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中之地的降雨,渭水大量流入黄河。

原本平稳的黄河水流,渐渐变得湍急起来。

借着水流,若是再顺风,舟船一日可下三四百里。

顺流而下的艘舳舻之中,有一艘船速度极快。

有两个少年坐在船尾。

两人一边观察着河边的风景,一边喝茶看书,好不惬意。

“法正啊,你说管公子既然被任命为青州牧,消息肯定会传回青州。

如此一来,青州袁谭对管家肯定有所防范。

就算管家在公孙度的帮助下站稳了东莱郡,但那也是极东之地。

他不应该积聚人马,然后杀回青州,两头夹击袁谭才对!

为何要把我二人送往青州啊!”

一名年岁约大些的老成少年,狡黠的眼神中透着迷茫和疑惑。

“孟达啊!”

另一名少年面相略显敦厚,他放下手中的书,早笑道,“恐怕管垣根本就不是管垣啊!”

孟达兀地瞪大眼睛:“法正,你这是什么意思!!”

法正笑道:“孟达,急什么,到了青州你就知道了!”

孟达急的直跺脚:“我怎么不急,你想啊,我们是管垣征辟的从事。

现在带着几十人,一头扎进大敌袁谭的势力内,我如何不慌啊!”

法正指着旁边一名面色苍白,歪在船舷边的中年人道:“你看,这位可是被绑过来的,人一点都不慌!”

孟达无语道:“我看他是晕船吐到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哪里还会慌!”

不成想对方却缓缓睁开眼道:“吾已经吐习惯了。”

法正上前行了一礼道:“小子法正,扶风郿县人,名士法真之孙,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对方一声长叹,道:“我原本还想袁谭此子,为何千里迢迢来绑老夫。

现在看看,其手脚爪牙都伸到扶风郿县了!

绑了老夫倒也不算奇怪。”

孟达大惊道:“什么袁谭?!袁谭在哪!!”

中年人早已闭上眼睛:“老夫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人,与被袁谭击杀的校尉张济乃是同乡。”

两眼圆瞪了几秒,孟达方才反应过来:“原来管垣就是袁谭,袁谭就是管垣!”

随即脸色震惊,口中喃喃道:“他怎么敢,他怎么敢,他怎么敢啊?”

法正笑道:“有什么不敢呢?我们如此年少,又怎能不轻狂任侠!

难道等老了以后,再来?”

贾诩再次睁开眼,道:“此子用兵如天马行空,最擅用奇。

西凉兵五千人散入陈留郡四处劫掠,太守张邈及中牟朱儁都不敢动。

其仅率数十骑就敢突袭小黄县,且趁乱袭杀老夫的乡人张济!

哼,又如何不敢潜入长安?

那长安看似董相国一手遮天,实则袁氏门生依旧很多!

袁氏盘踞雒阳几世,势力盘根错节,哪能如此轻易斩断。

哼哼,就是不知道哪里听说了老夫的名声,让人绑了来。

如此行径,当真,当真与西凉兵无异!”

法正笑道:“贾公此言差矣,若是西凉兵,当砍了汝头,再将公之妻女劫来!”

贾诩一怔,随即闭目养神,暗道那个孟达看上去狡黠狡黠的,聪明流于表面。

法正你这个孩子看似忠厚懂事的,实则肚子里面坏的很。

说到坏,贾诩又想到了袁谭。

他哪里找的剑客,居然识破了老夫的伪装!!

唉,我们武威郡人,是不是遇谭难测呢?

唉,这是一种什么羁绊!!

......

豫州,谯县。

县中大族文家,府中府外偏布白绫,似有重要人物去世。

袁绍的使者许攸有点郁闷。

原本轻松的差事,到了自己这里怎么忽然变得有些复杂了。

自己此次前来,是为大公子请期的。

日期已经定好了算好了,只要请求文家同意就可以了。

四世三公的袁家,和谯县的文家结亲,而且还是名声鹊起的大公子袁谭。

请期会有难度吗?

怎么想都没有难度!

不,一点难度都没有,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

而且还是示好大公子的一个好机会。

一箭三雕!

所以请期本来不是他的差事,但他打破了脑袋后才抢来的活。

结果......

大公子的未来泰山,先是重病,随后府中就开始挂白绫了。

什么情况?

啥意思!

而且文家高层,态度也忽然模糊起来。

他现在是族长见不到,文家大公子文稷也见不到......

作为袁家来请期的贵客,被晾在了这里。

“这!!”

