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香站在平舆县高高的城池上,看着漫无边际的袁军营寨和旗帜,心中倒吸一口冷气。

“刚刚秋收,城中粮食足够,就比比谁能吃粮食吧!”

他回头看去,城中的士卒们也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先是拆掉距离城墙较近的宅院和建筑,把圆木和滚石搬上城墙作为战略物资。

接着在距离城墙十来丈的距离开挖壕沟。

袁谭攻打徐州的时候,霹雳车曾一度把丹阳兵打的自闭。

豫州遍地平原,正适合霹雳车和床弩的用武之地。

所以在城内开挖壕沟,可以有效的避免霹雳车对城内建筑的破坏。

然而,让孙香有些郁闷的是,袁谭大军似乎没有攻城的打算,即便他截断了澺水的水流,导致平舆县的护城河变成壕沟。

按照正常的攻城套路,不应该是军阵在前,各种箭挡,壁车推上来,然后井阑和霹雳车的掩护下,民夫开始填平护城河。

当护城河填平后,大量云梯和箭楼涌到城墙下,搭设成为一个个的通道。

然后杀上城墙么。

他想了想,急忙翻起了于子兵法,在其中查找相应的战例。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作为袁术最为倚重的大将,又怎么能不了解袁谭的战术呢。

早在数年前,大量的奸细就赶赴了青州,带来了一版又一版的于子兵法。

如今不止他在看,他还在强推麾下将领学习,只不过收获不大,这些骄兵悍将对于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大部分人都不饱,这几年袁术在扬州和徐州不断的用兵,他哪来的这么多粮草?

大本营汝南就是袁术最重要的粮产基地。

“这是要围魏救赵了?围着我,吸引袁公的军队来救援。”

孙香很快就弄明白袁谭的意图,他看着被围的铁桶一般的平舆县,下令道:“准备百只信鸽!”

......

上蔡县,出现了一支两万余人的兵马。

为首的将领,熊腰虎背,正是西凉名将,伪骠骑将军张绣。

在得知他决定前往投靠袁术,刘表不但没有阻拦,反而私底下又让南阳的豪强送来了不少的粮草。

这让张绣心中大定,在斥候被压制的抬不起来后,他改变策略,带兵前往平舆县附近。

在路上,龚都、刘辟、何仪等人遵从袁术之令依附而来。

抵达上蔡县后,他的军势已经达到了三万。

来往的使者不断,李通率领的万余精兵,也抵达了安城县。

他们两人虽然被袁术拉拢,但常年混迹的他们自然深知生存之道,并未如愣头青一般去进攻袁谭。

稳居城池之后,他们就开始不断的催促袁术,索要粮草。

而此刻的袁术,终于也集结了五万大军,沿着颍水抵达了汝阴县。

......

广陵郡,孙策正在整兵,忽听有人报故人来。

“故人?让他进来。算了,我去看看!”

孙策心神一动,大步跨出营帐,正看到一个身高八尺的翩翩美郎君。

“公瑾,哈哈哈,某就知道是你,怎么舍弃袁术那冢中枯骨,来投奔某了?”

听着孙策的笑声。

周瑜失笑道:“我若舍弃了袁公路,恐怕这天下就姓袁了。咱们两家,还得乖乖的去做袁氏故吏。”

孙策一愣,喝道:“原来是做袁术的说客,公瑾,莫伤了你我感情。”

周瑜也不在意,盘腿便坐了下来,道:“你觉得袁术和袁谭,谁能成大事?”

“当然是袁谭!”

孙策想也没想的说道,“袁术小算盘挺多的,手段也很强,但御下还是缺点水平,而且贪图享受爱喝酒,这种人怎么可能成功。”

周瑜点了点头,接着道:“你想割据江南,是面对袁谭这头猛虎好呢,还是袁术这只菜鸡好呢?”

孙策默然。

周瑜接着道:“如今袁谭平定鲜卑和幽燕之地,北方根本没有后顾之忧。

但凉州方向,却有韩遂和马腾等人,这两人虎视眈眈,关注着中原的局势,就是为了谋取最大的好处。

若是袁谭胜利,他们一定会举兵投降。

刘表同样如此,他虽有野心,胆子却是不够。

如此一来,袁谭将拥兵五十万。

到时候伯符你除了自缚请降,恐怕没有第二条路。”

“哼!”

孙策冷哼一声,“到时候我早一统江南,至少也有精兵五万......”

周瑜没有理会孙策,而是继续说道:“说是袁术大胜,袁谭必将遭到极大的挫折。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本就是天下公敌,到时候袁公路以仲家为盟主,号召刘表、吕布韩遂、马腾,联合攻打袁谭。

如此一来,中原没有三五年根本无法平定。

而伯符你正好可以趁着三五年的时间平定江南,以为帝王之姿。”

“嘿嘿!”

孙策干笑一声,“公瑾不要害我,我世代汉臣,正要为天子平定江南,可绝没有帝王之心。”

说到这里,孙策又问道:“吕布那里怎么说?”

周瑜微微一笑,道:“自有人去说,吕布将率兵进攻彭城,臧霸率兵进攻琅琊国,伯符你率兵穿过下邳和沛国,直接进攻梁国。

如此一来,那袁谭必将捉襟见肘,到时候伯符你正好钳击汝南。

我可是听说袁谭的大军,披甲率可是满员。”

孙策想了想,道:“这未尝不是一个好计策,但是,袁术,要先把我孙家的家眷送过来!”

周瑜转身指了指远处的数十辆马车,道:“早知道你会如此说,孙家的家眷,我全部带来了。”

孙策:“......”

停了半晌,才道:“袁谭拉拢我,陈瑀和吕布等人一起进攻袁术,我还痛恨陈瑀被袁术策反,没想到现在,我自己也被策反了!”

周瑜笑道:“大家只不过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罢了,除非去历城做一个安乐侯。”

“哼,当此乱世,大丈夫当提七尺之剑,成不世之基业,岂可为安乐侯。

只是不知道,公瑾可愿助我?”

孙策豪气道,随即烁烁的看向周瑜。

周瑜拱手,低声道:“固所愿而,不过当此节时,还是要在袁公路处,好为孙兄筹策!”

“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