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了皇帝之后,袁绍是一天消停日子都没有过过。

人前他是威仪浩荡的皇帝,人后却被自己家那点儿事儿烦死。

他和王弋不同,王弋二十多岁才有孩子只能说生的晚了些,他儿子只比王弋小几岁,已经成年了。

刘氏得了皇后的位置还不满意,天天在他面前哭嚎着让袁绍给袁尚报仇,让袁绍立袁尚为太子。

可袁尚那个狗东西除了哭自己在王弋那里受了刑,断了一只手以外,都没回来见他一面,甚至连他的登基仪式都没出现,现在还扣着他的重臣荀衍和臧霸不放呢。

袁尚在想些什么他一清二楚,可惜现在他实在没什么精力去处理这档子破事儿。

青州对于他来说就是个累赘,丢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去收回来?

而且眼前是他布置了很久的一次局,绝对不能放弃。

进入朗陵,袁绍对张勋的表现很是赞赏,将张勋和郭图一顿加官进爵。

然而两人的表现却不尽相同,郭图感恩戴德,张勋却兴趣平平。

郭图见状心中一动,立即说道:“将军,在下知道你早已做好了攻击计划,此时不如拿出来让陛下看看,也好让陛下指点你一二,如何?”

张勋闻言一怔,他确实有攻击计划,只是一直在脑子中想着,并没有和谁说,不知道郭图是怎么知道的。

但是袁绍听完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机。

他只需要打仗的将军,不需要思考的将军。

既然张勋脑袋里长出了不应该有的东西,那还是将不该有的砍去为好。

“张勋,既然已经有了计划,不如拿出来一起参详一下如何?”袁绍收起阴沉,笑呵呵的问。

张勋想了想,觉得说出来也不是不行,毕竟朗陵这条路很难走。

于是他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希望袁绍能够兵分两路,一东一西从两面进攻南阳郡,南阳守将不能首尾兼顾。

张勋的想法没错,打下南阳不是袁军面临的最大困难,武关才是。

所以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保证到武关后有足够的攻击性。

“陛下,臣认为南阳士兵不多,又需要防守多个城池。若我等兵分两路,有一路足以吸引曹军的注意力,届时另一路绕后包抄,定可将其击败。”张勋一五一十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袁绍沉吟片刻,称赞道:“不错,计划周详,确实可行。”

“多谢陛下。”张勋立即谢恩,以为自己的计划得到了采纳。

然而袁绍却笑道:“然而强攻还是下下之策。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寡人自有妙计。”

“啊?”

张勋一时没反应过来,呆愣在原地。

袁绍见状却脸色一沉,喝问:“你啊什么?如此粗俗!来人,将其拿下,治君前失宜之罪。”

“陛下!陛下……”张勋脑袋顿时嗡嗡作响,想要请求袁绍的原谅。

可这里是朗陵,不是平舆的皇宫,没有多大地方。

张勋根本来不及求饶,便被卫士加起来带走了。

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才反应过来,一时间全都噤若寒蝉,只有郭图眼神中闪过心满意足。

袁绍对于张勋的杀意也只有一瞬间,等那股劲儿过去之后如今已经不想杀人了,准备关上几天就放了。

解决完不和谐的声音后,袁绍开始布置自己的计划。

其实他也没什么计划,主要是对手曹操曾犯了个错误,而他手上则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张邈。

曹操曾在南阳制造过一起屠城,这让他在南阳的声望降到了冰点,他对于南阳的统治并不稳固。

张邈却是一个政务相当出色的人,他的声望仅次于超级大清官羊续。

如今袁绍将这个大杀器放了出去,他都不需要派兵攻打,南阳唾手可得。

事实并没有出乎袁绍的预料,张邈一个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直接策反了除了武关以外的整个南阳!

两个月的时间不是张邈消耗的时间,张邈策反都没用上一个月,李通数次遇险,应劭被人堵在城里差点没出来。

如今两人全都被撵到了武关上,和夏侯惇一起防守武关。

两个月的时间是袁绍接受南阳的时间,大军浩浩荡荡赶往武关,一路上各个城池的世家代表纷纷来降,并将县令印信献给袁绍。

袁绍或是嘘寒问暖;或是赐宴赏酒,安排人事才消耗了这么久。

这一手段让他麾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太厉害了,不知不觉间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这样的名望谁能抵挡?

