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那就做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准备吧

“快起来吧。”萧太后笑意未减,转头吩咐身边的冯蕊姑姑,“看茶,赐座。”

一时间,众人的视线齐聚元槐身上,在场的不少人神情甚是微妙,能让太后赐座,可是好大的面子。

她们这些外来的,至今可都和舒妃一样站着。

能坐在太后下首的位置,这元槐还真是有两下子。

萧太后看向了一旁的元行秋,别有深意地道:“你们两姐妹可真是心心相印,都来给哀家请安来了。”

元槐听到此言,目光与元行秋短暂交汇。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不期而遇,倏然相撞,仿佛刀剑相击,霎时杀机暗伏。

元行秋今日化了个淡淡绯红的飞霞妆,一张本就冠绝上京的脸更是添了几分颜色,身上的穿戴颇为珠光宝气,整个人往那一站,想不注意到都难。

元槐打量的同时,元行秋也看了过来,她目光中带着一种鄙夷,将元槐从头到脚看了个遍,此时正充满了难以化解的敌意。

元行秋换了一副盈盈笑脸,大着胆子到萧太后,亲自上手为其捏肩捶背,“可不是嘛,妾与庶妹可是能玩到一起去的,四妹妹往后可要多来怡春殿坐坐。”

元槐见她这般,也没落下面子,抿唇点了头。

萧太后没看元行秋一眼,抬手就挥开了元行秋按摩的手。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众贵女大眼瞪小眼,顿时谁也不敢闹出动静。

元行秋想要说些什么缓和尴尬,然而脑子卡壳却没了下文,横竖都是她犯蠢惹萧太后不喜。

她长这般大,向来是被人伺候的,都没这般伺候过人,唯一一次还被人嫌弃了。元行秋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萧太后一贯不喜生人触碰,尤其是这种擅自揣度她心思的人,耍小聪明耍到她跟前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场面是元槐意料之中的,心里一阵冷冷嘲讽。

她元行秋以为萧太后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靠近,还想给他下套儿,那就做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准备吧。

见势不对,冯蕊姑姑即刻出言:“舒妃,让奴婢来吧。”

元行秋也不是愚笨之人,恐怕是太后嫌她太多事了。有了冯蕊姑姑给的台阶,她便顺势下了,乖巧站着,不再发言。

别看萧太后没正眼瞧她,其实这老太婆心思缜密,一眼一个盘算,谁知道是不是故意下她面子。

元槐放下手里的炖盅,悄无声息地迎来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萧太后这才注意到元槐手里的炖盅,眼角眉梢都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惊喜,“哟,你这孩子来都来了,还带礼物做什么?”

有元行秋的反面例子在前,这对待元槐的态度,实在是反差忒大。

元行秋脸色发青,狠狠剜了她一眼,仿佛随时准备把她撕了。

这人看她不爽,她也没有办法。

元槐全当看不见,微微笑道:“臣女做了炖梨,特来献给太后,炎热天气当降火,能给太后分忧是臣女的福气。”

“好孩子,难为你有这份心。”萧太后颇是顺心,目光幽幽地望来,

一众贵女皆是一怔,不过一瞬的功夫,元槐竟是已经拿捏了太后的心?

仅仅是因为一盅炖梨?

她们自然不明白,萧太后在宫中多年,莺莺燕燕肚子里的花花肠子早已看透。元槐要是满嘴跑火车,反而入不了萧太后的眼。

做人需要眼神要擦亮些,看一看谁值得付出,这样才能讨人喜欢。

此时的萧太后还不曾见过元槐的獠牙,所以也根本没把元槐放在眼里,只觉得她是一个有眼力见的小娘子,不成气候。但萧太后何曾知道,秦大娘子从前也是不把她当回事,可如今……

不过那盅里的炖梨,萧太后并未喝下,而是直勾勾地盯着元槐,仿佛等着她主动进行下一步。

姜还是老的辣,这种时候,无非就是让她证明一下有没有毒。

元行秋抓住机会,抢到元槐前头说了句:“四妹妹,我可没听说过你会厨,这会儿又是做什么?”

元槐当即诚惶诚恐起来,“是臣女失仪了,臣女只是好些时日没下厨了,故而担心不合太后的口味,臣女心系太后凤体更要慎重。”

好些时日没下厨了?

元行秋愈发觉得其中有猫腻。

虽然元槐自称会厨,可她那种不是咸了就是淡了的半瓶醋,连她房里的丫头都没法比,更别说下厨了,可这次她却要露一手给萧太后瞧瞧。

那就拭目以待咯。

“臣女先替太后尝尝甜度。”元槐毫无犹豫,当着所有人的面,将炖盅中的汤水盛到小碗里喝了下去。

事到如今,再要阻止也来不及了。

萧太后连眼皮都懒得抬起,见元槐喝完一点事没有,一双凤眸似笑非笑在她身上拐了一弯。

“原来是这样,你真是个办事稳妥的孩子,那就赶快给哀家呈上来。”

元行秋心中有些忐忑,颇有几分转移伤害的意味:“太后,妾的庶妹到底不是厨子,如若口味不好,您可不要怪罪。”

闻言,元槐霎时脸色一阵慌乱,忙上前跪在殿中,颇有几分楚楚可怜的意味,“是臣女失礼,请太后娘娘责罚。”

“听她瞎说,快起来,到哀家身边来!”萧太后眉头微蹙,示意冯蕊姑姑上前扶元槐。

此话由太后开口,其他人插嘴的份儿都没有,就算元行秋心有不甘,也只得忍气吞声。

起来之后,元槐见萧太后朝着她招手,又踏着碎步走到太后身边,从头到尾都是有礼数知进退。

面对元槐一口一个好孩子,以及面对元行秋那副不耐烦的态度。

这区别可大着呢。

众女眼波流转,都认为那是青睐有加,风水轮流转。

从前太后中意元行秋,现在轮到元槐苦尽甘来了。看来这元四姑娘是真真讨得了太后的欢心。

萧太后在冯蕊姑姑的侍候下,端起炖盅喝了一大口:“甜而不齁,哀家爱喝。”随后便将剩下的汤水喝了一干二净。

元槐眼瞧着那盅炖梨见底,心潮起伏郁气一扫而空。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