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国王城之南,山峦连绵起伏。

山与山之间,与湖泊、河流之间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卷。

远看深青如墨的湖水,待到跟前,却是极为清澈。

赶路疲劳的士卒们,直接把水袋放入湖中,灌满后先咕嘟嘟喝一气,然后再再次灌满。

沿途还有众多壮丽的瀑布。

从高山奔腾而下,水花四溅,声势浩大。

再远些的树林,密密麻麻,郁郁葱葱。

也有些山民隐居在山沟之中。

看到大军过境,早举家爬上山去。

“主公!”

阳仪经常来往于扶余国和辽东之间,对路途极为熟悉。

“这个地方,叫西山湾,在东侧还有一条路,沿着太平岭,穿过狐顶山的山脚。

那里也有一条河水,名为满水(后世岔路河),沿着此水北行,可直到马鞍山(吉林马鞍山,非产钢的马鞍山)下。

再沿着山脚行走,不过百余里便可直达扶余国王城。”

公孙度陷入回忆,道:“汝这样一说,我倒是想起,这双芽山中倒有一个大湖,因为岸边山脚下长满栗子,故名栗子湖。

那水墨绿如玉,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阳仪笑道:“主公好记忆啊,当地扶余人好像唤作星星哨,一个湖泊叫哨,也是无知啊!”

“哈哈哈哈!”

公孙度也笑了起来:“当初娇儿嫁到扶余国时,我心中挂念,便亲送到马鞍山下。

那尉仇台带我去看那榛子湖,还吃了几锅鱼汤,最是鲜美。”

王烈建议道:“既然如此,是否改道从此处前行。”

公孙度想了想,道:“我大军四万,辎重马车舟船无数,从山沟中行军,一旦中伏,前后不能相接,势必大败。

自青水沿岸而行,道路宽敞,且鲜卑人和袁谭大战,也不是三日五日能够决出胜负的事情。

还是按照之前的商定,沿着青水前行吧!”

众将领命,大军继续沿着青水迤逦前行。

王烈看着两岸起伏的宛如丘陵般的山脉,和没有尽头的森林,皱眉道:“还要多久能走出这块山地。”

阳仪道:“长史放心,这边山峰不高,且道路宽敞,若要走出山地,大约三十多里。

只要出了断头山子,前方便是一片平原。”

“断头山子?”

王烈口中嘀咕着,眉头越来越深,忽地纵马到了公孙度面前,道:“将军,今日天色已到午时,不若在此安营下寨,并派前锋穿过此处山谷,到前方探知鲜卑人的情况。

明日一早有了讯息,我等大军再穿过此处山谷,方为安妥。”

公孙度疑惑道:“此处山谷仅三十里,我大军加快速度,正好可以出了山谷,安营,何故在此停下呢?”

王烈道:“我若知将军来,必在前方山谷中埋下伏兵,待大军进入谷中,便封锁谷口,从腹背出击,如此四万大军如无头苍蝇,前军若不能处出谷外,则死无葬身之地也。”

阳仪不在意的说道:“如此岂不贻误战机,鲜卑人骑马抢掠还行,我可没听说他们还会设伏,哈哈,他们恐怕连这条路都不知道。”

王烈并未看向阳仪,而是看向公孙度,道:“这是某的一个想法,早一日出谷,晚一日又有何妨?

若是鲜卑人,确实不需提防,但若是袁谭等人在此呢?”

“哈哈哈哈哈!”

闻言,阳仪等人不由得大笑起来。“长史何故说笑啊,那袁谭不过一万精兵,压制百万扶余国人已是捉襟见肘。

更何况是五万鲜卑人!!

五万鲜卑人,战马十万匹,漫山遍野,无穷无尽。

袁谭若想打败他们,岂是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排队砍头,也要三五日的光景吧!”

“哈哈哈哈哈!”

公孙度也大笑起来:“长史,是有些谨慎过度了吧!”

王烈眉头紧锁,只道:“这是某的建议。”

......

与此同时,在公孙度所处位置正北有一座类似土丘的小山。

当地名为架趣÷阁山,此刻的山峰之中,袁谭等人正在眺望着远处如长龙一般的公孙度军。

“他们怎么停住了?”

文丑有些按捺不住的问道。

“要有耐心!”

许褚冷哼道,他掂起手中两颗石子,“真正的猎手,要拥有无比的耐心!”

文丑同样冷哼道:“某所向无敌,需要什么耐心!”

许褚瞥了文丑一眼:“所向无敌,就要一往无前了么!耐心都没有,又怎么控制体力,又怎么超过本身的思维。”

文丑:“......”

心中暗骂这傻大个,一向不说话,说起话来倒是伶牙俐齿。

袁谭皱眉道:“看样公孙度军中也有好人物啊!传令,让邹酉邹机跋,带领五百鲜卑人前去骚扰,许败不许胜,把公孙度大军引入谷中。”

“唯!”

旁边的一员将领出列,正是邹酉邹机跋,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公子,某就在这呢!”

走了两步,又忍不住回头问道:“主公,天主公,能不能给某改个字!”

袁谭斜了对方一眼,并未说话。

许褚早冷哼道:“当初公子要给你赐字,是你定要不可,如今还想再要,哪里有这样的事情!”

“唉!”

邹酉长叹一声,幽怨的低头向山下走去。

他哪里知道汉人俚语是那个意思啊!

还有公子啊,你为什么喊别人都是文将军啊,许褚啊,不是喊职位就是喊姓名的。

到了某这里,总是名和字一起喊。

袁谭哈哈哈笑道:“你把公孙度引到断头山下,本公子赐给你一个字!”

他却是知道一个梗,不能玩太多次,不然就玩坏了。

“多谢公子!”

原名阙机,现在改名邹酉的鲜卑大人,大喜的向山下冲去。

......

原来当日,八千精兵,沿着山脚下直奔伊水。

第二日天色微亮,便沿着伊水(饮马河)向南行进。

大约百里之后,袁谭看着右侧奔腾的河流,又看向左侧连绵的山峦,下令暂停进军。

尉仇台介绍道:“这片伊水之东,乃是双芽山,前面叫断头山子。

那边和两岸都有山峰,虽然不高,但还算陡峭,到下河套,大约三十里地。”

袁谭点了点头,笑了起来:“这倒是一块天然的伏击场所,公孙度要是从这里走,简直是给我送人头。”

伊水岸边的山峰虽然不陡峭,但也如丘陵土包一般,又有遍地的树林,正适合埋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