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四月。

青州黄巾军余孽作乱,席卷青、兖二州,百姓苦不堪言。

征北将军潘凤心系百姓,率军平乱,历时月余,贼平,举东郡士人程昱为东郡郡守。

……

潘凤说到做到,答应举荐程昱为东郡太守之后,立刻下令召集东郡幸存的官员,当众宣布任命。

差强人意的是,经这次黄巾余孽之乱,偌大东郡幸存的官吏剩下不到一半。

而这幸存的一半,又有一半觉得当官太危险,回家做老爷去了。

反正家里高门大户,府宅良田无数,奴仆成群,侍女貌美,这难道不比当官舒服?

所以程昱临危受命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招揽官吏,重新组建郡县两级府衙。

好在他是混世家圈子的,身边亲朋好友多为世家子弟,少数出身寒门,亦是较为优秀的一撮。

在征得潘凤同意后,程昱广发请帖,邀请亲戚朋友来东郡做官。

官职高低,则按冀州先前发布招贤令的规矩来办,出卷考试,择优录取。

不然凭什么有人当郡丞,有人当县令,而有的人只能做小吏?

靠关系?靠主观臆测?

明显不如用考试成绩量化,更能让人心服口服。

对冀州这种官场模式,程昱赞不绝口,更看好跟随潘凤的前景。

程昱交际甚广,半个月不到,就已经满编招到了东郡官吏。

潘凤见状,大手划拉,将程昱呈上来的名单,毫无规律的勾选了将近七成。

然后告诉程昱,这七成官吏他另有安排,让程昱再招四成。

所谓的安排,有三个去处,一是放到兖州别的郡,二是放到青州各郡,替他稳定新的地盘,三是带回冀州。

毕竟东郡官职中剩下空缺的三成,以及青州急缺的官吏,他打算从冀州各级官吏中抽调过来。

作为合格的君主,一定不能让底下人过于融洽。

否则容易联合起来欺上瞒下。

假若东郡官员都是程昱的人,那东郡到底是姓潘,还是姓程?

这和程昱是否忠心耿耿无关。

程昱再忠心,谁敢保证他能一直忠心下去?他的子孙后代,能一直忠心?

司马懿还觉得自己忠于大魏,还不如篡了曹魏的江山?

实际上,全郡近七成的官吏由程昱一手提拔,依然不符合潘凤的要求。

只是事急从权,为了快速稳定恢复被祸乱的东郡,必须给程昱足够的支持和话语权。

所以调过来的三成冀州官吏,不会成为阻碍。

如果成为阻碍,潘凤会第一个收拾他们。

等东郡稳定下来,过个几年,到时候就得换个模式。

潘凤初步的想法,是轮换制。

直接抽调一半,和辖下其他州的郡对调。

那是后话了。

除了支持程昱新建负责政务的府衙之外,潘凤还在东郡各县设点招兵。

总计招了一万,六千留在当地保家卫国,四千会被他带走。

这边安顿好东郡之后,郭嘉又给潘凤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他找到了满宠,而且将人带到了潘凤面前。

潘凤故技重施,一番招揽,将之收入麾下。

接着安排其担任东平郡太守,和程昱同等待遇。

满宠同样帮潘凤招揽了不少兖州士人。

有这两位竖起来的榜样,兖州世家对潘凤的印象大为改观。

再加上一层救命恩人的身份光环笼罩,一下子让他深受兖州世家和百姓拥护。

毕竟放任黄巾军肆虐下去,受损的只会是他们。

接连拿下两郡,派往泰山郡接管的人传来消息,泰山郡有一伙人赶走了郡守,聚众数万,意图自立,不受管辖。

而潘凤派去接管的大军,只有三千兵马,论实力,完全不是对手。

还好领兵的校尉不是莽撞之辈,不曾头铁和对方硬碰硬,打算以卵击石,而是派人向潘凤上报求助。

潘凤仔细一问,那伙人为首之人姓臧名霸。

得,又是一位“熟人”。

这位武力值虽然不高,但估计也不低。

那校尉真不顾一切撞上去,恐怕得把命丢在那。

那样一来,潘凤招揽收服臧霸的难度,将直线上升。

麾下将士死在对方手上,想让潘凤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不计前嫌招揽对方,可不容易。

其一,心里那关不好过。

其二,没法向底下人交代。

合着别人杀你弟兄,你还和别人称兄道弟,这传出去,谁还当你兄弟?

所以潘凤收到消息后,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让那校尉退出泰山郡,由他亲自处理。

接着潘凤交代程昱好好治理东郡,郭嘉和赵云代他领着大军防御曹操。

自己带着一万冀州军和四千刚收的新军,往泰山郡而去。

如果能收服臧霸,驻守兖州一带的武将也有了。

……

“主公,末将无能,请主公恕罪。”

潘凤赶到泰山郡,之前奉命过来接管的校尉,连忙过来请罪。

潘凤将半跪在地上的校尉扶起,安抚道:“此事不怪你,是密探没打探清楚泰山郡的情况,险些让你和弟兄们身陷险境。”

“本侯已重重责罚犯错之人,幸好你们无恙,否则他等万死莫辞。”

有一说一,让一个武力值还不到五十的校尉,带着三千寻常兵马,却打武力值起码八十以上,底下几万人的乱贼。

这不是让人送死吗?

潘凤还不至于是非不分,连这点事,都怪罪无辜的人身上。

校尉闻言大为感动,拜道:“末将谢主公体谅。”

潘凤摆了摆手:“此事不必提了,本侯且问你,可有打探到贼人虚实?可有与贼人接触过?”

一点小事,揭过不提。

接下来关键在于怎样收服臧霸。

校尉拱手回道:“回主公,末将安排数十人潜入泰山郡,得知臧霸聚众三万有余,盘踞泰州城,麾下有数名大将,据说个个在百人敌以上。”

“接触的话,暂时没有。”

潘凤思索片刻,沉声道:“安排人持本侯名贴,去泰州城见臧霸,告诉他,本侯欣赏他的勇武,欲给他弃暗投明的机会。”

“他若肯弃暗投明,本侯自然不吝封赏,倘若执迷不悟,莫怪本侯心狠手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