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与防守,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津津乐道的话题,矛与盾的血腥艺术。

张辽一直认为自己称得上是个艺术家,至少在进攻端无往不利。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从阴平到下邳两日便至,一路根本没费什么手脚。

然而在下邳城下张辽却遇到了麻烦。守城的袁谭相当有水平,他派自己的部将管统带了五百人驻守在葛峄山上和下邳城遥相呼应。

张辽攻城,管统就在山下晃悠。张辽攻山,袁谭就派人开城门。

袁谭在把控局势上很有一手,他十分清楚张辽最忌惮的就是不战。

别看下邳城池高大,可一旦打起来他没有一点儿守得住的把握。只要不打,张辽的心态就会慌乱,毕竟张辽是孤军奋战,所有的问题全都是大问题。

下邳如今总共只有一千兵马还被他分出去了一半,袁谭只能多插旗帜虚张声势,为的就是不被张辽猜出来自己到底有多少人。等到他派出去募兵的人带着人马回来,那他就可以放开手脚随便打了。了不起互相消耗呗,反正他有城墙。

事实上袁谭成功了,张辽反复试探了一上午也没有看出下邳到底有多少人马。每次试探攻城的时候袁谭都摆出游刃有余的姿态,而管统也适时出现在战场边缘。

张辽倒不是害怕两面夹击,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一鼓作气说不定就打下来了。他真正担心的是对方不夹击,只是将他困在城下。

倘若士卒不能心存死志,士气就会一落千丈。更何况他现在别说补给了,就连军营都没有。这要是被包住了,只能等死。

张辽不停的告诫自己必须想出一个应对方法,况且连续试探了半日士气已经在下滑了。

显然正常情况下并没有太多的灵机一动,张辽却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他准备用一个笨办法——进三退二。

也就是前进一段距离后再后退,装作被牵制住的样子。前进的距离要比后退的距离长,实际就是在缓缓前进。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张辽也可以进行反复试探,探明山上到底有多少人,但是坏处却更多。行进速度会非常缓慢,士卒的体力和士气下降的非常快,对行军阵列要求极高。

可张辽也没什么好办法了,他们这些人有效战斗时间只有一个白天。今天不能进下邳休整,晚上只能天为被地为床。

“攻!”

军侯们打起精神,齐齐发出号令督促队伍前进。

“御!”

见到山脚下有人影,军侯又立即组织退守。

百十来步的进攻距离,反反复复走了好几趟才走到一半。饶是王弋加强了行军阵列的训练,此时阵型也是七扭八歪不成样子。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事,张辽终于确定了山上最多也就几百人,此时正恨得牙痒痒。

他是怎么发现的呢?之前的试探张辽给麾下士卒留够了休息时间,同时也让管统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现在如此快速反应,管统根本来不及更换旗帜,来来回回一直都是那几面旗帜。

要知道张辽麾下的精锐此时都已经有些疲惫了,山上的袁军不停的上山下山不可能还是同一拨人。

“阎崇!”张辽伸手将亲卫校尉给拎过来,指着山脚没好气儿的说:“带着你的人去把他给我弄死!”

“喏……”

“快去!”张辽的声音几乎是在咆哮,几千人被几百人耍了一上午,谁也受不了这个气。

吩咐完之后张辽也不管阵型了,拎着自己的大枪走到最前面大喊:“儿郎们!打下下邳,府库……均分!杀!”

命令一下,所有河北士卒的积极性全部都调动起来。也不管军侯校尉的指挥了,所有人一窝蜂一样冲向了下邳,有的为了加快速度甚至将盾牌都给扔了。

没办法,主要是张辽这个带头的没起到什么好作用,一马当先拼了命的向前。仗着自己的甲胄好,罕见的没有闪避格挡箭矢,愣头愣脑的冲锋,看来袁谭是真的让他气坏了。

其实看似没头脑的张辽心中在疯狂庆幸,现在的情况比他经历过的任何情况都凶险。这并不是一场杀伐的较量,而是一场意志的比拼,他差一点儿就输了。只要在折腾两三趟必定有人心生不满或坚持不住,到时候等待他的就是士气一泻千里、不战而溃。

不过这里毕竟是战场,以命相搏是少不了的。张辽来到城下马也不要了,深呼吸将气提到最大,踩着马背攀上了城墙。

疯了,全疯了。见到自家主将如此强悍,什么战术战法都被河北军抛到脑后,就连进行压制的弓弩手都将弩收起来,拎着长刀往城下跑。

然而只有张辽自己知道他刚才差一点儿就摔死了,要不是最后有三根手指挂在了城墙边缘,他就会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乐子人。

