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邪懂不懂那些道理很难说,不过他给王弋的理由却非常简单:“殿下,那个袁流不一般,那个袁寒也是。我感知不到他们。”

“感知?”王弋都被逗笑了,“你真当我什么也不懂呢?还感知?感知这东西有多玄乎我又不是不知道,除了张辽还有人懂感知?张辽他自己都不太明白。”

吕邪不会因为王弋这种失礼的语气而恼怒,反而十分认真的解释:“殿下,小人的意思是……嗯……察觉。他们的轻身术很厉害,可以和附近环境的气融为一体。在那个袁流开口之前,小人甚至都没感觉到周围环境有任何违和感。这样的人,无论刺杀还是护卫,都是难得的人才。”

吕邪触及到了王弋的知识盲区,对于神奇的武学王弋是一窍不通。

不过王弋推测他们学习的可能是猫科动物,做为大自然最顶级的猎食者,在杀戮方面猫做到了现存进化中最完美的一切。

“再说吧,我信不过他们。”王弋在吕邪面前没什么顾忌,转而问道,“那个袁靖呢?又是为什么?”

“她……给我的感觉很怪,有些像子龙将军。”

“你说什么?不可能!”王弋一惊,随后立即反驳,“你说她能一直行气?绝对不可能,要不然她也不能连貂蝉都打不过!”

王弋对于能够全天候行气的变态算是有了清晰的认知,这样的人才太重要了,以至于他都不敢相信能出现这么多。

吕邪见状赶紧说道:“殿下,这就是奇怪的地方。小人觉得她不能,可那种压迫力又让小人觉得她能。”

“这事你不要传出去,我会找人处理的。”王弋立即结束了对话。

他准备让赵云找个机会试试,老袁家的底蕴太夸张了,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既然袁家这些人能力如此特别,有些事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夔音寺主要成员都是袁家的人已经不合适了,王弋需要好好斟酌一下这个署衙的人员构成。

想要新开一个专门的署衙不是脑袋一热就行的,这件事王弋还需要和人商议。

跟他的明镜司不同,明镜司专属于他的特务部门,臣子们插不上手,除了抱怨以外不会激烈的反对。

夔音寺就比较麻烦,夔音寺并不属于王弋,而是属于整个河北的,王弋有权任免掌管人甚至取缔夔音寺。

但是想要创建,王弋就必须告诉臣子们这是个什么东西,方便臣子们将手伸进去。

其实整部华夏历史就是皇帝与臣子的斗争史,双方的争斗少一些,国家就会强大一些;双方的争斗多一些,国家就会衰弱一些;一旦双方起了激烈的冲突,那么离亡国就不远了。

要命的是哪怕双方拥有共同的利益,这种冲突依旧不可避免。臣子不可能反对王弋所有的想法,王弋也不能将反对的人都杀了。

这一次王弋只召集了三个人,礼部尚书马日磾、太学的郑玄以及廷尉满宠。

听完王弋的想法后,三人都觉得很奇怪。

既然新的署衙负责宣传,那不是应该归为吏部吗?至少也应该是户部的吧?为什么要归到礼部?

马日磾当先问道:“殿下,既然您要向百姓传递信息,为何不用户部……”

“又不是只向孤治下的百姓,其他诸侯的不用了吗?外族就不用了吗?”王弋一阵头大。

马日磾赶紧说道:“臣明白了,臣定当竭尽所能……”

好嘛,又大了一圈。

王弋觉得这礼部尚书得换,马日磾在学问上无可挑剔,可在为官上真的不成,难怪能被袁术气死。

“翁叔先生!”他对这货已经没什么耐性了,“文书院的工作不轻松吗?非要劳心劳力吗?”

“这……这……”

“殿下,翁叔不善言辞,他已经懂了。”郑玄赶紧出来打圆场。

傻子现在都知道王弋只是想在吏部挂个名罢了,真正的职能肯定也不是王弋说的抚慰百姓情绪。

王弋无力地挥了挥手说:“翁叔先生,礼法大过一切,还要有劳你多辛苦一些,去吧。”

对于这位马融的大孙子,王弋只能尽量保持尊重。马日磾的身份大于作用,礼部真正干活的也不是他。

这回马日磾倒是有眼色,立即行礼告退了。

等到他离开,王弋看向了另外两人,现在才是利益划分的开始。

“康成公,我需要一个人。”王弋思索片刻后说道,“一个无论是经学还是声望都很说服力的人。而且在未来,这个人的声望可能……”

王弋没有说下去,郑玄却听明白了,这个人以后可能身败名裂。

在这个时代文人最注重名声,懂经学和声望高的人非常好找,可愿意放弃个人名声的却难上加难。

“殿下,臣能不能知道您想做什么?”

“可以。”王弋沉声说道,“我要将他打造成一个时代的标杆,引领文化风潮的标志,他会在文人中拥有无上的声望。而我,则需要他在关键的时候说一些事情。”

制造谣言!

