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啊,是世间之事最大的变数。

有些麻烦的事会因为忽然出现的人变得简单;

有些简单的事会因为忽然出现的人变得非常麻烦。

赵俨和杜袭又经过了两天的争论后有了结论,他们决定分道扬镳。赵俨准备去投曹操而杜袭要前往河北谋生。

这是一个无奈的结果,杜袭没有办法说服赵俨一起去河北,他也没有理由让赵俨陪着他继续隐居。

为了不让好友出事,赵俨决定去曹操那里掩护繁钦离去,杜袭则需要负责通知王弋将繁钦撤走。

这是赵俨为了这份友情做的最后一件事,他不是一个因私废公的人,不会因为友情就无视繁钦的身份。

挚友终究陌路,再见便是仇敌……

王弋并不知道围绕着他还发生了这么多事,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意,他甚至都不知道繁钦是他的手下……

大争之世就是这样,任何个人都不重要,但再小的利益集团也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让王弋头疼却没有得到重视的刘辨整了个大活儿,长安送来的情报让王弋想要吐血。

原本今日他是很高兴的,酒鬼徐邈向他举荐了一个有大才之人,这个人王弋知道,是个五边形战士,名字叫吕虔。

吕虔在前三国时代就一个曹老板手底下的砖头,哪里需要放在哪里。但是后三国时代吕虔在曹丕手下就有些厉害了,武能领兵、文能治民,虽不突出却十分全面。

有人才来投王弋自然是很高兴,开开心心的将吕虔送去了濮阳,当了一个校尉。

然而这一天的好心情全被刘辨给搅和了,王弋紧急招来了幕僚开始探讨对策。

值得一提的是荀攸被王弋招了回来,壶关就剩下一座关了,留着刘晔和王正在那里耗着就行,没必要留太多人。

“诸位,此事我等当如何应对?”王弋将情报交给众人传阅,见看得差不多了便问道:“若是有旨意传来,我等要以什么态度应对?”

“主公,不如主动请降如何?”肆无忌惮的荀彧有些疯,他说的计划可谓游走于刀锋之上:“主公,我等以先帝葬礼为由请降,若刘辨不来便是大不孝,若是来了便将他请入邺城。先帝葬礼理应庄重些,河北富庶,派个一万甲士送葬不为过吧?”

王弋都不敢相信这么狠的计策是荀彧想出来的,不过他收拾刘辨的计划已经定下来了,也不准备搞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能获得大义,但屁股太难擦干净。此一时彼一时,他对天子的需求不像曹老板那般迫切。

“不妥。”田丰当即反驳:“主公即将大婚,先帝若是举行葬礼便是国葬,两者不可过于接近。”

田丰的理由跟开玩笑一样,但荀彧想了想却十分赞同这个说法。王弋也老大不小了,有个子嗣才是正理。

“主公,袁本初不是在污蔑我们拿了玉玺吗?我们能不能在这上面做些文章?”辛毗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我们就说当时看到玉玺在皇宫,皇宫重地,主公不敢僭越,玉玺一直留在洛阳!”

“也不行,我们没有证人,这种事不是嘴唇一碰就能让人相信的。”荀攸摇了摇头,诡异一笑道:“不如我们给他想个计策如何?既然袁氏成了反贼,那我们干脆建议刘辨给曹操封个爵位,王爵!曹操都是王爵了,怎么也要出兵和袁绍掐一掐。反正都是狗咬狗,是黄狗互咬还是白狗互咬没什么区别。”

“那不如我等更进一步!”辛毗顺着荀攸的计策补充道:“长安缺什么?缺兵器!之前长安还算是甲坚兵利,可存货老底基本上已经用完了。我们可以卖些兵器给他们,前提是要用河东郡交易。袁氏的阴谋不是已经暴露了吗?那我们不妨加一把火。刘辨的消息渠道传递得太慢了,我们帮帮他,将这个消息传到大江南北去,让所有人都慌乱起来。天下是时候该有个皇帝了,只是不知道这位皇帝到底是拿着玉玺的袁公路还是他刘辨!”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河东郡已经被关羽打的差不多了,主要的城镇都已经在手里了。可是迁民工作真是一步一个坎,照这个进度明年都不能完成迁徙工作,到底有多少百姓能被迁徙过来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既然不能完成既定目标,那就只能便宜曹操恶心一下刘辨了。王弋这次直接派虞翻为使节去长安主持这件事情,刘巴则装成一个侍卫混在队伍里,去完成自己的计划。

计策已定,王弋写了一封命令让人传给关羽,告诉他带秋后粮熟抢收一波后直接撤走,最好能将有些重镇的城墙拆毁,一点儿多余的好处都不给曹操留下。暗线尽量多埋伏,地形要勘察仔细。

其实刘辨的所作所为对于王弋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太恶心了。王弋觉得恶心了,就不能让其他人过得好,大家一起恶心才行。

来吧,群魔乱舞的时代再一次来临了!只是这一次傀儡已经没有作用了,想要分得天下一隅就要亲自站到台前来!

