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上,76人的进攻又开始了。

可这一回合,球权到底给谁,就成了大问题。

艾弗森大权独揽,这场CrossOver大战,他原本还占据上风。

可林星靠着一招山姆高德,转眼就逆转了局势。

局势逆转,艾弗森又怎么可能不急?

可问题是,他独揽球权,已经连丢两个球了。

3中1的命中惨不忍睹,2比7的比分也有点危急。

按常理,艾弗森也该传球了。

另一边,卡特很着急。

林星没有扣篮的时候,他还能保持耐心,可现在,林星直接扣了个狠的。

可以说这场扣篮大战,林星已经大幅领先了。

卡特想扳回来,就得赶紧还一个。

可扣篮这东西,和CrossOver不同,卡特不可能每个球都有机会扣篮。

这东西,是要抓时机的。

就像林星那一扣,靠着山姆高德彻底过了卡特,又以冲势吓退了乔·史密斯,才得到了充足的施展空间。

卡特也一样,他也需要空间。

他无法保证接下来他的每一次单打,都能够撕扯出足以扣篮的空间,那他就很需要大量的球权来试错。

所以,76人攻到前场,艾弗森持球,另一侧,卡特不跑位了,站住位置之后就对着艾弗森张了张手。

艾弗森虽然满心还想自己打,可他也知道,他都已经连着打了三个回合了。

“该传了,这個回合传了,下个回合再把球权收回来就是了。”

对艾弗森来说,传一个,没什么大碍。

反正76人这球权,是一直掌握在他手中的,没人能跟他抢。

卡特终于接到球了,防他的是勇士外线二号大闸拜伦·拉塞尔,正面给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林星一看艾弗森不打了,也找了个机会,跟斯塔克斯换防了。

换防的目的么,自然是要把精力放到协防一端了。

可卡特比他想象中的稚嫩,或者说,卡特擅长的,从来都不是阵地战突破防线。

说白了,卡特没有麦迪那样的最快第一步,也没有艾弗森的CrossOver。

他跟科比有点像,除了少许的冲框以外,绝大多数的出手还是在外围。

中投占了绝大多数,开发出三分之后,三分投的也不少。

现在还没到巅峰的卡特,除了一手沉肩大跨步轰向篮下的突破以外,就只剩下背打这项利器了。

而所谓的沉肩大跨步轰向篮下的突破,其实就是一个三威胁接一个跨步,能过就不过,不能过就拉倒。

球场上,卡特也恰恰是这么打的。

可防他的是被林星耳濡目染了数年的拜伦·拉塞尔,拉塞尔一步就挡住了他,一点机会都没给。

这球入了卡特的手,就没有再往外传的道理了。

卡特便直接一个背身,用出了他的第二个杀招。

这第二个杀招一出手,拉塞尔也跟着变了防守。

他落了一小步,只用右臂顶着卡特,这一招,防的就是卡特的突破了。

这么防,拉塞尔的小心思也显露无疑了。

谁都知道,现在的卡特,肯定满脑子都是扣篮。

想扣篮,首先就得接近篮筐。

可现在拉塞尔就防着他突破,接近篮筐?想都别想。

不远处,林星看着拉塞尔的防守,满脸的赞赏。

要说拉塞尔现在的防守,技术上的精进其实不大,主要是聪明了。

林星对拉塞尔的调教,主要也是在脑子上。

防守这东西,要是有了思路,防得聪明了,再菜鸡的防守者,也能防得很好。

说到底,篮球这项运动,球商的占比可不小。

卡特就这么被拉塞尔卡在了外围,他还是没有放弃,耸动着屁股往里推进。

推到中距离附近,林星慢慢靠近了,对卡特虎视眈眈。

卡特知道,不能再往里了,再往里勇士就要夹击他了。

他只是个新秀,可经不起夹击的鞭挞。

于是,他直接一个翻身跳投。

拉塞尔顶上去就是一个干扰,哐当!

“顶着勇士的防守,76人的进攻也出了问题。”

马特·古迪卡想到了赛季初76人击败勇士的那场比赛,那场比赛,勇士缺了莫宁和林星,因此防守糟糕得很。

最后输球,也是输在了防守之上。

古迪卡又想到了林星和莫宁陆续回归之后,勇士一波取下了29连胜。

如果再赢下这一场,连胜场次就直接跃升到30场了。

“如果没有赛季初的那十多场禁赛,现在的勇士该不会还没输过球吧?”