特别是全柔,他现在很不确定自己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这完全相当于是他和李通将袁绍放进了南阳。

袁绍最近非常得意,这件事他很早以前就开始谋划了。

张邈找上他的时候,这个计划的雏形就已经被他构思出来,和王弋见过面以后便开始真正实行了。

哪怕张邈的名望在高也不可能凭借一封信得到这种效果,背后全靠他的各种许诺。

当然,原本这种事是不需要发生的,只要张邈守住南阳就好。

哪怕后来张邈过来投靠他,他也只是有了初步的想法,没有真的想要实行。

但韩遂的来信却真正坚定了袁绍的心思,他曾经以为那个不靠谱的联盟随着许攸的死亡和西域诸国已经结束了。

哪知道西域诸国有自己的小心思,真正的目的根本不是凉州。

韩遂又是他很早以前的盟友,让出凉州甚至就有他的一些建议。

当时袁绍建议韩遂让西域诸国当炮灰,击败刘辨占据长安。

没想到韩遂投降后就再也没和他联系,看来也有自己的想法在。

各方势力相互博弈,果实最后却落到了他的怀里,怎么可能不让他高兴。

特别是这次,以前这个计划袁绍是想用在曹操身上的,现在用到刘辩身上也一样,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接受刘辩的禅让,成为一个真正正统的皇帝了。

只要他得到了禅让,天下所有诸侯就都是反贼,王弋和他的约定自然也就不用遵守了。

什么檄文不檄文的,袁绍要的是“打你,就是该打你了”的效果!

接受禅让后,回头修理好自己那个倒霉弟弟,将传国玉玺拿在手里,他老袁家就是天下的正统继任者,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质疑!

要么怎么说运气好才是真的好,倒霉了很久的袁绍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运势。

只是他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心中有些不安。

韩遂是个有野心的人,不远居于人下。

而且韩遂和西域联军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没人知道,他询问的时候韩遂语焉不详,也没说清楚。

他总觉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能通过某种解释串连在一起,得到一个荒谬而又合理的答案,至于答案是什么,他心里也不清楚,可长期谋划做执棋人的直觉让他感觉自己正被人牵着鼻子走。

这种感觉很不好,但是他又找不到什么蛛丝马迹。

其实袁绍也想开了,这几年南征北战的经历让他明白有的时候阴谋真的不怎么管用,只要自身强大了,任何阴谋都没有意义。

所以他现在一心想要早点到长安,早点接受禅让,早点变得强大。

在去长安的路上其实只有两个困难阻挡着他,一个朗陵,另一个是武关。

在张勋的眼中朗陵就是一个可以绕过,对战局无关紧要城市,完全可以绕开,可在袁绍眼中就不一样了。

死磕朗陵不是为了后续的粮道,有南阳一郡就足够了,他要的是惩戒,要的是帝王威严。

朗陵豫州的县,豫州全境都是他袁绍的了,朗陵却投降了曹操。

这样不好,很不听话。

不听话的人就要受到惩罚。

袁绍已经想好了,准备对朗陵征缴重税,税率是其他地方的三倍,截止日期到他心情好了为止。

而且他要在朗陵开展屯田,朗陵的百姓就是民屯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他现在最迫切的想法就是打到长安去,拿走放在那里的正统。

为此,他对武关展开了不计代价的进攻,打算哪怕是用人命堆,也要堆出来胜利。

隆隆的鼓声震耳欲聋。

士卒们穿着几层厚实的布袍,扛着简陋的梯子向武关发起了亡命冲锋。

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只知道当兵吃粮,吃了袁本初的粮食,就要为袁本初拼命。

奈何夏侯惇早有准备,武关的还击堪称犀利。

箭如飞蝗,石若落雨。

一时间袁军成片成片的倒下,根本无法靠近城头。

袁绍看得眉头直跳,一批士卒上去,折损个一成后迅速溃散,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督战队试了,重赏也试了,士卒们并不愿意拼命。

要是保持这样的士气,攻下武关了,能坚持多久都是个未知数。

他很清楚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这也是他最气愤的地方。

这些愚蠢的士卒以为现在还是大汉呢,他还没能完全掌控人心,没能将自己的信念传递给治下的子民!

他也意识到自己有些着急了,但凡再过个两三年,效果要比现在好上不少。

可机会就在眼前,他不抓住很有可能就被曹孟德抓住了。

“收兵!”

袁绍冷哼一声,决定明日再战。

明日……他的器械就到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更新,第395章棋局?棋手。(八)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