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领千余精兵及家眷渡过龙河。

渡过龙河后,其竟是焚烧了所有船只。

随即径直向东而去。

龙河大浪汹涌。

袁谭看着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曹操等人,摇了摇头。

他们在秦亭只搜罗到十数艘舳舻,想渡过一千骑兵,来回至少要半日的时间。

过河之后天色已暗,根本无法追击。

这家伙还是跑到他大哥袁绍怀里了......

“收拢俘虏,返回甄城。”

袁谭没有纠结太长时间,直接下令道。

这时,郭嘉道:“甄城那边应该还有曹贼一支偏师,用来残杀、驱赶城中百姓。”

袁谭转过头看向甄城,下令道:“传令文稷,率虎豹骑前往甄城。

将这支偏师格杀,一个不留!”

“唯!”

亲兵袁卫得令,带着一行人纵马离去。

......

不多时,高顺绑着几人来报。

看到居中那名衣衫撕破,却依旧维持着形象的荀彧,袁谭笑了起来。

不但有荀彧,还有荀衍、荀悦、荀棐等人。

袁谭挥了挥手,道:“给文若松绑。”

随即翻身下马,调整了一下情绪,道:“我得到整个兖州,都没有得到荀令君开心!”

荀彧看着演技浮夸的袁谭,叹气道:“惟求一死。”

......

驱赶甄城百姓的是韩浩,他与文稷相交。

据说对战数合,虽然也算是悍勇,但最终被斩于马下。

被枭首示众。

接着,袁谭自然是安抚百姓......

在濮阳的大战,陈容、朱灵和颜良把吕布陈宫打的大败。

两人带领军队,一路向豫州逃窜,据说要去投奔豫州刺史郭贡。

(郭贡:“你不要过来啊!”)

兖州甄城,曾经的曹军大营。

如今变成袁谭的临时驻所。

袁谭和郭嘉坐在一起,看着前方的荀彧,和另外一人。

戏志才。

被袁谭之前传命带过来,准备见识一二。

正好现在荀彧也被抓了,就放在一起招降。

不投降,就再关回去。

荀彧有些疑惑的看了戏志才一眼。

对方之前在大牢里落下病根,一直没能痊愈。

所以面色蜡白,身子虚弱。

怎么被抓了一段时间,就面色红润,气色平和了。

青州的牢狱,比兖州这边的军师吃的还好么......

袁谭看着有气节的荀彧,眉头微皱。

怎么劝降荀彧,是个重头戏。

至于戏志才,他又不了解,不过做个添头而已。

其实对于投降袁谭这件事,曹操麾下很多人,都是没有心理负担的。

毕竟本来,曹操就是袁绍的麾下。

属于兖州分公司。

现在公司内部打架,青州分公司把兖州分公司并了。

什么叛变,什么投降?

这,这不是就是内部工作调动么?

我们都是跟袁公混的。

但荀彧不同,他被袁绍派去帮助曹操。

一方面是帮助曹操,另一方面来说,何尝不是制衡曹操。

结果荀彧倒好,不但和曹操穿一条裤子。

还直接带着整个荀家,梭哈了曹操,暗地里想和总公司扳手腕。

所以说,很多人都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投降。

但荀彧不行。

当然,如果荀彧脸皮厚也行。

但他明显脸皮不是很厚。

......

郭嘉对袁谭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但被袁谭拒绝了。

不管怎么说,都要考虑一下荀攸和荀家的感受。

而且,作为一个逐渐成熟的政治家。

袁谭也明白,杀了荀彧意义不大。

只有招降,才能利益最大化。

整理了一下语言,袁谭开了口,道:“先贤有很多圣人,单儒家就有孔圣人,孟圣人和荀家老祖荀圣人。

这些人当中,你知道我最喜欢谁么?”

荀彧并未说话,戏志才则是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到了青州之后,袁谭麾下的华佗治好了他的病根。

郭图又带他参观了青州,现在又送到甄城。

不就是想招降他戏志才么。

郭嘉接口道:“公子一向宣扬仁政,又常说民贵君轻,最喜欢肯定是孟圣人。”

袁谭摇了摇头,道:“在我看来,孟子的话虽然很有理,但他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他不识人性。

所以呢,他的话看起来特别的好听,特别的有道理。

但让他去做事,却事事都做不成。

这个家伙,坏事。”

郭嘉奇道:“何以见得?”

袁谭道:“孟子的核心还是天命论,所谓‘诚者,天之道也’。

也就是说,他从根本上就错了。

何为天之道?

天之道便是以万物为刍狗。

和你是人,还是狗都没有关系。”

郭嘉悄悄的向后靠了靠,躲过袁谭的目光......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我看来,这句话,又是狗屁不通,狗屁不通!

什么天要降大任给你,就要先让你吃苦!

哪有这个道理。

这不是心灵鸡汤么!

你能成功,靠的是势力,靠的是才学,靠的是眼界,靠的是格局,靠的是很多很多。

但唯独不是吃苦。”

袁谭并未在意郭嘉的小动作,而是继续说道。

“还有这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也是根本的错误。

人之初,白纸一张。

想活下来,就是要吃,就是要索取。

这和善有什么关系,最多也是一句饭桶而已。”

郭嘉:“.......”

戏志才眉梢一挑,看向袁谭的神色有了变化。

荀彧也是神色微动,开口道:“公子,今日要论道么?”

袁谭看向荀彧,道:“不是论道,随便聊聊,有些问题,正要荀令君解惑。

因为我最喜欢的人,实在就是荀圣人啊!”

郭嘉不屑的撇撇嘴:“......”

荀彧拱手道:“先祖当不得公子大赞。”

袁谭道:“我赞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言论。

因为荀子说的话,才是事物的本质,他懂人性,不似孟子那般愤青。

但是啊,你们这些后人啊,对他老人家的一知半解。

拿着一句两句话,不断的解读。

其实不过是那句话对自己有利,就用那句话罢了。

你们这,实在是顶着先贤的圣人名号,在作恶啊!”

荀彧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再次拱手道:“愿听公子教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