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息令人无比地开心。

那就是荡胡军已经彻底消灭突厥王廷,并将突厥之地全部纳入了大晋版图。

一个消息却是令人无比地悲伤。

大晋长平侯的嫡长孙、一军团副军团长、卢城一师的师长赵飞将军为国捐躯了。

他的灵柩将一路抬回京城。

卢城两边道路上全是黑压压的人群,人人踮足探首望向往卢城来的方向。

荡胡军的将士整齐地走了过来,一队队的突厥俘虏走了过来。

一人举着前锋军的旗帜,后面八人抬棺缓缓地走了过来,卢城百姓知道这是赵将军来了。

“赵将军。”

“赵将军,走好。”

哭泣声响彻在卢城的大街小巷。

这是赵飞啊,是我们卢城的保护神,竟然陨落在草原上。

当队伍进入卢城后,卢城县令肃然前来,替换掉李海毅亲自抬棺。

“赵飞。”

“赵飞”

“赵飞。”

突然,街边响起了整齐的呼喊声。

卢城民众全部胸戴白花,送别赵飞。

长长的街道,漫长的等待,灵柩经过的地方,都是一片片花海抛向灵柩。

杨子伦默默地走着,飞哥,你看到了吗?

你死了,你又没有死。

你将永远活在这块土地上。

赵飞的灵柩到了鄯城,道路两边早已聚集起了数万的民众,默默等着灵柩的到来。

鄯城人民悲伤不已,都想为大晋长平侯的孙子赵飞、为这位大晋的英雄送行。

灵柩终于来了。

“飞将军,一路走好。”

“赵飞,千古!”

“赵将军,你是大晋的英雄。”

“......”

此起彼伏的高喊声不断,漫天的鲜花撒向了灵柩。

城门口等候已久的晋明侯和鄯城郡守上前,默默地替换李海毅和尼古拉为赵飞抬棺。

“看,皇族晋大人和鄯城郡守亲自为赵将军抬棺。”

一路纸钱飞舞,自发在胸前戴起白花的民众在无声的啜泣。

即使灵柩远去,密集人群也没散去,人们仍在翘首看望。

杨子伦身形趣÷阁直抬着棺材默默地走着,脑海里响起了那最后的对话。

“杨子伦,答应我一件事。”

“飞哥,你尽管说。”

“带我回大晋。”

飞哥,我一定会带你回去,也一定会实现我对你许下的誓言。

护送赵飞的灵柩队伍行进到了雍州。

这是西北行营所在地,如山如海的人群在等着赵飞的灵柩。

当初听到荡胡军的战报时,左中正激动得老泪纵横。

没想到旋即传来长平候孙子赵飞战死的消息。

西北行营一众高官早早等在了雍州城门口,道路两边布满了数十万民众。

灵柩缓缓行来,左中正走到杨子伦面前。

杨子伦停下脚步,啪地给他敬了一个军礼。

左中正面色肃然,他接过了杨子伦抬棺的位置,行营高官全体下场接过了抬棺的任务。

“看,西北行营总督左大人亲自给赵将军抬棺。”

“赵飞,一路走好。”

“赵将军,千古!”

“飞将军,你是大晋的英雄。”

“......”

一路哭声震天,漫天的鲜花撒向了灵柩。

杨子伦拿起一个大喇叭,站在马背上跟着灵柩缓慢行走,他全力运起了太极绵字诀心法。

“荡胡军横扫千里草原,踏破突厥王廷。”

“关山之内已无突厥,关山之内皆为晋土。”

“赵飞将军千古,荡胡军万岁!”

高亢的声音数里外可闻。

啊,竟是这样的战绩?

雍州百姓顿时一起振臂高呼:“赵飞将军千古,荡胡军万岁!”

长街两边挤满了民众,此刻,震撼与悲伤两种情绪同时在人群里蔓延。

天空下起细雨来,苍天似乎也在为此悲伤。

......

是夜,左中正在家里单独请晋明侯、杨子伦一聚。

晋明侯问道:“左大人,荡胡军的捷报呈上去了吗?”

“明侯,捷报早已送出,朝廷让我再作一份奏折,这次跟你们回西都后上奏。”

“左大人,这份奏折你可得花点心思。”

左中正笑笑。

他号称大晋奏折第一人,写花团锦簇一般的奏折,谁能比得过他?

“明侯,我已经草拟好了,喊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查漏补缺的。”

说完,他将折子递给晋明侯,晋明侯立刻看了起来。

左中正的奏折将荡胡军的成立、大小战事的经过、惊人的战绩、丰富的缴获都不遗余力地一一写下。

他不吝赞誉之词,整个奏折长达万余字。

晋明侯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

终于看完了,他又像经历了一次出征一样,长喘了一口气。

“左大人,论写奏折的功力,大晋朝如果说你是第二,那就没人敢称第一啊。”

“呵呵呵。”.BIQUGE.biz

左中正抚起胡须老怀甚慰:“杨子伦,你也看看。”

杨子伦点点头接了过去,他草草翻看一阵后就将折子递回给左中正,不发一言。

咦?

左中正觉得有点奇怪,似乎杨子伦对自己的奏折不是很满意?

“杨子伦,老夫的奏折可还入你的法眼?”

杨子伦没回答,而是突然问道:“左大人,你想做千古名臣、真正地载入史册吗?”

左中正和晋明侯不禁面面相觑,这突然转换的问题,他是什么意思?

“杨子伦,你何有此问啊?”

“左大人,你是荡胡军的总指挥,人人都知道这次荡胡军功绩将彪炳千秋、永载青史。”

“但是,无论是朝廷百官也好,史官也好,他们都知道你不过是挂名的,只不过心照不宣而已。”

“左大人,也许本次你能获得很高的地位和荣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后的史官们将逐一还原历史。”

“很快人们只记得荡胡军,记得晋明侯,记得赵飞,甚至记得秦牧那个临阵脱逃的罪人。”

“但人们却记不得你了,你很快就会淹没在浩瀚如海的历史里,左大人,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左中正和晋明侯对视了一眼。

杨子伦说的都是实情,左中正自己心明如镜,他点点头表示认可杨子伦的说法。

然后问道:“杨子伦,那你刚才那样问我是什么意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