许攸想砸东西。

许攸想回去。

可若是如此灰头土脸回去,怎么和袁公交代,怎么和大公子交代??

一箭三雕变成三刁!

虽然被人晾着,但许攸只能打碎牙齿自己吞,愣是带着请期的队伍厚着脸住下了。

......

沛国虹县,某家酒家。

文淑斜眼瞅着闷头吃饭的文稷,娇声斥道:“阿兄,我看你这辈子别想当将军了。

我们兜兜转转,从沛国的最东边跑到了最北边的小沛,方向最起码还对了。

现在又跑到了沛国最南边的虹县,你怎么解释!

我们是走不出沛国了么?”

文稷被骂的抬不起头,嘟哝道:“嫁给袁谭就出沛国了!”

“什么,大兄你说什么?!!”

文淑兀地瞪大眼睛,捋起袖子。

文稷忙道:“那个,哈哈,某说,唉,想找袁谭还有点难啊!”

文淑冷哼一声,挥起拳头道:“大兄,你是不是故意的,带着我在沛国兜圈子!

一定是的,你就是故意不想让我找到袁谭!!”

“你们想去拜会袁公子?”

就在这时,邻桌几名剑客豪侠簇拥着一个文质彬彬,但带剑的年轻人走过来。

“三位,也是去拜会袁公子?”

那名文质彬彬的带剑年轻人拱了拱手道:“在下鲁肃,字子敬,下邳国东城县人。

正要随这位史阿大侠去青州拜会袁谭,三位若是同往,不若结伴而行若何?”

“在下文稷,多谢子敬兄,但不用了!”

文稷连忙拒绝道。

话还没说,早被文淑怼了回去:“大兄,你不识路,还不允人带路。

那个,鲁大侠,史大侠,小女子也是听说袁谭英雄豪杰,所以想去拜会切磋一番。

两位若是顺路,那就再好不过了。”

表情,动作都很到位,就是说到切磋的时候,牙齿有点咯吱响。

鲁肃和史阿相互看了一眼,神色有些怪异。

文稷先对两人拱了下手,然后深吸一口气,道:“小妹,事到如今,大兄也不能瞒你了,实在是,实在是......阿翁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什么?!”

文淑一怔,眼眶之中已有些晶莹闪亮,随即断然道:“不可能,阿翁他和华先生学了五禽戏,怎么可能病入膏肓!!”

文稷有些心虚,不过还是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我也是刚收到的消息,正不知怎么和你说!”

“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

文淑螓首摇的如拨浪鼓一样,眼中泪水已经夺眶而出。

文稷道:“小妹,我们谯县文家不管怎么说,也是大家族,这种事情,阿兄怎么可能骗你!”

不远处的一名青年忽然开口道:“两位是谯县文家人?”

文稷扭头抱了抱拳头:“阁下何人?有何见教?”

那青年道:“在下姓周名康,字公燚,乃是庐江周氏。

原随大司农周忠公于长安,近日因事返还庐江,路经谯县,确见文家遍布白绫!”

“什么?!”

文淑还没有动静,文稷早已一步上前,一把抓住对方的衣襟,直接将对方提了起来。

“阁下,阁下!”

周康奋力挣扎着,“当朝大司农周忠,乃是我的族中伯父,我是庐江周氏啊。

那个,那个!

我路经谯县,并不知文家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确实是遍布白绫啊!”

文稷一怔,连忙把对方放下,随即抱拳道:“周康兄,在下一时冲动,还望莫怪。”

说着回头看向文淑,原本倔强的小女子,此刻已哭成了泪人:“阿兄,我们快回家吧!”

文稷向周康抱了抱拳,又向鲁肃抱了抱拳,然后转身大步离去。

文淑急忙跟了上去,抓住文稷的胳膊。

她的肩膀不住的颤抖着。

旁边的甘梅也急忙跟了上去,抓住了文淑的衣角。

看到这一幕,鲁肃和史阿有点愕然。

但随即鲁肃就道:“我们既然去拜会袁公子,那袁公子的友人,便是我们的友人。

现在友人家中有事,我们又岂能不去帮忙呢?”

史阿点点头:“子敬真侠客也,某愿随子敬前往!”

这时,一名小厮上前,要去赶文稷等人:“哎......”

“什么事!”

鲁肃上前一步,拦住那名小厮。

小厮吓了一跳,忙解释道:“方才那几位客人,还没有结......”

话还没有说完,鲁肃早扔出一块马蹄金,道:“今日酒家中所有的酒水吃食,某东城鲁子敬付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