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期间,港城过来一位监制叫李|杰明,是过来协助导演拍摄的。

李|杰明其实是资方代表,是来监督贾璋柯,制约导演权利的。可【小武】这个十几人的剧组,有个屁的权力呀。主要是人家把钱投给你,总不能连个人都不跟着过来,那谁知道你拿这些钱都干了什么,又拍出来个什么东西。

李|杰明此前一直生活在港城,听说内地发展不错,第一次来内地,原本觉得京城魔都这些地方就是内地的模样,结果到了汾|阳,大失所望。

贾璋柯和他说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只是中|国的几盆盆景,要了解真正的中|国就必须考察像他的家乡汾|阳那样的小城。

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第四代执着于伦|理道德,第五代迷恋于历史寓言,第六代在都市摇滚里陶醉(他自己不承认自己是第六代)。

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璋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璋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小武】就是这样的体现,里面的每一幕,都带着对生活的感悟,彰显着生命的称重。

每当人们在外受到挫折与磨难,心灰意冷时,总会去寻求家庭的温暖。

那种暖黄色的亲情气氛对人来说是最好的疗伤药。小武也不例外,面对小勇和胡梅梅的“背叛”,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看望自己年迈的父母。

原本以为乡下还保有朴素的情怀,谁想也在“金钱”的冲击下,开始慢慢瓦解。

为了让家里的老二顺利娶上城里的媳妇,老父亲要求老大和小武分别给家里五千块钱,老母亲还把小武给她的金戒指转送给了老二的准媳妇。

小武接受不了如此屈从于利益的家庭,那寻求温暖的初衷变得如此可笑,自认为的感情净土,也不知不觉沾染上了现实的功利,最终被父亲赶出了家门,小武和家人亲情消散了。

…………

不知不觉,苏浩在汾|阳已经呆了一个多月了。

【小武】这部电影其实很简单,基本上没有什么剧情,也没有时间线的贯穿。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小武的小|偷的日常。

故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小武失去了兄弟,第二部分小武失去了爱情,第三部分小武失去了亲情。最终失去自由,成为囚徒的过程。

今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县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呼喊声,歌曲声,汇成了小县城最平常的一日,平凡,却又彰显着勃勃生机。

苏浩的心情很好,因为今天是他的最后一场戏,也是整个剧组的最后一场戏。

“开始!”场记打板。

拍摄开始。

苏浩双手戴着手铐,警察推搡着他从街尾走了出来。

影片的最后一场戏是:小武在一次例行“工作”时,被公安干警抓获并铐在了电线杆上。街上的行人冷漠地看着他,他冷漠地看着街上的行人。

按理来说这是一个大场景,需要很多群演来布置。然而贾璋柯说不用,就苏浩和扮演警察的中年人,至于群演,街上的这些人就是最好的群演。

警察因为要处理一些私事,就把小武拷在路边电线杆的铁线支架上。

这时周围的人群,过往的行人,以及玩耍的孩童,见到苏浩被拷在铁线支架上,都好奇的驻足观看,甚至走到近前观看。

只见镜头前的苏浩蹲在路边,不时的四处张望,另一只手不自觉的乱动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而后一个起身,转头看向右边围观的群众……

这时街道上贩卖的新型录音机里面播放起了时下里流行的歌曲,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摄影机跟随苏浩转动,拍向围观的群众。就在这时,贾璋柯不知不觉的将拍摄的角度转换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群众的目光好奇、鄙夷、又麻木。有的人因为意识到自己正被拍摄而感到惊讶,于是离开画面去做自己的事了。与此相反,有的人则是正眼看着在拍摄他的摄影机而没有假装在看小|偷。

镜头后面的余力威和贾璋柯却是满眼放光,演员给力,这些围观的群众更给力,尤其是那个看向镜头的群众,让镜头看上去好似穿帮了,但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美学线索,置换了故事和周围看客之间的关系,既展示了镜头的存在又让人下意识地忽略镜头的存在。这个镜头很有震撼力。

那些盯着镜头的群众,让观众看来就好像他们的眼神是落在自己的身上,仿佛自己就是被拷在路边的小武,承受着路人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眼光,而那些眼光让人很不舒服。

余力威后来问:“为什么这么拍?”

贾璋柯解释道:“我想使观众受到触动,以便每一个人都能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看待别人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使观众审视自己,反观自己作为看客的心态,并以这种方式干扰观众。”

“卡。好!非常好!”贾璋柯赞叹道。

他说话了也就预示着这个镜头结束了。余力威赶紧放下摄像机,朝身边的人说道:“快给苏浩解开手铐。”

贾璋柯也出去,朝外面围观的人群说道:“各位乡亲父老散了吧,我们这是拍电影呢,这位小兄弟不是小|偷,大家不要当真,都散了吧。”

群众见没热闹可瞧,散去了。

贾璋柯拍着苏浩的肩膀笑逐颜开:“苏浩,你刚才真的很不错!你不知道那画面有多么地震撼。”

苏浩一时有些恍惚,第一次在观众前拍戏,刚才他是真的成了小武了。听了贾璋柯话,深吸一口气:“拍完了。”

“嗯,完了。”贾璋柯大声说道“杀青了!”

哗!全剧组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演员都叫了起来。这一群人从副导演到剧务基本上都是新人,第一次接触剧组工作,竟也拍成了一部电影,心中的那份热情和激动促使他们忘情地欢呼。

晚上吃了顿简单的杀青宴,就在宾馆旁边的小餐馆里,不指望能有多么地上档次,总之比拍摄时的盒饭强就是。

不过气氛倒是不错,喝醉了好几个。苏浩和贾璋柯几人也喝的有点多,但没到那种翻江倒海不省人事的状态,散伙后几个人回到宾馆还在房子里聊了半宿,不知道什么时候躺下的。

第二天的中午,一群人返回了京城。

回到京城贾璋柯开始做电影后期,苏浩不知道【小武】的质量如何,他现在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电影的后续事情,因为再过几天,《将爱》就要开拍了,他现在要把精力放在《将爱》上了。

不过苏浩还是给贾璋柯提了几点建议:

第一就是剪辑问题,故事一定要流畅。这一次用35MM的胶片拍摄,清晰度应该比原来历史上的好很多。35MM的电影胶片画面在色彩饱和度、还原度和画面流畅性,无懈可击,上大银幕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二是最好配上英文。翻译上面尽可能的漂亮,准确。电影如果要送去国外参展,翻译连老外都看不懂的话是个很不利的因素,好多国内电影就是吃亏在这上面。

电影后期工作可一点不比拍摄轻松,虽然不再是拖着整个剧组跑,可也是千头万绪,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弄完。

苏浩没有参与后期制作,但他对贾璋柯充满信心,【小武】的拍摄时间跟后期时间明显已经比原来历史上花费的时间更长,贾璋柯投入的精力更多,至少在电影质量上不会比原来的差。

他知道【小武】会在明年横空出世,贾璋柯一战成名,虽然他不知道具体获奖情况,但是能拿奖是肯定的,以历史上【小武】那种16MM胶片拍摄的渣画面都能获奖,现在的【小武】至少在画面上已经甩开了原来的一大截。

那么【小武】是肯定会成功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