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积蓄了多日的贪婪瞬间爆发,看着对方的眼神都在冒光。

这几天袁军没有歇着,做了些木板之类的东西充当盾牌,有些手巧的甚至给自己做了些简易的木制甲胄。

这就导致哪怕是最简易的梯子对于守军来说也有致命的威胁,很容易就被人爬上城墙。

然而守军并不在意,严舆不像朱桓,给所有人都发了钱,他只给造成杀伤的人发了。

如今城下蜂拥而来的不是什么恐怖的敌人,而是一袋袋铜钱,闪烁着诱人光泽的铜钱!

守城的刀盾兵开心极了,似乎连这充满腐臭的战场也没有那般令人厌恶。

这一次,袁军志在必得,他们终于跨过了那道该死的护城河,终于一点点爬上了城墙。

城墙之上,双方进行着最残酷的较量。

贪婪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无尽的贪婪带动起了人类无限的潜能。

越来越多的袁军登上了城墙,然而掉下来的更多……

喊杀声已经逐渐熄灭,随之而来的却是兵器刺入肉体时发出的闷响。

这样的闷响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似乎有想要盖过战鼓的意思。

然而时间终究有限,朱桓也不不认为真的能打下来,守军的反击过于坚决了。

铜锣声响起,攻城的部队止住脚步,缓缓退去,没人往城墙上多看一眼。

今天的战斗已经失败了,袁军退回了大营。

这便是战场,任凭诗人如何歌颂,什么马革裹尸、哪般荡气回肠、如何功成名就,那都不属于他们,有些人是注定回不来的……

朱桓发了五倍的赏钱,几乎将所带的铜钱全都发了出去,总算将悲凉的气氛冲淡。

当然,他现在已经用不到这些钱了,发了也就发了,反正都不属于他。

他的心里在盘算,今日过后想必也差不多了,那个要命的威胁应该快解决了。

水军,要命的水军……

事实上朱桓猜得一点没错,水军的将领在晚上的时候找上了严舆,希望能够参与防守。

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发酵,双方在战场上撒钱的行为已经传到了水军的耳中,听得他们心里也是痒痒的,也想分一杯羹。

于是士卒便找军侯闹,军侯就找校尉闹,校尉只能找将领诉苦,将领没办法,来到石城和严舆商量。

不商量不行了,不商量水军甚至有哗变的可能,厚此薄彼可是军中大忌。

严舆听完,想到了一个妙计。

他和将领约定,让他带领部队埋伏在西城外,等到明日袁军到来,他亲率兵马出城里应外合,直接将袁军击溃。

这似乎是可行的,袁军攻城的方向就是北西南,正好方便水军行动。

可是他不想想,能够两个月打下一个郡的朱桓,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第二日,袁军又像往常那样在城前摆好阵型,唯一有些例外的就是今日朱桓带领主将出现在了城西。

不过这正好,若是能让朱桓死于乱军之中,那他可就立大功了。

弯弓搭箭,严舆将响箭瞄准天空,准备给水军信号。

可他还没等放箭,却发现天边竟然隐隐升起了一股黑烟,忽如其来的情况让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他不发信号不要紧,朱桓却收到了信号。

只见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分出一半兵马,调头往黑烟的方向杀去。

只有点火才能产生黑烟,那个方向,能够烧起来的,唯有水军的水寨!

张英终于成功了,水军被钓了出来,水寨无人防守,被他一把火给点了。

陈登亲自率军去接应,就是想要试试能不能找机会俘虏了那些水军。

直到此时,就算是再傻的人也知道自己中计了,好一招声东击西……

无奈之下,严舆也不想出击了,丢掉哨箭组织防御。

然而朱桓怎么可能给他守城的机会,他将击败水军的消息传遍了全军用来鼓舞士气,并将石城许诺给将士们,所有的战利品无需上交,得到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这一下,袁军上下的士气空前高涨,发了疯一样对着石城进行着一波波的猛攻。

朱桓更是亲自上阵,终于在正午之前拿下了石城。

其实严舆不一定真守不住,入城之后朱桓大吃一惊,城中足足有两万兵马!其中有一万一直在军营中没有被调动,全部老老实实成了俘虏。

如果严舆不逃跑,凭借这些人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朱桓将这些人迅速打散改编,充实了一波自己的部队。

