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报错(章节有误?)
听书 - 文明破晓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文明破晓》第552章 现代化(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1928年5月21日上午10点,一艘客轮抵达了上海。在下船的人流中,有几名身材矮小的男子。很快,他们就在各种写了名字的迎接牌中见到了日文写的牌子,立刻靠过去。没多久,这些日本人就上了一辆面包车,直奔虹口区而去。

透过车窗,这些日本人打量着车窗外的上海,不禁感叹起来,“没想到都拆了!”

是的,上海这座城市被拆了个差不多。如果没有街道上往来的人流,以及他们那种身处和平时代的特有的镇定,很容易就认为这座城市遭受到了战火。

旧城市的狭窄街道被全部拆掉,宽阔到难以想象的街道两旁都是新建成的各种围墙,或者是带铁栅栏的围墙。围墙内则是一栋栋整齐的楼房。当日本人乘坐的面包车路过曾经最繁华的十里洋场的街道,发现那些建筑也被彻底拆除。变成了同样宽阔无比的大街两旁的各种新式建筑。

“支……,中国真的变了!”车里为首的那位日本人叹道。日本共和国政府根据中国政府的外国要求,在国内全面禁止支那一词在官方出现,

上海本就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港口城市,大量来自于各国以及中国各地的人汇聚其中,让这座城市变得十分热闹。同时,在城市各处都有着穷苦人民的身影。四年后,那些茫然不知所措的失业者,以及朝不保夕的乞讨者们都不见了,街头巷尾都是行色匆匆的劳动者。货物通过各种车辆运往城市的各处,也从城市各处向着港口、火车站汇集。

如果这哥日本人能透过时空,了解到另一个时空中上海拆迁所花费的巨额资金的话,他或许就不会感到讶异了。上海的地理位置注定这座城市必然成为巨型城市,所以从一开始就以50年为规划方向,将地铁、高架的位置全部留下来,对于城市未来建设非常有利。

这些日本人当然不知道何锐在规划中国大城市的想法,曾经在华的日本情报人员此时心中颇为伤感,为首的川岛浪速更是如此。川岛浪速作为日本情报人员曾经在上海、北平、东北都生活过。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返回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