些人是谁。”

刘备对于这种毫无头绪的事没多大兴趣,他对于诸葛亮也很是信任地点头;“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怎么回事?

郭威将孙观递过来的内容看完,眉头一下皱眉起来。

庐江郡,出现了山匪?

这……这个事,怎么就让人感觉到那么的虚幻呢。

郭威将文书看了一下抬起头看了孙观;“确定真的?”

山匪横行无忌,村庄遭遇洗劫。

这不应该出现的事呢,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庐江已经让江东占据了这么多年,自己南下的时候,他们就占据了庐江,大小乔就是在那个时候跟随自己的。

虽然那个时候,江东发生过零星的动乱,但也让孙策调动兵力给镇压了,这几年来,庐江也是安稳的啊,怎么就出现了匪患。

难道是因为庐江前段时间的战斗,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无奈下干起了这一趣÷阁买卖。

不对……这也不对啊。

庐江已平定,怎么又突然出现了匪患。

孙观拱手;“主公,千真万确,这群人在庐江一带烧杀抢。让周围几个县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

这帮人,从哪里冒出来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