如今丹阳已经平定,长江以南已经没有严白虎的势力了,现在还剩下九江、庐江两个郡。

朱桓召集众将,准备商量个对策。

庐江郡还好说,山多水多,行军困难一些罢了。

九江郡是个大麻烦,城多人多,轻易还不好打。

“诸位,如今江南已定,九江和庐江诸位有什么想法?”朱桓也没客套,直入主题。

陈登思考片刻说道:“朱将军,我建议继续兵分两路。”

“详细说说。”

“兵分两路,一路主攻九江郡,一路威慑庐江郡。

庐江不需要多少人,有个三五千形成威胁就行,打上一两年都没问题,但是九江必须迅速拿下。

陛下还在继续实力,这一次平叛消耗良多,必须用九江郡的缴获反哺整个扬州才行。”

“嘶……”房中响起了一阵阵吸凉气的声音。

众人心道这陈元龙也太狠了,什么反哺整个扬州?就是放弃九江郡,疯狂掠夺九江郡罢了。

难道九江郡就不要了吗?

其实要不要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九江在江北,如果袁术不是皇帝,还会有人去守一下,现在袁术是皇帝,傻子才会离开中枢去当个劳什子的太守。

而且这个太守还必须时时刻刻面临着危险,疯了吗?

朱桓在做着权衡,别看陈登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有了计策,可陈登不是主官,用不着负责,他可是要为这条计策负责的。

“罢了!”

朱桓叹息一声,最终决定为袁术奉献全部。

“元龙啊,你去攻打庐江如何?”朱桓看向陈登,似乎想给他送个功劳。

陈登却笑道:“算了吧,将军有担当,却也扛不住,一起吧。”

“元龙大义!”朱桓赞叹一句,下令道:“于将军,我给你三千兵马,你去攻打庐江郡。不着急,不过一定不能让庐江派遣袁军。”

“喏。”于糜接下了这个命令。

“休整三天,三天后,全军启程,誓要攻下庐江!”朱桓说完,便遣散了诸将。

这是他给士卒收集战利品的时间,为将者要说到做到。

三日之后,袁军兴高采烈的出发了。

可惜,只高兴了半天……

距离石城最近的渡口就是牛渚,而牛渚的对面则是历城,严舆早就准备好了,将历城的弓箭手全都调到了江边,只要有船只过来,问都不问就是一通弓箭。

而且牛渚俘虏的水军也不是很想和严军作战,拖拖拉拉没有一点儿斗志,有的甚至连箭都射不过去。

对此朱桓没有一点办法,人也杀了,钱也赏了,人家就是不想打。

他还不能将水军都杀了,且不提这支水军对于袁术的重要性,单单想要目前想要过河,就必须依靠这支水军。

他的军队中确实有人会操舟,可那又如何呢?又不是人人都会,难道要一船一船的送?

无奈之下,朱恒只得再次分兵,而这一分就是五路。

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坐镇牛渚,和严舆僵持。

一路由张英率领三千兵马去长江上游,尝试从春谷越过黄河包抄。

一路由陈登率领五千兵马去江乘,尝试从那里渡江后,率军攻打全椒和阜陵,断了历阳的后路。

其余两路各自率领一千兵马沿着长江沿岸巡视,一边寻找渡口,一边迷惑严舆,使其分兵。

这种布置应该算是滴水不漏了,是朱桓能做到的极致了。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其他那些人还好,他真的不应该让陈登单独领一路兵马。陈登的能力可比他强太多了。

朱桓总是喜欢着眼于战局,所有的计策都是围绕着战争安排的。他是一个合格的将军,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恰好陈登既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也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全局。

不论如何,这次朱桓一定会胜利。以严白虎和严舆的才能,即便是再有人帮他也不会出什么意外。

但是,朱桓胜了,袁术胜了吗?

称帝之后,袁术整个人都变了。虽然他依旧是那个豪爽讲义气、不拘小节的人主,可人主首先是个人主,而不是讲义气啊!

对待手下人宽厚又如何?不能整日窝在宫殿里纵情享乐吧?给予臣子的信任可不是这样解释的。

特别是在袁绍死后,袁术开心的不得了,认为全天下已经再无敌手。

可他现在连扬州都没有掌控完全,凭什么说自己没有敌手?

况且丹阳经历两次大规模战争,主要的粮食和兵源产区遭受重创

陈登认为袁术连最后一点儿优势都已经没了,未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他是徐州人,不是扬州人。

于是……陈登悄悄的回家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更新,第457章石城之战(下)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