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最终选择了低头。

由一个甘愿以身殉道,也要为百万黑山军谋取一条生路的圣贤,变成了不惜毒害手足兄弟,以求苟且偷生的卑鄙小人。

因为潘凤给他的两个选择,看似有的选,其实没得选。

他可以跟着死去,将百万黑山军留给潘凤处置。

可以他对黑山军的了解,没有作为领头羊的渠帅从中周旋缓和,大概率会忍受不了官府的安排,随时可能作乱。

以潘凤表现出来的手段,黑山军一旦作乱,必定迎来极为残酷的清洗。

这百万之众,能活下来几成,就看潘凤心情是好是坏。

若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哪个当权者肯容忍底下有一群不受掌控的山贼?

换作是他,怕也觉得杀的干净最好不过。

所以为了这百万黑山弟兄姐妹,他也只能忍辱负重。

至于有多少是为了想活下去,只有他心里清楚。

……

张燕愿意配合,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

潘凤大手一挥,将徐庶调来,全盘负责安置黑山军一事。

再安排赵云领五千骑兵,高览领五千步兵,在一旁协助。

安置的方法主要有几个:

第一,参军。

从中挑选出一群身强体壮的人编为预备役,派张郃去训练新军,为明年开春攻打并州做准备。

并州是必打的,不管是刷一刷袁绍副本,别让他暗中发展壮大,最终翻盘。

还是扩大地盘,增加战略纵深,都不能放过。

至于承诺世家的矿山和马场,那是小事,不足为道。

打完并州,还有青州。

不过青州得缓一缓,那边盘踞一群流寇似的黄巾军,打下来得安置。

没有足够的钱粮,暂时别碰。

第二,去投靠世家。

先前征北将军府给了冀州世家不少订单,不出意外的话,这会各大世家正在兴建手工作坊,准备扩大生产。

这意味着需要不少劳动力。

百万黑山军,不就是现成的劳动力吗?

让各大世家安排管事过来,按需求挑人。

青壮搭配老弱,工钱可以少点,但得保证人有口饭吃,能活下去。

第三,原地种田。

黑山军盘踞黑山多年,在山里开垦了不少田地。

这些田毫无疑问,全部都得充公。

但充公也得有人种啊。

如果不是需要安置这些人,潘凤肯定会拿出来分给立下战功的将士。

眼下拿来安置黑山军,起码能安置一二十万,实属权宜之计。

第四,以工代赈。

经过前三个途径,百万之众基本可以消化个七七八八。

剩下的成立工程营,以军管的形式,拉去修路造桥,疏通河道水渠。

先把邺城通往冀州各郡的官道通通修一遍,该平整的平整,该拓宽的拓宽,该新建的新建。

总之要想富,先修路。

把路修通了,修好了,有利于大军快速抵达各个郡县,能很大程度加强对冀州的掌控。

潘凤提出几个思路,由荀谌郭嘉徐庶查漏补缺,最终由徐庶带着人去执行。

他带着大军在黑山驻扎半个月,度过最开始的困难期,杀了一批顽固不化的死忠分子。

等事情基本顺了,他开始带着其他大军返回邺城。

接下来,徐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报处理进度。

他作为新创业的势力老大,安排好人干活,永远比自己累死累活更重要。

……

潘凤回到征北将军府不久,有侍卫前来通报,说从事崔琰求见。

他不仅有些好奇:自己刚回来不久,崔琰是有什么急事,迫不及待就找上门来了?

不过,崔家毕竟是第一个支持他的顶尖世家,不能随便将之拒之门外。

于是他吩咐侍卫将人领进来。

崔琰进来之后,态度十分恭敬的躬身行礼道:“下官拜见侯爷。”

潘凤摆了摆手:“从事不必多礼,不知今日特地前来所谓何事?”

崔燕回道:“听闻侯爷征战得胜归来,特来恭贺一番,冀州有侯爷坐镇,必定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潘凤笑道:“此战能胜,多亏将士用命,本侯不过顺势而为罢了。”

崔琰肃然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名,侯爷如此谦逊,令下官敬佩。”

潘凤听着虚伪的称赞,嘴角浮现一抹不以为意的笑意:“从事此次前来,应该不只是为了赞颂本侯吧?”