王弋看重辛毗这个计策还有一个原因,如果这个计策成了,或许他就不需要占据大义了。到时候称王称帝将与礼法和传承无关,全凭个人实力。司马家挨骂便是如此,王弋不想重走他们的路……

王弋还十分贴心的传令张飞给袁绍送去一份情报,让他有所准备。

半月之后,虞翻还没有到长安,但袁绍已经收到了张飞的信……

“哼,这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袁绍看到信后没有发怒,甚至只用了一句话做为评价。这封信的真实性没什么值得怀疑的,只要让人去司隶打听一下就可以了。

袁绍只是没想到刘辨能有这种魄力,着实是他小瞧了刘氏族人。不过刘氏族人如何他不是很在意,天下已经糜烂至此,在他看来有没有大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没有资格统治这片天地。

豫州的战事很是顺利,基本上没有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毕竟大公子亲率大军前来,净街相迎是必须要做的。两位公子的争端和他们这些袁家人关系不大,谁来了欢迎谁就行。

唯一让袁绍不爽的就是老家汝阳没了,汝阳以西的地方被一个叫李通的疯小子给占住了,这小子得到了曹操的支持,竟然让袁绍都奈何不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袁家现在掌握在他的手里,这就足够了。剩下那些都是小问题,慢慢磨就可以了。

真正让袁绍拿不定主意的是曹操的来信,信上说希望双方重修旧好结成联盟,一同抵御河北的侵袭。

结成联盟共同抵御王弋是袁绍一直想做的事,但这件事由曹操提出来就让他不得不好好想想了,毕竟双方的关系可谈不上好。

如今王弋让人送来了这封信,袁绍大致也了解的曹操的用意。曹操真正想抵御的很有可能不是王弋,而是刘辨的声望攻击。

说到声望那可就聊到袁绍擅长的东西了,整个天下基本上没有人能在这个方面玩儿得过他。别看袁绍现在这样堪称落魄,可他在士林中依旧是四世三公袁家嫡子,声望依旧如日中天,就是是那个众望所归的人。

“曹孟德啊曹孟德,你到底想要做些什么呢?”袁绍随手将情报扔进火盆,开始盘算起对付曹操的计策。

结盟是他袁绍求之不得的,但是算计也是不可以停止的。既然曹操想要声望,那袁绍必然不会给他声望。

“元图,你去为我办两件事。”袁绍沉思片刻招来逄纪吩咐道:“第一,你去告诉曹操的使者,我答应他的结盟要求,颍川我愿意拱手奉上。结盟要有首领,我愿意尊曹孟德为盟主。”

“主公不可!”逄纪闻言赶忙劝说:“主公,如今麾下谋士多出颍川,若我等失了颍川,人心不稳啊。”

“给!必须要给!而且是彻彻底底的给,将我们的将士全部撤出颍川。”袁绍没有接受逄纪的建议,反而低声说道:“第二件事嘛,你去派人散布谣言,就说曹操有不臣之心,占据洛阳却没有另立新君,实有篡位之想!”

“可是主公,我等与曹操联盟之事若是被传出去……”

“传出去就传出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袁本初一心为了大汉着想,奋起反击抗击王贼,奈何实力不许。曹孟德势大,借机逼迫我交出颍川与其结盟,实乃我无奈之举。”

“主公英明!”

逄纪赞叹了一声,心道袁绍这个计策实在是妙计。这样一来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有曹操背锅,曹操也必须背上这口黑锅,谁让他是盟主呢?

而且流言和流言是不同的,其他人传播的流言那就只是流言,但从他袁绍嘴里说出来的流言那就一定是事实!

原因无他,依附于袁家的文人士子们掌握着舆论的风向,他们会为袁绍做好一切。

这便是袁绍想要的力量,这便是袁氏的真正实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更新,第270章各方应对(上)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