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几个别驾也很快敲定。

蔡邕和曹嵩。

袁谭势力的内政,基本上就形成了以郭图为丞相,张导、刘洪、袁遗、段训、蔡邕和曹嵩为别驾。

一个类似内阁的中央机构。

实际上比明朝的内阁权力要小些,因为军事和司法系统,彻底从其中剥离出去。

有点类似于后世仅有行政权的米国总统。

其中张导主要分管水利和交通,刘宏分管将作和科技,袁遗分管义舍和慈善,段训分管田赋、蔡邕分管教育,曹嵩分管商业。

刺史一职,再次变成了御史台下的监察机构。

督邮也再次变成了郡级的监察官职。

原本的督邮,更名为御史大夫,与治中大夫并列,同属于御史台。

也就是御史大夫田丰,治中大夫诸葛玄。

至于其他职能部门和将军府,则变动不大。

毕竟袁谭没有进位为王,手下将军,只能还都是杂号将军为主。

根据军功,则是对爵位进行提升。

当把事情敲定,袁谭正要起身,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随即亲兵来报,彭城相,徐州刺史郭嘉回来了。

“奉孝。”

袁谭连忙起身,大步向室外走去。

看着袁谭的背影,郭图微微笑了笑。

公子最喜欢的谋臣,恐怕还是奉孝啊。

不过他也没在意,很多事情都是要论资排辈的,郭嘉和公子的关系再好,丞相也是他的。

郭嘉想上来,那也要等他下去先。

这叫规矩。

不过郭图还是深吸一口气,暗想一定要谨小慎微,踏踏实实的执行公子的方略。

自古以来,丞相和三公,就没有太长久的。

想长久,必须及时跟进君上的步伐。

唯一庆幸的是,袁家人生性宽仁好名声,不似老刘家那般生性凉薄。

“奉孝!”

“公子!”

郭嘉脸上还带着矜持的笑容,就被袁谭一个熊抱箍住。

就差抱起来转三圈了......

“公子,还有机密要事!”

郭嘉脸色微红的说道。

这个不是害羞,实在是袁谭的力气太大。

袁谭哈哈笑着放开了郭嘉,道:“无极拳和五禽戏,看来奉孝没有坚持啊,我的武力值能上九十,你还在三十打转呢!”

郭嘉笑着递过去信件。

说着接过信件一看,居然是天子诏命。

不过这个诏命是发给奋武将军吕布的,诏书让吕布前往河东迎驾。

只不过天子使者没能见到吕布,半道上就被郭嘉给截住。

郭嘉又听说袁谭返回了历城,也就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原本的历史上,汉献帝大约在六月逃出李傕郭汜的控制,七月的时候给吕布下的诏书。

在这条时间线上,因为袁谭的崛起,给郭汜李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以至于两人火并的时间延迟了两个月。

如今给吕布的诏命,在九月方才来到。

“奉孝来的如此匆忙,定是有些谋断!”

袁谭一边说着,一边把诏书递给郭图。

郭嘉目光熙熙,道:“奉天子以讨不臣,公子当亲率大军,迎天子来历城,如此大事可定。”

这时,郭图也已经看完了诏命,闻言忙上前,正式行礼道:“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

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

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历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袁谭:“......”这好像不是你的词。

郭图又道:“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

戏志才也提议道:“公子,当起雄兵数万,直奔河东,绝不可使天子落入曹操之手。”

袁谭吃了一惊忙道:“......喏,整精兵及仆从四万,我亲自奔赴河东!”

众人:“唯!”

这时,段训欲言又止。

袁谭笑道:“段公有何,但说无妨。”

段训迟疑了下,还是拱手道:“公子亲自面见天子,已不需某前往,这别驾一职,某还是退让他人了吧!”

“哈哈哈哈哈!”

袁谭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段训倒也是个实在人,知道之前进入丞相府为别驾,是作为他亲自面圣的许诺。

现在不需要他去了,这别驾一职自然不好意思领,但直接让出去,又有点心不甘。

“段公这是何话,丞相府的别驾,非你莫属!”

袁谭的话,给段训吃了一颗定心丸。

实际上更是给在场的所有人吃定心丸。

那就是信义二字。

或者说他袁谭的公信力。

这个东西,是最难坚持,一旦坚持下去,最重要的。

既然敲定了袁谭亲自面见天子,各种人员和粮草的准备,就要急速开始了。

首先便是前去的名单。

几人一番商议。

很快确定袁谭、段训、徐荣、麴义、颜良、徐盛、蒋奇、李进、戏志才、典韦、许褚、荀攸、鲍信、张超、张飞、尉仇台,法正,鲍勋、王景、田楷、王越、董白等人的迎驾名单。

马步水军及其他人员计四万人,舟船车马无数,浩浩荡荡,直奔雒阳。

相关的兵马及钱粮调动,自然非是一日之功。

把事情安排妥当后,郭嘉再次返回彭城,袁谭则是前去寻找刘洪马钧等人。

相对于其他王朝的君王,袁谭最看重的,依旧是科技的发展。

科技发展的核心是教育的普及和思想的开发。

如今的袁谭采取的是拔苗助长的法子。

以他在汉末生活多年的经验来看,古代人并不比现代人愚笨。

甚至因为他在汉末接触的都是真正的精英阶层,在后世现代接触的大都是普通家庭。

所以给他的感觉是,古代人比现代人还要聪明的多,他们缺的实际上是知识的系统。

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注解先人的著作上面。

所谓诗词歌赋,经典注解,在袁谭看来对科技的发展并无多的用处。

在袁谭的刻意引导下,现在的科学和教育,已经开始形成系统。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的架子都搭设起来。

各类专业技校,也在培养合格的匠人。

......

也就是所谓科技树的主干已经完备,接下来只需要这些人,把科技树的各项细枝末节,进一步的点亮就行。

这不,袁谭刚刚走进院中,就听到马钧和綦毋游等人的大笑声。

綦毋游和苏越:“哈哈哈哈哈!”

马钧:“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咵咵的脚步声,三人回头看去,顿时眼睛一亮,惊喜的上前:“公子!”

袁谭的眼睛更亮,更加惊喜的上前,然而却跃过了三人,看向了三人的最新发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