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就是叫人参山药糕。”婢女冬儿惊道。

元槐唉声叹气一番,这就没错了。

本来就算胎儿保不住,也不会影响母体,谁知江夫人无心的举动,导致腹死胎中,就连自己搭了进去。

奉京府尹不解道:“本府不通医理,可是这人参山药糕,可与那药方中的药材药性相克?”

元槐有条不紊地说道:“并无相克,只是这三七别称人参三七,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最是不宜孕妇食用,极大可能会诱发产妇出小产或血崩的现象。”

顿了顿,她又补充一句:“一旦内服用量过大,可是会死人的。”

公堂之上,引起一片哗然,奉京府尹也为之震惊。

按说江夫人是生养过一位公子的,怎么还会犯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

“不对,不是这样,光凭你一张嘴如何能够服众?”江侍郎立刻不淡定了,朝奉京府尹施了一礼,“既然府尹大人不通医理,那便请一位有权威的医官上堂,岂不是更好?”

元槐当然知道江侍郎什么意思,她的药方里可没有三七,于是自然而然顺着他的话头说下去。

“江侍郎所言甚是,术业有专攻,那就请来仵作上堂,尸体是绝不会说谎的。”

江侍郎脸色一黑,没想到竟被这个黄毛丫头摆了一道。

感受到江侍郎投来毒辣的眼神,元槐唇角抿了抿,神色愈发凉薄起来。

医疗事故是可以是民事纠纷,也可以是刑事案件,但元槐只是开了药方,并未全权参与抓药、采药,故而归类于民事纠纷。

南陵许多医患纠纷大多采取私了,而更上一层的人会用律法来解决医患纠纷。

其实诉讼中,只要官府认为死者死因不明,尸体检验解剖便不需要征得家属同意。可如今的情况不一样,死者是江侍郎之妻,但凡他不同意,尸检就无法正常进行。

奉京府尹正拿捏不准,突然师爷从后堂走出,附耳说了些什么,随后奉京府尹眉头舒展,便下了命令:“传仵作,将尸体带上堂来。”

很快,一具蒙着白布的尸体就被衙役抬了进来。

仵作行了一礼,恭敬道:“府尹大人,可否验尸?”

还未等奉京府尹开口,元槐走到担架旁直接掀开白布,仵作拦住她的下一步动作,急道:“小娘子使不得,这是小人的分内之事。”

“事关我的性命和名誉,得罪了。”

江夫人死后不过十二个时辰,身子已经僵硬了,脸色惨白,腹部高耸,暗红的血迹留在裙下,只是衣衫齐整,妆容尚在,显然是有人为其打理过。

元槐眯眼,仔细端详着江夫人的死状。这种血崩其实是三七引起的大出血,血崩正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给我一套手衣。”

手衣是仵作验尸时的防护措施。

仵作一愣,以为是同行,随即将东西放在元槐手上。

“指甲中有三七的残留。”她戴好手衣,小心翼翼查看江夫人保养多年的指甲,从中抠出一些粉末。

奉京府尹看着元槐拿起江夫人的两只手,翻来覆去地查验闻嗅,实在不忍直视,转而看向仵作,问道:“仵作,以你多年经验,你认为死者死因何如?”

“回府尹大人,小人之见,死者的确是死于血崩之症,但腹中胎儿已经成形,而母体阴虚火旺,之前用过的药方怕是会有些影响……”

元槐不慌不忙接上,“我号过江夫人的脉,她并非阴虚火旺,而是早有先兆流产的迹象。”

江侍郎皱起眉,厉声道:“胡说八道,绝对是你的药方出了问题!冬儿可以作证,你并没有号脉,而是直接开了药方。”

“是呀,元四娘,夫人要你开方,你就直接开了方啊,当时元家主母也在的,你是不是不记得了?”婢女冬儿语气急促又激动,好似受到什么威胁,一个眼神也不敢抛给元槐。

元槐心下了然。

“府尹大人,您让江夫人的婢女作人证,若我拿不出人证,岂不是就要定罪了?”元槐双拳握紧,无所畏惧地直视奉京府尹,才用着冰凉的语调说道。

奉京府尹道:“那你可有物证?”

“也没有。”元槐垂下眸子,“我行医从未出过岔子,若府尹大人执意要治我的罪,我也无话可说。”

江侍郎长出了一口气。

“奴婢愿意为姑娘作人证!”

来人正是紫苏,元槐没想到紫苏胆子这么大,胆敢给自己作伪证,当日紫苏并不在现场。

紫苏缓缓道:“府尹大人,奴婢可以证明,江夫人退婚当日动了胎气,便一直央求姑娘给她开保胎药方,姑娘给江夫人号过脉,知道这一胎难保。看在昔日情面上,姑娘推辞不下,只好给江夫人这杏仁汤的药方,并嘱咐其婢女诸多注意事项……”

说话间,江侍郎向婢女冬儿使了个眼色。

婢女冬儿眼神闪躲,马上反驳道:“胡说,那日你分明不在场,你在偏袒元四娘!”

紫苏道:“府尹大人,我家姑娘治得了鼠疫,陛下对我家姑娘赞不绝口,恐怕其他人是会对此心里不平衡吧……”

此言一出,听审的百姓也为元槐打抱不平。

元槐被称为妙手娘子,绝不是浪得虚名。

奉京府尹大敲惊堂木,“肃静!肃静!”

不料下一瞬,一道阴冷的声音骤然响起:“府尹好勤快,奉京府的门槛儿都要被踏破了吧,审问什么案子呢?”

只见掌印陆韶洲立在堂内,目光幽幽地望向奉京府尹,身后跟着几个金陵卫的骨干成员,周身自带肃杀之气,让人看着五内发怵。

“参见陆掌印。”阎王架到,奉京府尹、江侍郎脸色骤变,惶恐行礼。

坊间传闻,掌印陆韶洲出身奴籍,容貌惊人但却不近人情,手段凶残令人闻风丧胆,死在他手上的人不计其数,因此被称为冷面阎王。据说,他上位那日狗都不敢叫,更有甚者说冷面阎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金陵卫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外廷管辖,而陆韶洲又是这帮金陵卫的头头。这么一个大忙人,他来奉京府做什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