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看了一眼,才想起自己不识字,就让秦淮茹过来看。

秦淮茹倒是认识不少,但也认不全,她上了扫盲班,但也没上多久。

写写自己的名字,或者看看带拼音的字儿,还勉强认识。

看这样趣÷阁划比较复杂的,她是真的不认识。

于是,王主任只能自己拿起来读。

“我读给你们听吧,听好了啊!”

“今日(79年10月22日)秦淮茹、张小花,向许大茂借款2500元,用于治疗贾家家庭成员贾梗。

借款金额大写:贰仟伍佰圆整,借款金额小写:2500元,于一年后(80年10月22日)偿还,期间无任何利息。

若是逾期不还,贾家位于南锣鼓巷四合院的两间屋子,便归许大茂所有,以此清账。”

下面还有借款人,出借人,担保人需要签名的横线,以及各自按手印的位置。

不用想,这个担保人就是王主任。

“就因为这个,我把你们贾家房子的实际拥有人叫来了。”王主任说着拍了拍手。

下一秒,徐桂枝和周顺挤开所有人,走进了贾家。

看到徐桂枝的一瞬间,贾张氏暴跳如雷。

“徐桂枝,你还来干什么?你都离开贾家了,你凭什么来?你不是我贾家人!”贾张氏说道。

徐桂枝一脸云淡风轻。

“我知道我不是你们家的人,所以我今儿是来还房子的。

听说你们要借钱给棒梗治伤,我才愿意回来的,要不然八抬大轿抬我,我都不来。”

此刻徐桂枝怀抱刚生的儿子,满脸笑容。

没错,她又生了个儿子,这下周顺也有后了。

徐桂枝还想着再偷摸生个女儿,不过那是以后的事儿。

“什么?你霸占着我家房子你还有理了?赶紧把我家房子还给我们。”贾张氏喊道。

“还给你们可以,你们签了这借条,答应借钱给棒梗治伤,我就把房子还给你们。

你们要是不签,这房子我今儿就卖了,卖了钱我就上医院救棒梗去。

反正我和棒梗还有个孩子冬瓜,我卖房子救棒梗,天经地义。

谁敢说我半句不好,那他就来救棒梗!”

徐桂枝把孩子塞进丈夫周顺的怀里,叉着腰说道。

那表情气势,俨然就是个悍妇。

但此刻她的彪悍,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反感。

她都和棒梗离婚了,还能回来掺和贾家的事儿,就为了救棒梗一命。

这样的女人,谁见了不竖起大拇指?

这贾家以前对她可不好,她能做到这个地步,谁不夸她好女人?

此时此刻,谁都不觉得徐桂枝不好,就觉得是贾家不配。.BIQUGE.biz

就因为贾家不配,徐桂枝才另嫁,贾家纯属活该!

贾张氏听完就要闹。

“凭什么啊?凭什么要拿房子换棒梗?我不同意,拿房子换他,我住哪儿?”

“你年过六十,要是真没地方住,街道办会给你安排保障房。”王主任说道。

她算是看明白了,贾张氏是宁愿要房子,也不愿意救受伤的孙子。

就在这个时候,贾张氏看向了院里的众人。

“大伙儿,大伙儿帮帮忙,你们一家凑一点儿,帮我们先把棒梗救了。

那郭癞子出来以后,一定会把钱还给大伙儿的。

大家帮帮我啊,我不想没地方住。

我不想当低保户啊。”贾张氏着急地喊道。

每次提起低保户三个字,贾张氏就会想起聋老太太。

虽说聋老太太在这院子里,有易中海在照顾,可她要是成了低保户,没人会照顾她。

指望秦淮茹?那还不如指望自己。

至于棒梗,他能自理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指望他?

所以贾张氏特别不想把房子抵押出去。

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人听完贾张氏的话,都不由得叹了口气。

贾张氏这意思,让院里大伙儿替她家买单。

至于还钱,可能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果真被许大茂说中了,要是昨晚垫了钱,按照贾张氏的脾气,这钱很可能是拿不回来了。

于是乎,易中海叹了口气,但还是努力保持平和的口吻。

“既然你说郭癞子出来会还钱,那你还让院里邻居出钱干什么?

借院里十几家二十几家是借,借许大茂一个人也是借。

你还我们是二千五百块钱,还许大茂也是二千五百块钱,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话一出口,贾张氏明显愣了一下。

“我……我我我……”

“你什么你?你就是赖账成瘾,想空手套白狼,让院里人替你垫钱。

这家给一百,那家给五十,到时候你就耍赖不还。

可要是借许大茂的,你一旦耍赖,房子就要赔给人家。

你就是打定主意要赖院里人的钱,你这人怎么心肠这么黑啊你?”

阎埠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贾张氏的打算。

他家是赚钱了,但他还没阔到任人赖账的地步。

一旁的刘海中冷哼一声,“这是占便宜没够,占了二三十年的便宜了,还想继续占便宜,当谁是傻子呢?

一句话,院里人不管,你要借就找许大茂。”

贾张氏这么多年,的确占便宜成习惯了。

不光她自己占便宜,她还教儿媳妇、孙子一起占便宜。

导致一家子在院里人嫌狗厌的。

林阳家没来的时候,秦淮茹会做面子功夫。

给她一袋米,或者给她一袋面,她就帮着洗洗刷刷,帮着打扫打扫。

大家面子上也还过得去。

后来林家来了,林国栋“出事儿”了。

杨素贞就成为了四合院新的“寡妇”。

这让年龄更大的秦淮茹,瞬间就有了危机感。

她开始不爱做表面功夫,天天只勾着傻柱。

渐渐的,其他人家就不太爱接济他们家了。

但接济贾家,是四合院所有人都做过的事情。

包括林家刚搬来的时候,知道对门住的孤儿寡母,杨素贞也给对面送过两袋面一袋米。

直到丈夫“出事儿”,杨素贞的接济才断了。

当然了,杨素贞那时候身子骨弱,那时候送米送面,都是丈夫送的。

鲜少有人见过杨素贞长什么样儿。

今天三个大爷的一番话,直接扯下了贾家的遮羞布。

贾张氏想占便宜不成,当场被戳穿,气得脸都绿了。

“你们三个老东西,是想看着我家完蛋啊!”说着贾张氏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