“有话不妨直说,本侯自问为人和善,喜欢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大可不必过于忌惮。”

“有些事虽然说的不好听,只要说的在理,本侯亦不会迁怒他人,何况崔家曾助本侯安稳冀州,本侯一直牢记于心。”

一句话,少整这些有的没的。

你崔家之前表现不错,我都记得,说的不好,我也不会怪你。

当然,凡事不可过度。

说之前你自己想清楚了,别把那点香火情,全都给消耗没了。

看似鼓励崔琰放开说,也有提醒他,别乱说。

崔琰神色不由正色起来,拱手问道:“侯爷所言甚是,下官是有些事想请教侯爷,却也不是什么大事。”

接着看似不经意,实则很认真的试探道:“不知侯爷打算如何处置魏氏?”

潘凤闻言微微皱眉:“魏氏何错之有,竟要用处置来对待?不过是运气不好遭了大难,本侯正欲伸出援手,岂能落井下石?”

心里却在冷笑:你拿这个试探我?哪个穿越者经不起这种试探?

崔琰略微意外:“不知侯爷打算怎么伸出援手?”

潘凤淡然道:“魏氏数百年积攒的田宅,理应由魏氏后人继承和享用,不容外人染指。”

“魏氏嫡系虽亡,却有不少旁系子弟,本侯欲从中挑选出才能出众者,继承魏氏的家业。”

某种程度来说,这是潘凤最真实的想法。

首先,魏氏的家产,他有很多手段将之囫囵吞下,但不能吞。

吃相太难看,会引起冀州世家的反感。

毕竟今天他能吃魏氏,明天就可以吃崔氏邢氏李氏。

弄不好,都有可能人人自危。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魏氏后人继承家业。

法理上,没人敢说不对。

总不能魏氏的家业送给外人。

不过魏氏后人这个身份,要他潘凤认才行。

当然,他不会让一个陌生人去鸠占鹊巢,选的人,一定会是真正的魏氏血脉,有列入魏氏族谱,经得起考察。

但选谁不选谁,一定是他说了算。

起码不能养一条白眼狼出来。

前脚刚继承家业,后脚跳出来合纵连横,上窜下跳,妄图迎立袁绍,将他赶出冀州。

那他忙活啥?

新的魏氏,必须得成为他最忠实的拥护者。

崔琰略加思索,问道:“侯爷打算何时做这件事?”

潘凤悠然道:“本侯已找到魏氏族谱,同时安排征北将军府长史荀谌负责此事,顺利的话,年前能挑选几个人出来。”

“在此之前,魏氏的田宅商铺,本侯都让人封了,等继承家业的人选确定,便移交过去,也算尽一份心意。”

崔琰拱手道:“能有侯爷此等仁义之主,是下官等人毕生修来的福气。”

“下官已得到答案,便不打扰侯爷休息了,去荀友若那里问问情况如何,告退。”

潘凤保持微笑,伸手示意道:“从事慢走。”

……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荀谌慢悠悠走来,脸上有种说不出的惬意和轻松。

潘凤神色怪异问道:“友若这是新纳了小妾,怎得这般精神焕发?”

荀谌神色一滞,有些无奈道:“侯爷莫要笑话我,倒是侯爷迎来一桩好事却不自知。”

潘凤微微一愣:“什么好事?本侯为何不知?”

荀谌没急着回答,目光扫过周围的侍卫。

潘凤挥手示意侍卫退下,将门关上。

“闲杂人等走了,友若这会该说了吧?”

荀谌忍不住笑道:“臣恭喜侯爷喜获一桩姻缘。”

姻缘什么鬼?

潘凤乐了:“本侯怎么不知道自己喜获一桩姻缘?”

这年头,以他的身份地位和家世,还能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包办婚姻?

天子赐婚?

听说汉室公主被董卓祸害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年纪还小,还能给他匀一个不成?

接盘可不行。

两世为人,谁敢逼他接盘,他就敢杀谁。

董胖子亦不例外。

荀谌笑道:“刚刚来的,臣也不卖关子了,刚刚崔琰过来找臣,暗示侯爷可愿与崔氏联姻?”

潘凤闻言第一反应是崔氏疯了。

虽然他不觉得自己很差,认为自己将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能性极大。

但他无法否认自己寒门的身份。

作为世家的崔氏,居然和寒门联姻,可不就是疯了吗?

荀谌

示意守候在潘凤身旁

“也算”

潘峰。笑了笑。城市庙站。所谓。战功不过是将士用命。等候指示。顺势而为罢了。炊烟肃然的。厚颜谦虚了。一阵噶了之后。崔艳。看似不经意。实则横再一问。试探性问道。熬夜打算如何处置为假?寒风肃然道。喂,是何错之有?为何要用处置二字?午后听闻卫士依然有剖析。让他们找回来。让他们的家产。还给他们。重立为是。

回头

剩下就是

某种程度上

眼下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