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泰州城不足百米之地,一马当先的潘凤,在领先部下数十米的情况下,追上了明显马力不足的臧霸大军。

紧接着,便是猎杀时刻。

在敌军尚未反应过来之前,潘凤振臂抖枪,化作点点寒芒,没入被他追上的几名泰山军士兵后心。

同袍的死亡,引起了其余泰山军的注意。

见潘凤竟敢单枪匹马冲阵,这些人更是怒不可遏,有种被轻视的感觉。

当即就有一群被仇恨和怒火冲昏头脑的泰山军士兵转身迎战。

潘凤神色漠然,高高扬起通体镔铁打造的长枪,以最为狂猛姿态朝首当其冲的三名骑兵劈砍而下。

“哐当”一声巨响。

只见三名骑兵的头盔深深凹了下去,底下猛地爆裂开来,白的红的四处飞溅,散落在其他士兵的脸上、甲胄上。

突如其来的变故,如一盆冷水浇在准备拼死的其他泰山军士兵的心头上。

所有看见这一幕的泰山军,心中一寒,顿时慢了半拍。

然而这并未吓到几经沙场的泰山军,反而激起了一些士兵的心中狂暴的杀意。

五六名士兵齐齐大喝一声,举起手中兵器,策马冲向潘凤。

长刀与长枪交织,化作一张大网,朝潘凤罩去。

潘凤脸上不见任何表情,飞快抖动手中长枪。

只见一团枪影突然浮现,接着像烟花一样炸开,将所有来袭的兵器卷入其中,再倒卷回去,砸向出手攻击的泰山军。

趁敌军手忙脚乱,锋利的枪尖如一条毒蛇奔袭,捅进数名泰山军士兵嘴里,从后脑穿过。

被捅的士兵下意识去捂住嘴,浑身一僵,从马上摔落在地。

潘凤不退反进,左手驱使战马向前,右手不断挥舞长枪。

所到之处,人呼马嚎叫,不断有泰山军士兵阵亡落马。

前后不过十数个呼吸的时间,潘凤腾挪转动之间,以极为凶猛的手段,将方圆十几米之内的敌军杀的一干二净。

杀意冲天,纵使断后的是泰山军之中的精锐甲士,此时都不由的心神为之颤栗。

后面本想冲上来的泰山军,看到如此凶残的一幕,生生止住了脚步。

依然有少部分士兵收不住,本能驱使自己,迷迷糊糊的朝潘凤冲去,平白增添几条亡魂。

很多时候,不怕死只是一时冲动。

没了那股子冲动和冲劲,该怕的还是怕。

此刻躲在人群中,准备趁潘凤无暇兼顾的时候偷袭的臧霸,顿时想法改变,不打算冒险。

见识到潘凤单枪匹马冲阵的高强武艺后,他彻底没了和潘凤交手的心思。

尤其底下士兵停住不前,他连坐等时机的想法都没了。

趁着城门大开,一溜串冲了进去。

理论上来说,有个五六千全副武装的士兵,奋不顾身围杀潘凤,哪怕全死在潘凤手下,也能将他活活累死。

可理论毕竟只是理论,事实上却是在冀州军跟上之前,潘凤一人就杀的他们胆寒。

如今主将臧霸不战而逃,更是让泰山军士气一落千丈。

数百人一哄而散。

潘凤没有去追击普通泰山军,他带来的冀州军和亲兵已经跟了上来,他们会去杀敌擒敌。

什么事都让他这个主公做了,其他人还要不要建功立业,升官发财了?

他遥望正在缓缓关闭的城门,踌躇良久,终究没一时兴起,单枪匹马冲进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他有的是机会打下泰州城,没必要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但不代表潘凤什么都不能做,他对着泰州城高声道:“臧霸小贼,敢半夜袭营,却落荒而逃,不敢光明正大与本侯战上一场吗?”

“泰山军的将士们,臧霸丢下部下送死,独自逃命,这种人有资格当你们的主将吗?配让你们效命吗?”

回应他的是慢慢合上的大门。

潘凤对此不以为意,挑拨离间这种事,哪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慢慢来,不急。

他转身对底下士兵下令道:“传本侯之命,降者不杀。”

亲兵们立刻会意,跟着喊道:“丢下兵器,跪地投降者不杀,手持武器顽抗者,杀无赦。”

剩下被冀州军团团围住的数百泰山军,原本已经绝望,闻言又生出希望,纷纷照做,跪地求饶。

片刻之后,潘凤见底下大军打扫完战场,押着俘虏听候差遣,泰州城依然没有别的动静,只好下令回营睡觉。

不过经此一战,潘凤并未完全放松,另点了一营兵马守夜。

他至今无法确定臧霸到底是过来送人头的,还是故意诈败,引他上当。

如果是后者,有第二轮夜袭,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寻常人都会想着,夜袭一次失败,不会再来第二次,而智者通常反其道而行,以此大获全胜。

潘凤没记错的话,三国时代,贾诩最喜欢这么干。

然后凭借一己之力,硬是把王允的一生,由一部喜剧变成一部悲剧。

直到第二天天亮,大营一夜无事。

潘凤才知道自己可能高看了臧霸。

这货居然真的是过来送人头的。

他收拾了一下心情,带着大军前去泰州城前叫阵。

顺便让人拉着昨天俘虏的泰山军去劝城中泰山军。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潘凤倒想看看,一群昔日同袍在城外大骂臧霸,并劝自己投降,城中的泰山军会怎么想?

……

“臧霸狗贼,临阵脱逃,抛弃出生入死的兄弟,有种你出来,弟兄们不要被这狗贼骗了。”

“弟兄们,臧霸根本不是征北将军的对手,他连和征北将军斗将都不敢,他就是一个懦夫,大家别跟着他送死。”

“二狗,我是你大牛哥啊,你还记得我救过你小子的命吗?你居然想拿箭射我,你小子有良心吗?”

“大哥,别给臧霸送死了……”

……

潘凤以朝廷的名义担保,只要泰山军的俘虏,用心卖力却劝降泰州城的贼军,他便饶他们不死。

如果能说服两个人出来投降,直接无罪释放,可以选择留下,通过考核后加入冀州军。

也可以选择回乡种田,他给发路费。

因为朝廷,俘虏们对潘凤的话深信不疑。

这两个承诺一出,俘虏们纷纷主动请缨。

于是便有了眼前的一幕。

别小看这数百人,以军中的交际关系,守城的泰山军起码认识一半以上。

这数百人在城外又是攀交情,又是谩骂臧霸,引起的轰动可不小。

城墙上的泰山军,

至于为什么

泰州城外,

熄了不怎么坚定的心思

断后

最终被潘凤追上。

“撕拉~”

潘凤面无表情将长枪抽回,如蜻蜓点水一般,快速捶打在补位的三名敌军士兵头上。

距离泰州城不足百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