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想了想,觉得潘凤说的还挺有道理。

史书上记载的成功者的踏脚石,九成以上都是失败者觉得成功者不会那么做。

比如,赵高想不到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秦子婴,会有勇气和胆量杀掉自己。

“君侯准备精心挑选一些密探,是为了方便荀文若与张燕接洽吗?”

潘凤淡然道:“是,但不止是,本侯做事,向来不会只顾一时,只会恨不得让他利在千秋。”

“本侯想让你主导此事。”

郭嘉惫懒的脸色迅速变得正经起来:“不知君侯有何想法?”

徐庶负责论功行赏,结果却要编制出完整军功制的事,他曾亲眼目睹,亲耳听闻。

所以很容易推测出,潘凤这次要做的事,绝不会简单。

“本侯打算从冀州军中抽调本地良家子,秘密训练一番,隐姓埋名分散到天下各州,替本侯打探军情消息。”

“上至天子晚上临幸的哪位妃子,下至某个农夫在种田的时候,一共挥舞了几下锄头,只要本侯想,就一定能打探出来的。”

“本侯将其称之为暗卫,隐藏于黑暗之中,护卫本侯登临高位。”

郭嘉闻言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他早就知道潘凤的想法没这么简单。

不过仔细一想,便能感受到潘凤令人赞叹的野心,和非比寻常的气魄。

“按照君侯的想法,若做到这般程度,恐非一朝一夕之功。”

潘凤笑了笑道:“只是一个设想罢了,冀州军当中有不少合格的人选,只不过要让他们变成合格的密探,还得奉孝多多费心。”

郭嘉心念一动:“君侯指的是经常在军营里念叨为君侯而战的那些人?”

这群人,虽悍不畏死,却给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寒意。

他真不知道,潘凤到底用的什么方法,让将士如此崇敬他,信赖他,恨不得替他去死。

如果郭嘉问的话,潘凤一定会告诉他,他没有体会到底层人真正的需求。

如果郭嘉来的早的话,就知道那些人,曾领过二亩良田的封赏。

也能看到潘凤走进每一顶营帐,告诉那些衣不蔽体的士兵,自己会让他们的家人和后人吃饱。

代价是冀州的粮草消耗很快。

但起码,这些士兵的心,他拿了。

以后是通过发展科技水平,还是收集粪便做肥料,或者“发明”曲辕犁。

总之,在普通老百姓的人心方面,这个时代没人比得过他。

潘凤点头:“这些人,基本上值得信任,本侯还会尽量避免他们背叛。”

郭嘉奇道:“君侯打算怎么做?”

“每一县设立一个据点,有若干暗卫打探消息,一名旗手收集并向上传递消息,名单只有负责一州暗卫的大统领有。”

“暗卫之间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传递消息的旗手,基本不和暗卫见面,以密信的方式交流。”

“而暗卫送密信,不一定得亲自出面……”

“一州统领底下会有若干人,负责不定期给暗卫发放俸禄。”

潘凤将抗战时期的情报系统模式搬了过来。

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会做到这个细。

结果就是他的情报系统,能把其他诸侯秒成渣。

郭嘉忽然问道:“暗卫折损,该如何补充?”

潘凤想了想道:“本侯不介意父死子替,兄死弟及。”

锦衣卫就是这种模式。

其实比不上抗战时期的前辈,能有锦衣卫的水平,也足以笑傲一个时代。

郭嘉抱着手里的酒坛,冲潘凤晃了晃:“君侯果真有大才,我本以为一生一世已是极限,未想到还有生生世世之说。”

“这暗卫,我必定帮君侯搭个草头班子出来。”

潘凤微微点头:“奉孝不要太过心急,暗卫固然重要,却也没那么重要。”

郭嘉闻言心中感动,这主公还挺体恤下属的。

然而潘凤真实的想法是,

为此付出的代价是,

所谓密探,由潘凤参照锦衣卫设立。

全都是从冀州军中抽调出来的本地人。

目前人数不多,一个县十来个人,主要监视县城里的风吹草动。

“末将潘凤,率冀州文臣武将,恭迎二公子入城。”

邺城北门。

潘凤一身戎装屹立在城门口,朝乘坐一辆豪华马车而来的韩钰抱拳行礼。

马车是他入城之后缴获的战利品,原本是袁绍心爱之物。

让韩钰高调乘坐入城,自有一番深意。

韩钰在沮授的搀扶下走下马车,双掌并拢向前,躬身拜道:“韩钰在此拜谢潘凤世叔以及诸位叔伯替家父报仇,感激涕零,没齿难忘。”

无端多了个世叔身份的潘凤,连忙上前扶起韩钰:“公子言重了,我等深受主公恩德,岂能不为之效死?外面风大,还请公子入城歇息。”

余光扫过韩钰身边的沮授,这一出怕是沮授教的。

韩钰一个未束冠的少年,哪能说出这么老道又不要脸的话?

沮授这么做,是担心他为了夺取冀州,利欲熏心,让韩钰暴毙府中吗?

有点小看他了。

潘凤闻言嘴角浮现一抹嘲弄的笑意,世家子弟啊。

谢的是诸位叔伯,而不是潘叔叔,谢的是替韩家夺回家业,而非替父报仇。

这是怕他恃功而骄,趁机夺了冀州吗?

潘凤目光掠过沮授,估摸着就算不是沮授教的,也得到了他的支持。

否则韩钰

不怕哪天横死府中吗?

“公子言重了,外面风大,还请公子入城歇息。”

随后潘凤说了许多安定人心的想法。

比如暂时维护世家利益不变,将城中一些官宅赏给冀州文武官员。

安抚再次投靠的武将,比如赵浮程涣高览等人。

对于武将,潘凤的警惕性远比文臣要高。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武将有人有兵器盔甲,可就不一样了。

虽说目前不剥夺他们手里的本部兵马,但在尽可能扩张张郃和自己的兵力。

总数多了,他们占的比例就少了。

等讨伐袁绍开始,他们的本部兵马,会被慢慢消耗掉。

接下来,就算给他们带兵,也会让安排有政委的军队。

这些人,已经经过潘凤一次洗脑,忠诚度有所保证。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