古迪卡越想越骇人,只从这场比赛,他看到了勇士真正的统治力。

球场上,勇士又反攻了。

CrossOver和扣篮这两项对决之上,均占据了上风,林星也不急了。

从这个回合开始,他要传球了。

林星所谓的传球,也不是把球传给队友,然后负手立在一旁,不管不顾了。

虽然都是坐二望一,可他的球风特点和副GOAT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他所谓的传球,指的是科比在场时突分科比,科比不在场就找莫宁、打挡拆。

眼下这个回合,林星就以一个势不可挡的突破,吸引了夹防。

最后把球丢给了莫宁,莫宁接球,往里一步,上篮得手。

9比2,比分是越拉越大了。

可76人根本不在意,打头的艾弗森看都没看比分一眼。

转头的进攻,他又开始挑战林星的防守了。

可结果么,还是和前两个回合一样,艾弗森被林星彻彻底底的缠死了,一点机会都无。

艾弗森的风格特点,一向就滥投的很,这波被林星锁死了,他还是出手了。

顶着防守的出手,还是林星的防守,结局就只有一个了——

哐当一声!

球场上响起了“篮板篮板”的呼声,大本那双黑粗粗的手,直接抢在所有人之前抓到了篮板。

自从老尼尔森决心交易大本,大本就一场不落的场场首发了。

外人都道,勇士有两个顶级蓝领大前锋,都很擅长抢篮板。

不过这两个顶级蓝领大前锋的风格特点,还是有点差异的。

就拿抢篮板来说,罗德曼是那种原地起飞,跳得比谁都高的抢法。

大本就是准确的判断落点,然后靠力量卡位的抢法。

方法不同,可有大本在,加上莫宁、林星这两个篮板高手,勇士这一路连胜下来,篮板是一定赢麻的。

大本抢下了篮板,林星紧跟着靠了过去。

虽然场下不睦,大本这球,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传给了林星。

76人的退防不快也不慢,总体上,艾弗森、卡特、乔·史密斯都退的很快,科尔曼就很敷衍了。

前场,勇士还是有一波多打少的机会的。

可林星没着急,他缓了缓节奏,等着莫宁上来,又给莫宁喂了一个。

这场比赛的胜负,已经是没什么悬念了。

面对防守如空气的76人,勇士打得很轻松。

剩下唯一的问题,就是林星和艾弗森的CrossOver大战、林星和卡特的扣篮大战,结局如何了。

而随着比赛的进行,马特·古迪卡逐渐就意识到了——

“阿伦·艾弗森已经不可能赢下这场CrossOver大战了……”

为什么?因为林星有点耍无赖了,他靠着防守,防得艾弗森根本没法施展他的CrossOver绝技。

说白了,CrossOver再怎么厉害,林星从身体素质到球技、个人能力全包围了现在还没到巅峰的艾弗森,艾弗森肯定是没法发挥的。

“好好地一场CrossOver大战,就这么变成了一场防守大战了。”

另一边,卡特的扣篮也没什么进展。

拜伦·拉塞尔一直严防死守他往篮下去,去不成篮下,卡特是一点扣篮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外围,卡特倒还打得不错。

拉塞尔严防突破,外围的防守必然会漏出破绽。

卡特中投连着进了几个,可没什么卵用。

76人整体是被勇士大幅压制的,首节比赛结束的时候,勇士就靠着无可匹敌的进攻,掠下了35分之多,防守还防的76人只得22分。

第一节,勇士就赢了13分。

“比赛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这场比赛的观赏度,也没有大伙想象的那么高。”

“说到底,这两支球队的差距,已经大到了比赛根本没法正常进行下去的地步。”