这一点郑玄可太懂了,他就是这么吹王弋的,里面的门道非常清楚。

然而王弋需要的这个人光有才学和名望是不够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绝对忠诚。

他的忠诚来源于卢植,但是那位后继者……

“殿下,臣确实有一个人选。”郑玄话语一顿,声音压低了一些,“只是不知殿下愿不愿意用。”

“康成公说来便是。”

“郑益……”

“不行!”王弋一口回绝。

郑益确实有名声,也确实有才学,但是郑益不行,因为郑益是郑玄的儿子!

“康成公,你应该明白。益恩若是揽下这件事,谁来继承你的学问?”王弋非常不爽,他还没到需要郑玄一家老小为他往死里拼命的地步。

这和仁慈无关,王弋如果连郑玄都敢这么使唤,那么其他世家就会提前找退路了。

那可是郑玄啊,放个屁文坛都能抖三抖的郑玄!一人可以和袁氏、杨氏两个超级世家抗衡的郑玄!

郑玄见状想要解释,不过王弋那凌厉的眼神还是堵上了他的嘴巴。

没人愿意用自己的儿子和名声做赌注,可这是一次机会。

文人不成圣皆是枉然,世家不为孔只能落寞。

郑玄成名靠的是文化,可是想要让家族在这乱世中延续下去,单靠文化是不行的,哪怕身边的大腿是王弋也不成。

郑玄没办法保证自己未来的后人都是聪明人,若是能够步入官场并且得到王弋的信任和器重,那么只要后人没有蠢到极致,郑家想要延续下去没什么问题。

他已经老了,需要为自己的身后事做些打算了。

犹豫了片刻,郑玄终究还是顶不住这份诱惑。

他对着王弋躬身行礼,沉声说道:“为殿下尽忠,吾等在所不惜。”

一瞬间!

无尽的悲哀涌向了王弋的心头,他没想到郑玄竟然如此卑微,没了一点儿风骨。

“哼!郑康成,你可知孤最终会将夔音寺放在哪里?”王弋的脸色越说越难看,“五军军务府。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这次他们让孤满意,孤就会将夔音寺划归到五军军务府管辖。”

“殿下,臣……清楚了。”

“罢了!”王弋的眼神中全是失望,非常难过地说,“既然你一意孤行,孤就给你这个机会。五军军务府,哼。郑益恩能不能在那里存活下来,就看你们的本事了。你下去吧。”

“喏。”

郑玄行了一礼,告退离去。

说实话,五军军务府对于郑玄这样的人来说不是好地方。且不说以里面那些人的智力内斗起来有多恐怖,单单军事上出了问题须要担责任就够他受了。

可那又怎么办呢?说都说了,只能硬着头皮做了。

郑玄的表现让王弋非常不爽,哪怕郑玄自己站出来王弋也不会这么生气,结果却整出来这么一出。

他想让文人集团壮大一些,引入一些新的变量。他已经很久没有吸纳新的人才了,不能全靠一些老臣顶着。

唉……老郑玄啊老郑玄!

王弋想想就来气。

不过既然郑玄离开了,王弋给袁家的肉也就到此为止了,先是是时候要给他们套上项圈了。

王弋看向了满宠问:“伯宁,治下造谣者何罪?”

“腰斩,弃市。”满宠的回答依旧是那么简洁明了。

王弋听了很舒心,要是这种惩处手段放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那世间该少多少糟心事。

“伯宁,我需要你将这条法令单独独立出来,编撰出一套完整的法令,根据最后谣言造成的影响不同,惩处的力度也要不同。”

“喏。”

满宠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不过却提出了一条建议:“殿下,您是想借此展开律法整改的行动吗?会不会早了些……我等还未准备好。”

“整改律法不急。”两人的关注点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王弋解释道,“整改律法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必须徐徐推进。但是这条律令一定要制定仔细,我要的不止是惩处我治下的百姓,若是其他诸侯治下有人造谣,这条律令将支持我发动战争。”

望着王弋越来越冰冷的神色,满宠心中一凛,脸上却颇为兴奋。

这就对了!

律法是天下人的律法,是天下人的行为准则。

既然王弋提出了律法,那么天下人就都应该遵从。

这便是王!

王的命令至高无上!

另:大汉造谣好像不是腰斩弃市,秦朝时是灭族,唐朝是斩首,我选了个折中的。

不过由于秦后虽然对造谣的惩处依旧很严,刑罚却在不断的减弱。而且由于陈胜吴广开了个不太好的头,皇帝起家大多数也是靠着谣言,所有这条律令执行的并不彻底。

如果不是影响重大,对于真正的造谣者官府也懒得查。

而谣言反而成为了统治者的利器,一些特务和政争都会以谣言来构陷对手,钻法令的空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更新,第410章王弋的战略(五)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