但好歹还是上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单方面的杀戮……

大枪犹如毒蛇吐信,找准目标欲择人而噬。

可对方比张辽更快,兵器往地上一丢直接投降了。张辽的大枪已经点在对方咽喉,却还是无可奈何的收了回来。

憋屈,实在是太憋屈了。

被人像狗一样遛了那么久,结果一仗没打就结束了。

也不怪袁军不抵抗,袁谭看到张辽分兵想都没想就溜了,留下这几百士卒完全是为了拖延时间。

袁谭的处理方法非常对,张辽费了好长时间才安顿好麾下的将士以及着五百降卒。等他去搜罗袁绍家小的时候袁谭早就跑没影了。

不过阎崇打得却异常艰难,那个管统就是一根筋死活不投降,阎崇没办法只能将对方杀了个一干二净才罢手。

下邳算是打下来了,可既定的战略却没有实现,是去是留又成了摆在张辽面前的问题。B

最终张辽决定留下来,想要袁绍认输就必须要抓到袁绍家人,否则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他想在试一试。

张辽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个试一试他成就了自己的名声,现在他正一件事感到头疼。袁谭跑得非常干脆,除了人什么也没带走。不仅将自家的财宝撒了一地惹得百姓疯抢,出城时还将下邳的东门给一把火烧了,等张辽发现的时候大门已经被烧干净了……

袁谭带着人一路向徐县进发,没守住下邳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毕竟那里是父亲袁绍的地盘。家中三子夺嫡愈发激烈,袁谭早就开始布局了,徐县才是他的地头。

在那里他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班底,文臣武将都不缺,而且质量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是豪华。

上一代袁氏三兄弟联手到底有多强大袁谭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在张纮离开袁氏之后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拜张纮为师。张纮给他带来了同乡秦松,而他自己又发掘出了徐宣。

武将方面他比自己老子来得都要强!单说两个名字就足以证明其中的含金量——周泰、陈武。这还不算周泰身边那两个尚未出名的小兄弟。

周泰是江贼出身,十分看重义气,袁谭单人匹马带着一车酒去劝降,和一帮江贼喝了个酩酊大醉,在水寨睡了一晚,自此便将周泰收于麾下。

陈武则是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袁谭豪气不凡,特意从庐江前往下邳下了拜贴,投到麾下。

袁谭本人不愧为大世家的公子,人事任免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先是向袁绍举荐了徐宣为徐县县令,接着让张纮举荐了秦松为主簿。又让徐宣任命学识不高的周泰为县尉,给足了周泰面子。最后让陈武做了周泰的副手,并且暗示陈武不要看现在,未来才是可期的。他本人则带着绝对忠诚的管统在下邳混日子,希望博取一些来自父亲的关爱。

这一手让张纮对其刮目相看,婉拒了袁绍的邀请,搬到徐县以读书的名义为袁谭主持大局,将徐县经营的滴水不漏。

一路上袁谭也没闲着,他将母亲和两个弟弟打发到了淮阴,那里有着刘氏相当信任的一个人——郑泰坐镇。

袁谭的理由也很简单,接下来他要反攻下邳,战场上刀剑无眼顾不上他们,还是让他们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为好。事实上他是担心等去了徐县刘氏会为自己的小儿子搞事情。他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就连亲妈都怀疑他是不是亲生的,等到了徐县为那个漂亮弟弟谋划自己的基业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袁谭也有自己的打算,说实话五百守五千其实不困难,下邳不是没有将领也不是没有能人,陈登就在下邳城内,他的能力整个下邳无人能及。

况且下邳是个依山傍水的城池,不仅挨着葛峄山,旁边就是泗水,袁尚手下有一个非常擅长水战叫高蕃的人,水路联合想要收拾一支孤军并不困难。

可谁让张辽不是最大的敌人呢?在袁谭眼中张辽远算不上是大威胁,他最大的威胁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袁绍。

当然,袁谭不可能表演吕布那样父慈子孝的名场面,反而要愈加孝顺才行,否则那娘仨他都不想带出来。

他必须削弱袁绍的力量表现自己的实力,不然袁绍永远也不会注意到他的能力,只会懊恼他的相貌。

听起来似乎很扯,但是这便是政治,便是权谋……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更新,第203章河北的沙盘(九)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