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县孤城不可守。

扬州飞地暂不可夺。

经过一番讨论后形势推演后,袁谭、郭嘉等人得出了最终结论。

至于俘虏,万演所部本地人,则是被发放粮草和一点金银遣散了。

这地方袁谭早晚是要来的,不如先留下一点好名声。

至于钱粮的出处,自是城中的大族豪强。

剩下的也被抄家了......

黄猗、秦翊所部的南阳兵和江夏兵,则是被袁谭留下。

这些兵卒甚是精锐,且家眷大多离散,已成孤军,放了没有意义。

到了青州,稍稍训练一番,就是一支精兵。

到时候在官婚舍里结了亲,就更忠诚凶悍了。

这就是掌权者的手段,斟酌利弊......

在郭嘉的建议下,万演也被放了回去。

至于黄猗、秦翊和陈登,则是需要去青州做客的。

袁谭也没有为难三人,尤其黄猗,两人还是实打实的亲戚。

黄猗是袁谭的堂妹夫。

原本袁谭是想把黄猗放回去的,可后来想了想,觉得两人武艺差不多。

正好可以陪他在演武场演练,于是便留了下来。

在等待张郃等人前来的日子里,两人没少在演武场比较。

旗鼓相当的人一起演练,袁谭的武艺突飞猛进。

当然,和他之前的刻苦修炼也有关系,如今算是厚积薄发。

打了几场之后,两人的关系反倒亲和起来。

黄猗也不想着回去了,反正回去也是受气。

如此一来,袁谭便趁机询问下南阳的战事和袁术的根底。

从而也搞清楚了袁术被刘表击败的原因。

袁术很早就到南阳,并插手荆州了。

南阳太守张咨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所以他可以从容招兵。

但是,荆州刺史王睿,却不听袁术的号令。

于是袁术传信早就暗中投靠他的孙坚,令其杀了王睿。

王睿被杀之后,张咨心中怀疑,起了异心,于是被孙坚一并杀死。

由此,袁术虽然盘踞了南阳,但却很不得南阳和荆州的世家之心。

兼其为人又骄奢淫逸,不恤百姓,所以也不得黔首之心。

只是麾下大将孙坚勇猛无匹罢了。

刘表来到了荆州后,立即开始四处画大饼。

于是很快就得到了荆州世家蔡家、蒯家、黄家、庞家等世家的支持。

这个时候,江夏黄家才是荆州的第一大世家!

趁着袁术在前方和董卓火并,和袁绍撕逼的时候,刘表一举拿下南郡和江夏郡两个郡。

这个时候的袁术才发现大事不妙,被人抄了后路。

于是他急忙与黄家结亲,把女儿嫁给了黄琬的族子黄猗。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的刘表更大气,直接把江夏郡给了黄家。

还许诺黄家打下南阳的任何地盘,也分给黄家。

这一下黄家人简直要疯了,人马钱粮不要命的投入。

虽然带头人黄祖被孙坚打的抱头鼠窜,但依旧愈挫愈勇。

终于一战射杀了孙坚,取得了绝对胜利。

听到这里的时候,袁谭当时就笑了。

怪不得袁术在扬州下了一步好棋,原来是和刘表学的。

他现在直接把扬州一个州分给陈家,这陈家和陈瑀不疯才怪。

这不,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一边压制周家三兄弟,一边打的袁遗抱头鼠窜。

果然,只要蛋糕足够大,就没有什么拿不下的市场。

......但黄家这样一来,黄猗的身份就无比尴尬了。

幸好他的从父黄琬还在,本人又有一定的江夏部曲,所以在袁术那里还混得下去。

没了孙坚之后,袁术就打不过发疯的黄家和蔡家、蒯家人了。

本来袁术早就被打走的。

六月份的时候,吕布的投靠,又给袁术续了几个月的命。

不过吕布太过骄横,手下的骄兵悍卒又是抢掠惯了的。

袁术压制不住,后来两人闹翻,吕布又跑到袁绍那里去了。

吕布一走,袁术又被刘表胖揍了。

不但被打,还被断了粮道。

十万大军没有粮草,那是要崩溃的。

袁术无奈之下,只得率军奔赴豫州大本营。

如此刘表据有荆州最富足的三个郡——南阳郡、南郡和江夏郡。

为了表示不食言,他还把南阳郡一分为二,划出一个章陵郡。

令黄祖的儿子黄射为章陵太守,算是兑现了对黄家的承诺。

而在前段时间,黄猗的靠山黄琬死于狱中。

黄猗再回江夏,也无立锥之地。

只能彻底沦为袁术的爪牙,这也是他如此拼命的原因。

......

袁术大军到了豫州,四处借粮之后,兵分两路。

一路去陈留,一路来扬州。

袁术要背靠豫州,北抢兖州,东夺扬州。

抢兖州,他有大杀器金尚,也是天子诏命兖州刺史,而且和陈留太守张邈关系也不错。

抢扬州,他和陈珪、陈瑀是好友,陆康等人也表示支持他......

袁谭点点头,对于袁术的布局,还算认可。

豫州汝南是袁家的大本营,袁术虽然在南阳被击败了,但未尝没有战略转移的心思。

毕竟现在天子迁都到了长安,南阳的战略意义已经失去。

不过,他也有些讽刺:“袁术的胃口蛮大,我和家父经营许久,两州之地还没有占完。

他一来就要占据三个州!”

面对袁谭的讥讽,黄猗提醒道:“家岳麾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

占据三州,实在是翻手可定的事情。”

“人才济济?”

袁谭差点嗤笑出声。

虽然三国演义假,但也不会假的那么厉害吧。

袁术手下有几个人,大猫小猫的,也就文有阎象,武有纪灵。

其他的桥蕤、张勋、陈兰、雷薄的几乎就是经验包。

黄猗深吸一口气,道:“大兄,莫要小看家岳!”

袁谭笑道:“这样,你且说说袁术麾下有谁,挑有名气的说。”

黄猗想了想,开始背诵人名:“纪灵、张勋、梁纲、桥蕤、李丰、杨弘、陈纪、韩胤、袁元长、袁嗣、袁耀、黄猗、袁涣、袁胤、刘馥、戚寄、秦翊、韩浩、张范、张承、郑宝、张多、许乾、刘晔、刘勋、何夔、孙香、舒邵、舒燮、李通、陈恭、周尚、周直、陈郃、吴霸、梁习、金尚、刘繇、孙贲、吴景、陆康、程普、黄盖、韩当、陈纪、惠衢、朱治、刘偕、师宜官、刘详、李丰、梁刚、阎象、陈兰、李业、陈瑀、万演、陈牧、陈琮、张烱......”

见这个家伙报个没完,袁谭阻止:“打住,打住!你可不要胡说!”

黄猗瞪着眼道:“大兄,我可一个字都没有骗你!”

袁谭想了想,道:“别的先不说,陆康、刘馥、刘繇、何夔、刘勋、李通等人,算的上是袁术的麾下?”

黄猗道:“刘馥和何夔就在军中。

至于其他几人,和家岳有书信来往,皆是共举家岳为盟主,共谋大事。

嗯,那陈珪陈登父子倒是还没有答应。”

说到这里,见袁谭不吭声,又解释道:“我文趣÷阁尚可,做过家岳的主簿。”

“哟,你还是文武双全?”

袁谭吃了一惊。

黄猗直起胸膛道:“大兄莫要小觑了在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