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和小三约会被正房现场抓住一般。

袁谭最早也是惊慌的,但看到了旁边的甲胄,猛地反应过来。

这是汉朝啊!

府中老爷,找了个婢女,收为侍妾,这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于是清了清嗓子,淡定的唤过两名婢女来帮忙收拾......

屋中光线昏暗,他并没有注意到其中一名婢女脸色酡红。

待袁谭一本正经的迈出正门,这婢女才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轻轻啐了一口。

虽然觉得娇羞,但也有些疑惑。

这种事情,不是很快么?

......

有些事情,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尴尬的人。

袁谭大步流星的走到内院中,招呼众小娘。

说是出征在即,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大家,晚上一起用食云云。

......时间如梭,很快到了正月底。

袁谭的四千精骑汇聚整齐,并经过了简短的训练。M..

岁首吃起来的将军肚和浮肿也渐渐消去。

袁谭也早已恢复了正常的演练。

他的一千亲兵精骑,已经配备了类似吕布麾下四五十骑那样的护甲。

自此,算是半个铁骑了。

而太史慈所部三千骑,仅有五六百骑装备。

这种大面积的铁甲,主要原因是需要针对每一匹马来定制。

首先测量马的的前脖、脑袋、和臀部尺寸,然后才好生产煅制。

装备一千多骑,这还是几乎整个青州的铁匠都运转起来达到了成果。

剩下的两千多骑,尺寸都已经量好,想来当袁谭击溃袁术再回来的时候,就可以装备了。

如果那个时候,马还没有死的话......

袁谭的亲卫骑兵和太史慈的精骑虽然都是一人双马,但另外一匹马主要是用作平时赶路骑乘和驮运干粮辎重所用。

而马甲自然要优先供给那些冲锋的战马。

......

“哈!”

袁谭目光如梭,随着一声厉喝,手中木枪闪电般洞出,正中黄猗的肩膀。

而黄猗的木枪,则是被他电石火花间闪避开来。

不知为何,自从推倒貂蝉之后,袁谭的武力扶摇直上。

此刻的黄猗已完全不是他的对手了。

“嘭!”

黄猗摔倒了地上,冤屈道:“大兄,我这个枪太短了,你那个枪长!”

袁谭没好气的回道:“这是枪长枪短的问题么,这是武艺的高低,我现在已有八十的武力了,你还在七十二三你!”

黄猗:“......”

顿了顿又道:“大兄,我的兵马什么时候还给我?”

而黄猗所部的兵马也经过淘汰后,挑选出了五千精卒。

对于这些人,袁谭并没有选择打散。

毕竟黄猗的士兵大多是南阳人和江夏人。

袁谭的兵马大多是青州人和徐州人。

青州人和徐州人之间说话,相互之间还是听得懂的。

南阳人和江夏人之间,也听得懂。

但是,南阳江夏人和青州徐州人之间的沟通,就沟通不了了。

打仗的时候,将官下令,士卒听不懂点算?

不过这些人背井离乡来到了青州,也知道再回去是不可能的。

裁汰下来的士卒用作军屯,留下来的士卒,则是开始练兵。

至于如何练兵,青州已经自有一套规程。

再加上军正和鼓吹署里又及时招募了一批,会说南阳话和江夏话的军正和鼓吹卒。

想来原本就是精卒的他们,经过三到六个月的训练,就会成为一支令行禁止的铁军。

最关键的一点事,袁谭是青州老大,是他们的天的观念,一定要深入人心。

而且,袁谭已经让袁遗开始给这些士卒中的将官之类的物色好的小娘了。

到时候这些人在青州结了亲,安了家,生了娃,在战场上可就不会随便叛逃了。

到时候就算由黄猗带这支军队,他若是想反戈的话,恐怕都会被第一时间砍了脑袋。

“黄公子继续,黄公子再来!”

黄猗本身带着的几十个亲信骄兵悍将,被袁谭还给了他。

这些人虽然被俘虏一次,又在青州,但依旧没有多少觉悟,任侠豪气的性格不改。

此刻在演武场上跟着黄猗,大呼小叫。

袁谭瞧得眼疼,心中盘算着大战之前,要不要把黄猗还给叔父袁术了......

“我要和文稷打!”

在亲信的鼓舞下,黄猗顿时信心大涨。

“啪!”

但是现实很残酷,在身边的呼喝声中,黄猗又再一次被一回合下马。

“黄猗,你不行啊!”

袁谭大笑着,弯弓搭箭。

只见弓如满月剑似流星,一箭正中靶心。

他又开始驱动马匹,夺射、突射、背射,虽然没有再命中靶心,但也基本上保证都能射到靶子上。

黄猗道:“大兄又来调侃我,文稷兄手下,大兄又能走几个回合?”

他的年纪虽然比袁谭略大些,但是他的妻子袁氏却比袁谭小,所以他依旧要喊袁谭大兄。

“十来个吧,你不是没有看见!”

袁谭自信的笑道。

军中演武,别说文稷,就是张辽和太史慈,他以防守为主,也都能走十来个回合了。

黄猗无语,转即对文稷道:“文稷,战场之上,可不能等闲,你这样惯着大兄,可是害他!”

文稷笑道:“我也不是惯着他,总是怕失手伤了,又有人找我算账。

如此一来,出手之时,难免有些不够尽力。”

黄猗愈发无语了:“合着打我就可以随便打了!”

袁谭和文稷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不多时,袁谭问道:“黄猗,现在放了你,你会去哪?”

黄猗愣住,道:“大兄哪里话,我黄猗别的不说,逃遁的本领还是有的,若是想回去,早在邺城就可以走了!

只是麾下兵马都被你俘虏了,我总要和他们在一起。

若是我走了,没人照料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当作炮灰了。

最起码我在,大兄还顾念一些亲情。”

“黄公子!”

闻声,他的几十个亲信都颇为感动。

袁谭也是颇为意外,笑道:“没想到,你还挺有担当?”

黄猗嘿嘿笑着,又压低声音道:“大兄你想想,我兵马都在你这,回去也是个光杆,没得受人欺负。

不若就跟着大兄。

到时候打败了泰山,在家中我也能直起腰杆!”

袁谭:“......”

这脑回路,不是一般的清奇。

几人正一边说话,一边演练,忽地有亲兵纵马而来,道:“公子,有袁公信!”

“嗯!”

袁谭接了信件,打开观看。

黄猗策马在一旁,问:“伯父有甚讲究,还有说我黄猗?”

“沮授和麴义大军已经开拔。

阿翁让熙弟随我从军,目前与吕旷吕翔带骑兵五百,已入高唐县!”

袁谭看完,把信件随手递于黄猗,“让你带人去邺县!”

“啊?!”

黄猗吓了一跳,连忙道,“我不去,我不去,大兄宽仁,伯父威仪,去了邺县,我......”

他已把信件读完,没好气的道:“大兄又诓我,伯父此信,从始至终,都没有提我半字!”

袁谭哈哈笑道:“这才是正常,要是提到你,能有好事嘛!”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