次节,科比登场,勇士的攻击力提升到了巅峰。

这一节,勇士对着76人孱弱的防守,轰下了新高41分。

半场,勇士就以76比47,领先了29分之多。

老尼尔森一见这场比赛如此没有悬念,也不多哔哔,直接开始了轮换。

下半场,林星和莫宁都没怎么打。

科比带队,顶着29分的领先,敢打敢拼。

有他在,三节结束时,勇士仍然手握28分的领先优势。

28分的领先,第四节就彻底成为了垃圾时间。

科比已经敢打敢拼了一段时间了,已经没有悬念的第四节,他是真的拼不下去了。

勇士这边,第四节直接就是全替补出击。

76人那边,现任主帅约翰尼·戴维斯倒是有让主力继续打拼的想法。

可艾弗森不想打了,他还是有好胜心的,知道比赛输了,自己也输了跟林星的CrossOver之战。

第四节再出场敢打敢拼,也无济于事了。

卡特倒是拼了一会,扣出一个赢得满堂彩的翻身大风车之后,他也举起双手,申请离场了。

“小艾应该是输的心服口服了,卡特么,很明显的不服气啊。”

早早坐到场下的林星摸着下巴,做出了如上的判断。

他不知道的是,卡特确实不服气,也把他的不服气表露了出来。

艾弗森么,输得倒也没那么心服口服。

说白了,这场比赛,原本大伙期待的两场大战,最终都毁在了勇士强大的防守之下。

艾弗森空有一身CrossOver技巧,却被林星的防守完全掐死了,不得施展。

反过来说,林星对着76人孱弱的防守,各种CrossOver技巧,那是信手捏来。

艾弗森觉得,这场大战,看上去他是输了CrossOver之争,实际上他输的是防守之争。

小艾从打进NBA开始,就不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防守悍将。

他个子太矮了,没那个资本。

所以,他压根就没有跟林星比防守的想法。

此刻,他满脑子都是——

“不行,我得找布拉德(格林伯格)说说,让他想办法提升一下球队的防守。”

布拉德·格林伯格是76人的总经理,艾弗森找他提升防守,这意思就相当明确了。

艾弗森就没想过靠自己提升防守,还是那句话,他个子太矮了,没那个资本。

他想到的,就是给自己换个教练,换一批队友。

然后呢?

然后,当然就是卷土再来了。

所以,归根结底,艾弗森也是不服气的。

这场比赛的第四节,勇士全替补出击,76人那边,艾弗森和卡特也都早早离场,拿着大合同的德里克·科尔曼心安理得的划水。

倒是乔·史密斯,趁着垃圾时间,上场又拼了一波。

比赛打完了,勇士大胜。

林星两节半25分,莫宁一节半14分,科比两节时间19分。

三巨头就砍了58分,就赢下了这场比赛。

说到底,还是76人太烂了。

艾弗森和卡特这两个原本的主角,这场比赛打得都跟个配角似的。

倒是垃圾时间敢打敢拼的乔·史密斯,拼了个22分11个篮板2个助攻1个抢断2个盖帽的出色数据出来。

赛后,他也自吹自擂,自称是勇士杀手。

和他对位的莫宁,看到乔·史密斯的赛后采访,脸一黑,骂了一句:“码的,不要脸了,还勇士杀手!”

林星嘿嘿一笑:“76人没有季后赛可打,他这牛皮,能一直吹到下个赛季了。”

这话一出,莫宁的脸就更黑了。

不过很快,林星的脸也黑了。

因为赛后,各大媒体的报道,除了聚焦勇士30连胜以外。

绝大多数的新闻通稿,都在强调艾弗森开场第一个过了林星的那个球。

《体育画报》:“CrossOver大战,阿伦·艾弗森精彩过人,一步过掉斯大·林!”

《今日美国》:“挑战王座成功?阿伦·艾弗森后生可畏。”

《纽约时报》:“从阿伦·艾弗森一步过斯大,看勇士vs76人这场比赛。”

“……”

就连NBC电视台都来凑热闹了,赛后给了一个最佳进球,就是艾弗森过林星的那个球——

“过人行云流水,且看AI精彩CrossOver,一步过斯大!”

林星当时脸就黑了——

“尼玛,这CrossOver之战,不是老子赢了吗,怎么你们一个个的都在吹小艾啊?”

林星不理解,其实,这就是名场面的作用了。

名场面,很容易就能让人忘记一场比赛的胜负,甚至于真实的状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