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青州,历城州牧府。

文武齐聚一堂,除了个别需要驻防的险要地带,基本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部到了。

就连最偏远的东莱郡,相国管统及都尉刘询也已赶到。

对于袁谭来说,今天才是真正的议事......M..

首先是各个郡国太守、相国、都尉的上计。

接着是将军府的各个校尉和中郎将的上计。

战场功勋过程中多有统计,此刻更是自我吹嘘。

其中上计最多的是于禁和管承。

于禁身为中军司马,针对的是各个将军对练兵的落实程度、以及士卒对军法的学习、各个将军对于子兵法、六韬等军事书籍的情况。

管承主要还是关于水军建设,以及船只的改进。

第三波是州牧府的邮督、治中、学官、上计椽、司农、鼓吹署、义舍、将作府、功曹等上计。

其中立法和司法持续在完善中。

学官上的建设架构已经搭设完成,但是阻力也是最大的。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书籍短缺,但随着左伯纸的改良,已经有了改观。

上计椽方面和司农方面其实有很多职权的重合,目前上计椽主要是信息收集。

而司农主要负责统计和调配。

鼓吹署的建设虽然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已在青州所有县内设有据点。

向乡亭的发展,则陷入一定的停滞,亟待大量人才的加入。

义舍是最繁忙的,且目前没有主事,由郭图代劳。

将作府方面的成绩是最明显的。

发现了两处大铁矿,三处铜矿,四处金矿。

改良了骑兵的弓箭、强弩、羽箭。

发明了马蹄铁、水滴盾。

改进了龙骨水车。

辟左伯,并改良了左伯纸。

甲胄、刀兵、徒靴持续的改良和生产

投石车、床弩、井阑、冲车等大杀器也在拆解中。

......

上计其实就是类似后世的年终述职报告。

《周礼·天官》记载:“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最后上计的是长史和别驾。

......

各人完成上计后,根据司农部门和上计椽早就拟好的功勋统计之类。

袁谭当众宣读。

爵位该提升的提升,也有做的不好依法扣罚俸禄的。

其中职位并没有大的变动。

邯郸商因为表现出色被提为平原国的相国。

华佗被辟为医博士。

袁遗为别驾,主管义舍事宜。

陈登为从事,暂时什么都不管......

没错,陈登被俘虏后,投诚的速度极快。

就剩一个秦翊,还想拿拿架子,立即被扔到牢狱中去了。

......

袁谭首先肯定了大家的努力,然后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内再接再厉云云。

接着就是青州的发展策略。

新的一年,继续以农桑水利工商为主。

军事上步兵轮岗练兵,逐步蚕食泰山郡和琅琊国。

骑兵继续以配合冀州的军事行动为主,并见机行事。

......

最后由鼓吹署孔顺收尾,大多是吹捧袁谭的一些话,诸如没有袁青州,就没有新青州之类云云。

上计完成,照例又是宴会。

在宴会,祝酒词、幸酒,有关系好的勾肩搭背,相互交流,不一而足。

令袁谭颇为意外的是,陈登和太史慈两人倒是颇有一副知己的样子,两人聊得是相当投机。

不知道二人聊得是什么大事!

袁谭端着酒爵上前。

太史慈道:“最好吃的还是鱼生!”

陈登摇摇头:“鱼生蘸酱油,确实是人间美味,但若说最好的,那还是河鲜!”

袁谭:“......”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陈登好像就是因为河鲜吃多了,被华佗救了一次,第二次......

太史慈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是冲城门的时候被射死。

但以袁谭目前的了解,这种夜间去冲城门的事情,绝大概率太史慈是不会去的。

如是想着,他向华佗招了招手。

“袁青州!”

华佗现在是意气风发,满面红光。

不但做了官,还被袁谭提点了一些套路,现在樊阿等人已经把他奉为仙人了。

袁谭指了指两人长案上的河鲜、海鲜等,道:“元化,帮我看看这二人,这种吃法,我总觉着有问题!”

华佗一怔,迅即道:“确实如此,在下前些时日还与元化看过,特地叮嘱河鲜不可多食!”

“大公子!”

一边吃一边讨论的陈登和太史慈这才发现袁谭和华佗两人。

“元化!”

华佗道:“两位,河鲜海鲜虽美味,但不可多食啊,否则有短命之危!”

陈登微微一笑,毫不在意。

太史慈却是霍地站了起来,“华博士,此话当真?”

他可是建功立业的,怎么能早夭。

华佗点点头,道:“元龙之前便发作一次,若不是我为其诊治,恐怕......”

陈登哈哈笑道:“元化夸大其词了吧!”

袁谭道:“休要讳疾忌医!”

“唯!”陈登虽是认真行礼,但神情可见并不在意。

太史慈倒是深吸一口气,直接把岸上的鱼生之物放到一边,转而吃起羊腿来......

袁谭回想起后世海鲜的吃法,道:“海鲜也好,河鲜也好,可白水煮沸,再蘸酱油,亦又风味!”

“不吃了,不吃了!”

太史慈直接摇头,“大丈夫生于乱世,正要提剑立功,岂能为了口舌之好,白白葬送性命。”

“好,好,好!”

袁谭最佩服的就是这种有定力的吃货......

忽见旁边有些争吵,连忙跟着走了过去。

却是孔融、蔡邕几人围着马钧,你一言,我一语的,那这个口舌不太利索的年轻人说的连连拱手。

“孔君,蔡岳,何事啊?”

袁谭上前护住了马钧。

蔡邕闭口不言,孔融只得说道:“袁青州勿要如此,我等不过是敬酒罢了!”

马钧忙道:“还,还,还......”

孔融接着道:“只是希望他的心思多在我们这里,改良一下墨拓石碑,如此,才能缓解书籍短缺之忧!”

袁谭一怔,随即笑道:“原来是这个,墨拓石碑麻烦不好用,为何不用枣木之类的硬木雕字呢,然后那个什么左伯纸盖在上面!”

“妙,妙,妙......”

马钧还在口吃,蔡邕和孔融却是大喜起来。

“此提,当幸酒!”

“幸酒,幸酒!!”

袁谭哈哈笑着,一饮而尽之后,顺便把马钧带走。

现在兵马钱粮都不缺,科技树有必要攀一攀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