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汉二年,荆州牧刘表应大汉太傅府征辟及学官邀请。

遣刘琦、刘琦、蔡琰(蔡瑁堂弟)、庞统、蒯良等人入历城。

并宋忠、綦毋闿等数百儒生联袂前往历城,这里面又多了刘表的次子刘琮。

一时之间,青州太学成为天下士人儒生向往的圣地。

......

在军事方面,调都督刘磐、章陵太守黄射、中郎将黄忠,副将甘宁、娄发、娄圭、沈弥等人,将兵三万攻击扬州安丰县、蓼县。

安丰县、蓼县,也就是后世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附近,此处距离后世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也就是如今袁术的都城寿春,已经近在咫尺。

且安丰县、蓼县位于淮水上游,一日可下寿春。

做了这些事情之后,还没有结束,刘表又以病请辞荆州牧,愿返回家乡。

对于刘表如此识相的表示,郭嘉也当即代太傅府,拒绝了刘表的请求。

并对刘表安守一方的功绩表达了高度的赞扬。

两人又谈及当年讨董的事宜,不禁唏嘘不已。

刘表私底下又写了几封信,请郭嘉转交给袁绍、蔡邕、袁谭和诸葛玄。

随后,郭嘉又一次拜访荆州名士庞德公和司马徽。

经过一场辩论之后,两人乖乖的收拾行囊,举族跟着郭嘉前往豫州。

谈及这个过程,两人事后都表示想见识下青州蔚然的文风,和郭嘉率领的两千玄甲骑士毫无关系。

他们都是威武不能屈的人物,便是十万铁骑在跟前,也绝对不会皱眉一下。

与此同时,袁谭的大军也已经抵达了汝阴县。

野外一场遭遇战,身着明光铠的袁谭(赵云)亲自出手,阵斩袁术大将梁纲,乐就落荒而逃。

袁谭趁势进军汝阴县,围三阕一。

并分兵刘备向西北进攻山桑县,后世安徽省蒙城县北。

分兵赵云向南进攻原鹿县,也就是后世安徽省阜南县。

对于赵云的用兵能力,网络上向来两极分化。

云吹认为赵云天下第一。

云黑认为赵云就是个保镖加杂号将军。

袁谭一番考校,加观察之后,发现赵云这个人,并没有云吹说的那么神,也没有云黑说的那么拉垮。

首先从武艺上看,汉末的冷兵器时代,武将的勇武是真的可以改变战局的。

赵云弓马娴熟,强挚壮猛,力量和技巧的完美结合,攻防两端都没有弱点。

以单挑论,如今迈入一流武将的行列的袁谭,依旧不是对手。

基本可以和公孙瓒、关羽、张飞、李进之类的论长短。

而且赵云有一项特质,可能是其他人都比不上的,胆大。

不是一般的胆大,原来袁谭军中公认胆最大的是徐晃。

甚至被人成为二愣子大将。

但在赵云面前根本不够看。

赵云杀张绣其实不算什么,杀梁纲的时候,本来只是一场简单的遭遇战。

结果他杀进去,逃出来,杀进去,逃出来。

连番三四次,终于勾起了梁纲的怒火,然后就被赵云给火并了。

当然了,当时赵云穿的是明光铠,作为袁谭的替身冲的。

事后,谈及这种打法,袁谭倒是说起吕布来,吕布之前打黑山贼的时候,也是陷阵突陈。

不过吕布相对赵云更霸气些,喜欢一冲到底,撕裂阵形。

而赵云的打法和老六关羽有点像,就是那种我进来,我又出去了,我进来了,我又出去了。

就差说几句:“来打我啊,笨蛋。”。

被袁谭夸赵云比吕布还胆大之后,李肃、颜良、文丑等人明显就有些不服了。

于是几人演武一番后,彻底被赵云打服。

李肃同样攻防两端没有弱点,胆也够大,可惜没有赵云胆大,关键时节被顶翻下马。

颜良虽然勇猛无匹,但碰到赵云这样攻防两段没有弱点的,就只能拼耐力。

然后颜良就输了......

耐力好也是正常的,当年长坂坡虽然没有七进七出,但在十万百姓和五千虎豹骑中找到刘禅和甘夫人,并将两人都救了出来,耐力可见一斑。

汉水之战三进三出之后,到了大营连门都不管,还想接着冲......没耐力也做不到。

文丑吧,优势明显,弱点也很明显,被赵云觑着机会,直接近身肉搏。

于是文丑也被车翻。

领兵方面,赵云却是稍微有点软肋,其实也不算软肋,因为他这种带兵打仗的风格,不适合带太多的兵马。

不过在青州,经过校长于禁的教学,和攻读于子兵法并兵书,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这不,袁谭就给了赵云一个机会,带一万人马。

独自带兵,需要考虑的东西就是方方面面了。

在原本的时空中,赵云也曾经独立领兵攻下桂阳郡,留守公安、再独自领兵攻下益州的两个郡。

再后来高光的汉水之战凭借的是胆大,但都督江州又是独立领兵了。

赵云的问题,其实是犯了职场大忌,得罪了所有人。

......

袁谭大军围住汝阴,分明攻略汝阴两侧。

如此一来,犹如一个怀抱,要把袁术抱在其中,后路岌岌可危。

又听闻刘表令人进攻安丰县、蓼县之后,袁术果断的留下桥蕤、李丰、乐就、纪灵四人领兵三万驻守汝阴县,以待吕布和孙策的兵马。

自己则是带着万余人马顺着颍水直下寿春。

......

颍水两岸原本良田无数,城郭高大,村集林立,繁盛时车水马龙,遍地都是嘿嘿的号子,和嘻嘻的欢笑。

如今经过连年的征战、灾荒,早已不复往日的盛况。

沿途看去,只见入目都是荒地,杂草丛生。

袁术站在船上,看着如此景象,也不禁感慨万千:“我当年游学四方,行侠千里时,多次来过此处。

当时是遍地炊烟,到了晚上,火光不绝。

没想到短短数年的光景,竟成了这般模样啊!”

长史杨弘劝慰道:“仲大家,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繁盛过后总有萧条,历史本就如此。”

袁术摇了摇头,道:“我袁家昌盛如斯,难道也要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么?”

杨弘急忙躬身道:“仲大家何出此言啊,世事虽然变幻,帝王轮替。

但自古以来,昌盛不息的家族,自有保存的手段。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

如今天下,在北有袁公,在南有仲大家,正是袁氏兼济天下之时。

就算兄弟阋墙,到了最后,也不过是袁公主事,或者仲大家主事罢了。

袁公和仲大家又岂会斩尽杀绝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