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户跋属于白族鲜卑。

按照檀石槐的划分,和生活位置,他们属于中部鲜卑。

中部鲜卑主要盘踞在代郡和上谷郡的北部。

目前袁谭大军已经快来到了扶余国,属于辽东郡的北部,东部鲜卑的东部。

在这个位置,怎么会遇到中部鲜卑呢?

除非,他们是刻意赶过来的。

他们来做什么,那就不言自明了。

伏击围杀袁谭大军。

鲜卑人来去如风,斥候哨探四五十里都没有太大意义。

鲜卑人大军完全可以绰在百里之外,然后慢慢的完成合围。

此处虽然地处平原,但杂草丛生。

各种灌木丛、桦木林、针叶林遍布。

还没有被开垦成良田。

所以虽然视野开阔,但那是天穹。

随便哪个树林中藏几千人,上万人,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你们不是在上谷郡以北么,怎么到了这里?”

贾诩脸色阴沉的发问。

虽然他的脸色不阴沉也是黑的,所以阴沉了也看不出多少端倪。

但话音中的寒意,还是很明显的。

那鲜卑人迟疑了下,眼角的余光扫到了还在擦脸上血的头人,还是说道:“我们本就住在饶乐水的上游,倒也算的上是上谷郡之北。

前线时日,有些小部落跑到我们的领地。

后来,莫户跋就召唤所有部族齐聚东进,并令我等部落先行前来,沿路骚扰。”

闻言,袁谭的面色也有些阴沉。

徐晃等人正沿着饶乐水返回(饶乐水和乌侯秦水在通辽城以西两百多里相交),如此说来,极有可能遭遇到莫户跋。

如果......

他看了贾诩一眼,贾诩同样看过来。

两人翻身上马:“召集众将议事,阙机,你带着这几个鲜卑人也过来。”

“唯!”

在众将到来之前,贾诩和袁谭商讨起各种可能性。

贾诩分析道:“现在有两种可能,素利部隐于乌侯秦水的上游,趁着我大军东进之际,断我军后路。

而宇文部则是不断诱我深入到设定好的位置,然后等待白部前来夹击。

另外一种可能是,素利部根本就没有去乌侯秦水的上游,而是来到了饶乐水的下游与宇文部汇合,在特定位置设好口袋。

然后等我军抵达后,双方大战,白部再抄袭我军后方,如此三路夹击,围杀我大军。”

袁谭点点头,再加一个慕容部过来,鲜卑人确实有和他掰手腕的实力。

他看向贾诩,道:“文和,你觉得哪种可能性大些?”

贾诩捋了两遍胡子,又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忽地心有所动,睁开一只眼,正看到袁谭若有所指的笑意。

遂连忙收了摆弄的神通,道:“公子,老臣觉得第二种可能大些。

如果莫户跋没有介入的话,鲜卑人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只有不断的撤退,拉长战线。

现在白族的莫户跋也来了,甚至有可能中部的其他鲜卑人也过来。

如此一来,再加上素利部和宇文部,他们只要送外围把我们包围起来,然后不断的骚扰,那就立于不败之地。

根本没有必要再去断什么后路。

至于徐晃那支奇兵,如果诩是莫户跋的话,肯定会放他们回去。

让这支兵到后面扑了空,分散了我军实力,也避免打草惊蛇。

只要把我们这支主力吃掉,他们就可以获得海量的铠甲刀兵。

然后趁势南下劫掠幽州。”

袁谭点了点头,道:“如此正是,看来,檀石槐死后,鲜卑还是有些能人。”

他本来想趁鲜卑人内乱,来扫平东部鲜卑,虐个菜。

结果现在看看,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

贾诩接着道:“我们若是不来,他们为了单于的位置,自然要打破头。

我们既然来了,就好像一头肥羊,他们自然要先吃掉我们,再回去继续争抢。”

袁谭感慨道:“世间的事情,看来大都如此。所谓兄弟阋墙于内,而御侮于外。”

这可能是一个民族朴素的认知。

上一世的袁谭和袁尚之所以败的那么快,不就是兄弟阋墙于内,又阋于外么。

若是两人面对曹操的时候,能够共同对敌,曹操未必吃得下河北之地。

毕竟曹操所处中原地带,四面受敌,局势比河北之地差太多。

袁谭和袁尚之所以败的那么快,主要原因还是袁尚窃据主位,然后又疯狂压制袁谭。

导致袁谭和袁尚相争,因袁谭用人不善,几乎整个青州都叛变了。

再后来,袁谭又勾搭曹操,两个人一起去打袁尚。M..

趁着袁尚和曹操苦战的时候,袁谭堂而皇之的去收拢河北的诸郡县。

此举不但无信无义,还把曹操气了个够呛......

前世虽然能力还不错,但无脑无德的匹夫这个标签,却也摆脱不掉。

再比如后世常凯申的攘外必先安内,之所以不得人心,想来也是这个道理。

后世站在上帝视角,赞同校长的这个策略,其实就是忽略了朴素的民族认知。

按照正常的思路就是,敌人都打到头上了,就要放弃内部争端,然后赶跑外敌。

然后再继续内部算账,就算是打出狗脑子,那都是自己人。

俗称肉烂在锅里。

真让校长当家,结果其实也差不太多。

以专制来结束专制,经国何尝不是无奈之举。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革,必须要有大眼界大格局大能力的人才能解决,不然都是被逼的,

......

袁谭深吸一口气,把脑子中这些杂念抛到九霄云外,问道:“还是那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如此的话,我可大军调转方向,沿着饶乐水上游进发,去打莫户跋的老窝,如何?”

贾诩叹了口气:“公子,若是我们之前的军队,来去如风,怎么打都行。

但是现在,军中杂糅了太多的乌桓人和幽州人。

士气尚可,但军队的凝聚力一般,如果我军调动太多频繁,很可能自己就先崩溃。”

袁谭默然。

前秦的苻坚不就是这个例子。

军队虽然百万,但太多太杂,阵形稍稍调动下,还没打呢就崩溃了。

大军一旦崩溃,兵败如山倒,便是韩信和孙武再生,也要图叹若何。

袁谭干脆不再动脑子,闻道:“文和,有何妙策教我?”

贾诩道:“老臣还在想。”

他脑子中有十几个计策,但都是怎么保全大军返回幽州的,以公子的脾性,肯定不会听。

说出来也是找事。

所谓谋士计谋,要为主上解决问题。

至于主上要做什么,实在是不能干涉太多。

(沮授:好像有人在诽谤我?

田丰:诽谤我,他在诽谤我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