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嗵嗵!

全员配备马蹄铁的骏马在奔驰之中,带起了地面的振动。

前方扬起的尘土足有数丈高,好似一条土龙,奔腾飞扬。

幽州多骏马,袁谭麾下骑兵的冲锋战马,体重大多约在八百斤左右(后世斤)。

再加上骑卒和铠甲等物,接近一千斤的重量。

然后以四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遮天蔽日而来,纵使训练有素的士兵都难免惊慌。

渡口处的黑山贼们听到声音,顿时慌乱起来。

他们疯狂的向渡口涌去,唯恐去晚了上不了船。

靠到身后躁动的同胞,那在外防御的两千兵卒也有些慌乱。

不过在各个牙将曲长的呼喝下,勉强保持着阵形。

但当三千骑兵不断的接近时。

那种好似洪流一般袭来的骑兵。

还有无数马蹄踩在大地上发出的震动。B

嗵嗵嗵!

终于有人绷不住了,大叫着回身逃去。

虽然各级曲屯竭力的维持。

但随着骑兵越来越近,不断有人转身逃走。

终于,外围防御的兵卒彻底崩溃,直接四散奔走。

看到这一幕,太史慈面无表情,他开口道:“雁!”

身边的信号兵自动分成两队,带着旗帜分开。

这已经是骑兵的老套路了,先以冲锋之威势恐吓敌军。

待双方距离接近后,再减缓速度,调转马头,向两侧奔走,形成一个雁形的阵形。

而在雁行阵前行中,骑卒们形成条件反射的拉弓射箭。

骑兵冲锋,除非是短距离的追击和逃命,否则都不会把速度提到最高。

因为他们不但要控制前后的距离,防止冲到自己人,还要拥有转变方向的能力。

不然接近一千斤重量,速度甚至能够飙到八九十里每小时的骑兵,不亚于疾驰的汽车。

“咻咻咻!”

随着近三千支羽箭落下,四处逃命的黑山贼惨叫连连。

仅仅这一波箭雨,就有数百名黑山贼惨叫着扑倒在地。

只要倒地,随即就被身后人践踏而过,就是没中要害,也再也爬不起来。

“稳住,死战,结阵!”

数名牙将和曲长还要吆喝稳住身边的士卒,忽地一支支利箭飞过。

他们或是咽喉中箭,或是额头中箭。

马队中的太史慈眼睛微眯,手中弓箭例无虚发。

他就像是后世战场中的狙击手一般。

......

接连被射死四人后,剩下的牙将和曲长们也彻底崩溃了。

他们混入人群中,以更快的速度向河边狂奔。

一时之间,人群汹涌,但有摔倒的,立时便被践踏而过。

乌压压的人群尽头,是正在离开渡口的船只。

船只上疯狂摇着橹,以期离开这个修罗场。

然而岸边的士卒们则是疯狂的跳下河,一个个或游或奔,拼命的抓住船舷,向上攀爬。

眼看着船只即将倾倒,船上的士卒们挥起手中环首刀,砍向了自己人。

......随着最后一支舟船离开,岸上的黑山贼和壶寿部彻底绝望。

有的跳进河里游走,大部分则是直接跪下求饶。

......

看着眼前求降的万余人,袁谭眉头微皱。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半渡而击比袁绍的衔尾追击好。

现在看来,幸好对面毫无战心。

不然的话,还要鏖战很久。

甚至说,就算对方投降,因为这一万俘虏在。

他的三千骑兵却也无法再去追击,只能在此等待袁绍大军的到来。

而他失去了衔尾追击,把恐慌无限放大的机会。

“没想到这便宜老爹用兵,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袁谭龇了龇牙,心中暗道。

这时,斥候来报,袁绍大军距此已不足五里。

不多时,先锋颜良率领三千人赶到。

“大公子!”

颜良在几名亲兵的陪护下,前来拜谒袁谭。

“颜将军,麻烦你们接收俘虏,我要继续追击了!”

袁谭点点头。

“唯!”

颜良双手抱拳,带着麾下转身离去。

看着颜良的高大的背影,袁谭微微颔首,确实是一员悍将。

颜良的体形并没有如典韦这魁梧雄壮,也不是如麴义那般有些消瘦。

准确点说,有点像减肥版本的典韦。

虎背,比狼腰再粗点,整个人的体形看上去很是匀称。

再多一些便是壮,再少一些便是瘦。

和电影《关云长》里钱小豪版本的颜良,还是有几分神似的。

和三国杀里二愣子一般的形象相距甚远。

若是长成那样,就算再勇武,恐怕也入不了袁绍的法眼。

俘虏们的兵器都已经缴获,所以交于颜良和三千步卒,袁谭倒也放心。

三千骑调转马头,开始顺着河流向上有前进。

路上的时候,袁谭不由得想起了历史上颜良的结局。

根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说颜良只插标卖首尔,然后一个人下去,就把颜良刺了,砍了头提回来。

而颜良看见关公提刀前来,正想问话,结果被一刀刺死。

这一段典故因为前后反差太大,毕竟徐晃打颜良二十合就跑了,后期却敢硬刚关羽。

所以袁谭前世也研究过不少,也是少有的查看过正史的片段。

正史中,根本没有插标卖首之类的垃圾话。

而是郭图、淳于琼和颜良攻击白马,中了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

曹操军趁机进攻颜良军。

颜良大惊,率军来迎战。

曹操以张辽、关羽为先锋出战,关羽看见颜良的麾盖。

就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袁绍的将领没有敢抵挡的。

......

其实就袁谭目前了解的历史来看,这个其实就是真相了,只不过少了很多细节。

首先,颜良是个耿直的汉子,仗着勇武目空一切,而且性子急躁。

战场局势但凡有些胶着,其就带着亲兵冲上去了。

而且冲杀时,基本不防御,和他对敌的也基本没有一合之敌。

身边的亲兵将领更是对颜良迷之自信。

但凡有人想和颜良对拼,他们不但不防御。

还会把空间让出来,以免影响到颜良的发挥。

其次,高手对决,往往两个人的武力越高越接近,一击被杀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为两个人都很自信,都想一击杀死对手。

这个时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果颜良不是那么自负,武力没有那么高。

看到关羽这种天神一般的大将,肯定是指挥亲兵上前挡住,然后射箭偷袭,或者对敌的时候,以防御为主。

这样的话,关羽想杀死颜良,肯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正是颜良的自负,也想斩杀关羽来提升士气,毕竟他们是匆忙迎战。

所以两人之间,高手对决。

颜良差了一点点,被关羽杀死。

心目中的战神被杀,颜良身边的亲兵和将领直接亚麻呆住了。

结果被关羽从容的砍掉了颜良的脑袋,然后撤走。

至于关羽是一个人冲的,还是带着一帮子亲兵冲的。

以袁谭对关羽的了解,肯定是带着亲兵冲的。

......

战场厮杀,天时地利人和,一点意外都有可能丢到性命,哪有小说里那样精彩的几十回合大战。

就如同袁谭,刚穿越的时候,他觉得张郃被赵云一合下马,菜的要命,直接给人分类到二流武将里面。

现在想想,就是个笑话。

甚至那个不知名的武将单经,未必差于张郃,只不过被其暗箭偷袭在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