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情窦初开的小娘子还不是一骗一个准?

元槐回到首辅府的第一件事,就是隐去自己将要参加制药大赛,将萧太后青睐有加有意提拔她做女官的事,添油加醋地和元贞说了一遍。

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

元贞和秦大娘子同时看向元槐,脑海里不约而同冒出一个念头:元槐想走捷径,简直异想天开!

太后不过是抬举她说几句好听的,她还真以为自己能当上女医官吗?

就算只是进太医署的司药局,多少医女都是出自医学世家,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药理知识,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元槐自幼没精心培养过,虽然懂些医术,但在其他方面并无擅长之处。

秦大娘子想的可就多了,家里的女儿可不能都送进宫,总要留一两个与世家联姻。万一元槐在宫中惹了贵人,岂不是连着首辅府都要跟着遭殃?

更何况。

元槐,根本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庶女。

她竟然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竟然痴心妄想要进太医署,放眼整个南陵都没出个名声响亮的女医。她真以为她如今翅膀硬了,随随便便都能飞进宫侍奉太后吗?

元贞却没有秦大娘子想得那么多,他本就是有意让元槐攀高枝,听到元槐得了萧太后的青睐,自然只有高兴的份儿:“好,好,等我忙完这一阵,就着手给你安排。”

元槐笑着应了下来。

反正事情已然照着她的预想一步步进行了。

他们心里具体是什么想法,她不甚关心,也不想知道。

秦大娘子刚要张口贬低元槐不自量力,可看到元贞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只好又把到嘴边不合时宜的话吞了下去。

自从嫁妆和俸禄输了个精光,全凭女儿进宫为妃才得到元贞的原谅,秦大娘子不想前功尽弃,教元贞在这时候厌了她。

元贞又提起了三日后的龙舟节,上京每年都会举行龙舟竞渡,地点就在才子庐附近的水道。

这才子庐跟寻常书院不同,展现六朝风貌,存了更多魏晋遗风,文人雅士时常会在此踱步作诗,那也不失为一道风景。

从前元槐是没资格被带去才子庐的,如今却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元贞已经决定到时要带着两个尚未出阁的女儿一同旁观,让那些瞧不起落魄士族的人瞧瞧,他们元家教出来的姑娘自然是知书达理。

“龙舟节?那就拭目以待吧。”元槐有些恍惚,上一世在龙舟节的记忆,她记不太清了。

也许可以期待一下。

翎坤宫里,风吹绿荷叶,荷花娇欲语,花正好香风细细。

虎皮鹦鹉全身披着靓丽的羽毛,尾羽带着点湖绿色,一双明亮的眼睛嵌在它那小小的脑袋上,头上立起来一簇羽毛,和腮红更惹人喜爱,站在萧太后肩上,显得十分神气。

萧太后的母家侄女萧七姑娘、忠勇侯家的崔大姑娘、邢国公家的王五姑娘、定海侯家的李三姑娘、常山伯家的郑二姑娘齐聚一堂。

样貌或秀美,或娇艳,或淡雅,或俏丽,或飒爽,燕瘦环肥,各尽其美,正陪着萧太后在亭台水榭赏荷,时不时逗弄一番虎皮鹦鹉。

水榭四周栽培不同品种的荷花,千瓣莲、夜香莲、并蹄莲……只要能叫得上名字的,翎坤宫应有尽有。

贵女们早听说萧太后喜爱莳花弄草,如今亲眼看到这翎坤宫的情景,才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豪侈。

奇葩异草大都是名贵品种,却都浑不在意地种植在廊下各处,乍一看与寻常花草别无二致。

众人陪着萧太后闲聊了一会儿京中发生的趣事。

萧太后分送给她们自制的蔻丹,气度沉静雍容地问道:“你们觉着陛下的性子好吗?”

萧七姑娘和崔大姑娘自恃身份,倒还四平八稳地答了,尤其萧家七姑娘丝毫不吝对赵崇光的吹捧。

王五姑娘、李三姑娘倒在萧太后跟前露怯了,各说各的,愣是不敢对赵崇光做出评价。

郑二姑娘却说:“陛下的才华卓绝,是寻常郎君无法企及的,这样神仙一般的人儿,臣女这个俗人就可望不可及了。”

萧太后听罢,直夸郑二姑娘直爽,内里却直接把此女排除在外了。

不过这五位贵女进宫作客,都是奔着赏花来的,对赵崇光生不出半点心思,因此待萧太后再热情也透着些周旋。

是皇后之位不稀罕吗?

正是这皇权凋零的时节,谁都不想上赶着、死乞白赖去当那劳什子的皇后。毕竟世家女都是自恃身份的人。

显然,这不是萧太后想要的效果。

萧太后面色不虞,对两道宫人道:“去把陛下叫来,就说哀家有十万火急的事找他。”

好歹她将赵崇光生的一副俊美皮囊,这情窦初开的小娘子还不是一骗一个准?

宫人连声应是,便朝着紫宸殿去了。

萧太后正应付着众美,眼里的笑都快装不出来了。

彼时有一个宫人便走了进来,垂首恭顺道:“启禀太后,陛下来了。”

五位贵女听了,神色各异。

陛下大驾理应回避,太后还都未发话,三位姑娘有些拿不准主意,纷纷看向为首的萧七姑娘和崔大姑娘。

萧七姑娘知道表兄赵崇光来了,眸光的惊讶一掠而过,紧接着就是满脸笑容,隐隐瞧着有些许期待的样子。

崔大姑娘这次进宫本就无所图,不过能窥见圣颜,那自然是好事,只是望着挨挨挤挤的荷叶,表情没什么明显的大变化。

赏荷的本质就是变相的相亲,几位贵女在入宫之前早有觉悟,不过在萧太后跟前装装样子。

萧太后眼眸沉了沉,极快的,嘴角的弧度渐盛:“快去请皇帝进来。”

她想做的事从来就没有失败过,有条件要做,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赵崇光是她的儿子,只能乖乖顺从她的安排,按照她桂规划的人生轨迹走。

世事如棋局,有的人是下棋的人,有的人只能做别人手中的棋子。

萧太后表情仍然十分轻松,对这些贵女取笑道:“你们皆出自名门世家,眼光既远又广着,今儿哀家可给你们请了位俏郎君。”

听到萧太后的玩笑话,让五位贵女笑作一团。

就在此时,廊下经传出一阵沉稳非常的脚步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