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完袁谭的详细介绍后。

虽然之前就被袁谭吹过几次风。

虽然五个宠妾和正妻刘氏都天天夸袁谭。

......

袁绍还是忍不住大骂袁谭:“你这样做,岂不是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袁谭笑着解释道:“哪里有皇帝,就是天子,不也在东平都么。

这叫太傅轮流做,六年一轮回。

兵事,还是要对外,不要对内的好。

再说了,阿翁你是大汉立汉后的第一任太傅,注定要载入史册的。

就像是秦始皇一般,虽然名头不怎么好,但由于他是第一位始皇帝,所以注定也会载入史册,后世拥有无数拥趸。”

袁绍跺了跺脚,骂道:“太傅能和始皇帝比么?”

袁谭耸了耸肩膀:“那阿翁是对太傅这个名字不感兴趣了,不如我们把太傅改名为总统,或者是一哥,大汉老大,大汉龙头,大汉话事人,天下第一......”

袁绍圆瞪着双眼,最终无语道:“还是太傅吧!”

随即又骂道:“你对大汉权力机构的设计可圈可点,关键是要贯彻下去。

但说到起名字上面,真是一塌糊涂,什么总统,一哥,龙头,话事人的,直白、庸俗、难听!”

袁谭见终于说服了袁绍,便低着脑袋,任由袁绍责骂。

其实以袁绍的聪颖,自然也看出袁谭设计的巧妙。

在这种制度下,各个世家相互制衡,绝不可能再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封邑又能保住后代衣食无忧。

他袁家摘了最大的果子,何苦一定要做九五之尊。

袁谭说的也对,他是立汉之后的第一个太傅。

最关键的是,他猛然间发现,自己手下的能臣干将,好像都跑到袁谭那边去了。

就连沮授,现在也对袁谭大加赞赏,私底下还劝他尽早把位子让给袁谭呢。

袁绍当时差点开骂,还好养气功夫好。

不过细想起来,袁谭立汉这一招,确实玩的花。

“既然我为太傅,太傅的府邸也要设在历城了,汝君母等人也要迁徙过来!”

袁绍一本正经的思考着。

“不过现在天子虽然来到了青州,天下诸侯还不愿前来,我等还要膂力为之。

匈奴、鲜卑、西凉羌人动乱,还需要我在冀州主持大局啊!”

袁谭:“......”

这才多久,嫌弃刘氏人老珠黄了。

可能也怪自己,私底下安排人教了五个宠妾一些法子......

“正是如此,尚弟也要历练历练!”

......

泰山立人道之后。

自然就是权力的分配。

目前大汉还未一统,还是属于临时的状态,正是向各个部门里塞人的大好时机。

丞相府丞相郭图,张导、刘洪、袁遗、段训、蔡邕和曹嵩为别驾,这个是之前就商议好的。

丞相府,袁绍也没打算插手,毕竟郭图,张导、袁遗都是他的旧臣。

太傅的别驾,袁绍推荐了沮授,从事上,有耿苞、孟岱、韩衍、崔琰、令狐邵等人。

这方面,袁谭也懒得和袁绍纠结。

毕竟按照他现在的套路,权力实际上还是在他大将军府袁谭这里。

天子是被架空,太傅何尝不是被架空。

随后便是御史台,御史台的老大是田丰。

无论袁绍还是袁谭,都觉着没毛病,此君绝对是那种不管你是谁,老子都要跟你讲道理,呃,不,讲法律的典型。

随后无论是袁绍安插的其他人,还是袁谭安插的人,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两人的交际圈子,本就有很大的重合性。

袁绍觉得是他的人,大概率可能是袁谭的人。

袁谭推荐的人,大概率和袁绍之间也牵扯不清。

反正也就是大家都安插了不少自家的眼线。

接着就是大理寺,这个其实很重要的地方,袁谭强力的推出了蔡邕、刘洪、郑玄、孔融、申屠蟠等人,外加一个治法的郭誕,如此一来,袁绍也不好说上呢么。

至于百子会,现在就是个摆设,他们更多的,还是宣传百子会存在的意义,和后期表选的重要性。

惯性定律下,袁绍大概率是要做十二年的太傅的。

到时候袁谭差不多三十五岁左右,可以再做十二年的太傅。

以袁谭的脾性,大概率这个时候,百子会才会展现自己存在的意义。

中心的结构人选定下来,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各个部门。

其中丞相府自然是重点,这方面,也要参照郭图等人的意见。

不然的话,郭图的丞相府丞相,田丰的御史台大夫,诸葛玄的大理寺大正,申屠蟠的百子会会长,存在的意义何在。

你吃肉,总要你的跟班喝点汤。

至于袁谭的大将军府,设置的四征将军。

征北将军张辽。

征西将军,还是落到了曹操的手里,没办法,袁绍强力推荐。

征东将军,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居然是郭祖。

征南将军,则是太史慈。

徐荣和麴义,两个人虽然没有混到四征将军,却捞了车骑将军和卫将军。

虽然实际权力可能小些,但比四征将军还好听的多。

最后,袁绍劝说袁谭,对于天子刘协的旧臣,还是要适时的选用。

毕竟这些人,能力和能量还是杠杠的。

于是,袁谭征辟了杨修、杨兴、周晖、李乐、胡才、段煨等人。

周晖是卫尉周忠的儿子,也就是周瑜的从兄。

庐江周家,是袁家的小弟。

目前宗家是周忠,但大部分势力都在雒阳和长安,所以遭受的破坏很大。

庐江的分家周术和周尚,周尚目前是袁术的丹阳太守。

周术原本是豫章太守,不过前段时间病死,豫章太守也被当时天子任命的朱晧抢走。

但随即朱晧就死在了笮融的手中。

至于这个时候的周瑜,只能说是一个小跟班。

随即,便是地方上太守任命,这个也是重中之重。

一郡太守,是两千石的大官,世代两千石,就可以称之为世家了。

可以说两千石,是士大夫的入场券。

能安排的两千石安排好,接下来,袁绍和刘协少不得又要接见来自各个州郡的使者或者是本人。

还有各个州府举荐的茂才和孝廉。

如尉仇台、法正、张飞、鲍勋等人,或是为令,或是为军中司马。

益州刘璋的使者刘瑁、张松,荆州刘表的使者刘琦、蔡瑁和黄祖。

......

张松私底下找到袁谭,献出了手绘的益州地图。

其中包括,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

袁谭当即就征辟张松为大将军从事,还封了个亭侯,并专门负责绘制大汉的舆图和沙盘。

随后,蔡瑁和黄祖,也私底下拜见了袁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