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操、郭贡、吕布和陈宫的离开。

兖州终于恢复了平静。

青州再次获得大丰收,大量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兖州。

袁谭趁机征发农夫,开始在兖州境内开挖水利,兴修道路。

整个兖州,呈现出一种如火如荼的大基建态势。

与此同时,随着绣者的发展,各种消息也传递而来。

首先,曹操投奔袁绍。

在一番痛哭,两人回首往昔峥嵘岁月后,曹操再次获得重用。

出乎意料的是,曹操并没有被表为并州刺史,而是被表为司隶校尉。

随后曹操带着带着夏侯渊和任峻等,驻扎于荡阴县和朝歌县。

也就是当初黑山军于毒经营的两个县。

家眷,则是被留在了邺县。

不过,袁绍又给了他三营兵马。

曹操麾下的士卒,又开始向一万迈进。

并州刺史,如历史上一般,落在了高干的头上。

这其中,袁谭的暗子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比如一些耳边风。

毕竟刘夫人虽然受宠,但十个月的孕期,袁绍总不能做和尚......所以这风吹的不是一般的大。

袁绍已经开始晕乎了。

对于袁谭,袁绍照例一番痛骂。

什么袁家逆子,什么竖子不足与谋,之类的长篇大论。

骂完之后,陈容、颜良和朱灵全部撤出了东郡,把整个兖州都给了袁谭。

其对袁谭,可比对曹操亲多了......

另一边,被鲍信打败的郭贡,忌惮袁谭,所以并未接纳吕布和陈宫。

两人带着军队,一路辗转去徐州投奔陶谦。

毕竟在他们看来,曹操攻略徐州,他们反攻曹操,也算是救了徐州。

陶谦毫不客气的接纳了两人。

原本,陶谦在接到袁谭的信件后,已经放弃了攻略鲁国。任城国。

但随着吕布和陈宫的来投,其又变得雄心勃勃。

原已表刘备为豫州刺史,驻扎于小沛。

现又表陈宫为鲁国相,吕布为任城相。

两人分别驻扎于鲁国南部的驺县,和任城国南部的任城县。

虎视眈眈。

豫州刺史刘备征辟了陈群等豫州士人,势力开始快速想沛国中部漫延。

为了防备咄咄逼人的陶谦。

兖州刺史鲍信带兵驻扎于山阳郡。

于禁带兵驻扎于东平国。

鲁肃驻扎于鲁国北部。

不过因为秋收,双方都慎重的没有开战的迹象。

袁谭这边暂时恢复了平静。

但北方的刘虞终于忍不住了。

公孙瓒在他的治所旁边,新建了一座城。

而且有事没事,都躲在里面,开会也不去,根本不给刘虞一点面子。

忍无可忍的刘虞趁着秋收的时候,悄悄集结军队。

当秋收完成后,民夫骤然变成军队,竟有十万大军。

从事程绪脱掉铠甲,在大军前向陶谦进言:“刘公,公孙瓒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

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瓒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

刘虞:“......”

即便一向好脾气的他,也忍不住了。

这个程绪,我调派大军几个月,你丫的不来建议。

我现在十万大军汇聚好,整装待发。

正所谓箭在弦上,马上要射,你跑出来劝阻......

而且你让我带着十万大军在这里驻扎,却发信去责问公孙瓒,这不是给对方时间去召集兵马么?

你丫,一定是公孙瓒的人!

恼火之下,当即下令把程绪斩首。

程绪也懵了,他没想到宽仁的刘虞竟然会这样。

在被人拉下去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有个少年曾经对他说的那段话,忍不住一声长叹:“悔不听袁显思之言,致有今日之殇啊!”

“袁显思?!”

一肚子火气的刘虞愣住,愈发恼火:“且慢,程绪,我以为你一向忠良,没想到你和袁谭也有交往,袁显思和你说的什么!”

程绪长叹一声道:“我一向为明公殚精竭虑,并无他心,不过好为大名而已。

去岁袁显思兵临幽州,我尊明公之令,前去诘问。

其告诉我,‘公孙瓒暴戾好杀,刻薄寡恩,又嫉贤妒能。

大司马若真心要节制他,还须做好万全准备,当心被其反噬。’

又告诫我,‘既然自称是大司马的从事,还须泾渭分明,抛去和公孙瓒之间的交集。

否则,敌我难明,一旦争锋起时,便有杀身之祸。’

今日之见,我确实有杀身之祸。

某好为大言,以惊众人,死不足惜。

但请明公谨慎,还须做好万全准备,当心被公孙瓒反噬。”

刘虞皱眉道:“想不到袁显思,竟有如此眼界。

不过,我借着秋收,汇聚人马,已有十万众。

那公孙瓒轻视于我,此刻部将散在外地。

这岂不正是万全准备!!

如此一战可定,但杀公孙瓒一人足矣。”

程绪建议道:“明公,咱们人马虽重,却互不统属,少于操练,且缺乏攻城器械。

那公孙瓒城坚沟深,部卒精锐,城中又多安置百姓,明公宽仁,急切之间,恐难攻下。

待其其他部卒回转,必有大战。

届时胜负难定。

以某之见,当传令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带兵前来,以策万全。”

刘虞再次愣住,道:“我欲杀汝,汝为何还要与我筹谋画策?”

程绪跪地哭泣道:“明公乃我主,我自要为公筹谋画策。

今日之殇,乃是绪行事有恙,怨不得明公。”

刘虞颇受感动,当即翻身下马,亲自给程绪解开绳子,感叹道:“袁显思都能看到君的忠心,我枉为你主,既然知道了你的心,又怎么能再处罚你呢!”

“明公!”

程绪跪伏于地,痛哭不已。

一时君臣和好,十万大军进发,围住公孙瓒。

看着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士兵,把公孙瓒的小城团团围住。

刘虞心中一口郁闷之气,终于吐了出来。

公孙瓒桀骜不驯,虽然为他的属下,但屡屡不听号令。

去岁与袁绍争夺冀州,更是一口气表了三个刺史。

私底下还说刘虞是幽州牧怎么了,我麾下有三个刺史,冀州刺史,兖州刺史和青州刺史。

只要把三地攻下,那就是冀州牧,兖州牧和青州牧。

我麾下三个州牧,那刘虞又算什么东西?!

一方面如此不把他刘虞放在眼里,一方面该要的东西,还一件都不能少。

刘虞虽然火冒三丈,但鉴于公孙瓒麾下悍勇,以及制衡乌桓人等原因,还是暂且忍住。

但当公孙瓒数次大败于袁绍之后,刘虞终于挺直了腰杆。

屡次诘问公孙瓒,在对方不听号令的情况下,减少了对公孙瓒的粮草供给。

但让刘虞没有想到的是,公孙瓒见他减少粮草供给,居然直接劫掠百姓。

如此行径,与强盗何异。

从那个时候起,刘虞对公孙瓒起了杀心。

此刻十万大军攻城,旦夕可下。

刘虞的心中也少有的升起一股豪情。

想当初,袁绍、韩馥等人要尊我为帝的时候,我若是答应,或许这天下已经大定了吧。

我刘虞,也就成就了光武的大业。

啐啐啐!

我刘虞想什么呢!!

刘虞急忙把心中升腾而起的那丝邪念压下去,目光逡巡,看向无边无际的士卒。

宽仁道:“此战,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传令,为了避免惊扰百姓,不许焚烧城池!”

闻言,程绪皱起眉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