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期间导演给李雪建讲戏时说:“其实皇帝也是人,不是个个都非得高大威猛,仪表堂堂。《史记》中记载的秦王就是一个驼背、鸡胸、矮小的男人。所以在片中我想塑造一个真正的人,由于自小的生活加上祖辈的压力,嬴政实际上在电影里是一个有着一定程度上变|态的人物。”

颠覆了你的常识,却更加接近历史,更加接近历史人物他们的心理状态。没人能定义好坏。

电影上映后陈铠歌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李雪建是中国演帝王的演员中最不同凡响的。他演的秦王有爱、有恨、有血、有肉。”

在剧组时间长了,苏浩懂事有理,有眼力价儿,很快就和剧组人员熟悉,有一天他向李雪建请教,“秦王与你以前演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李雪建道:“首先我不觉得他是个暴君,我觉得秦王是个英雄。你站在他的角度想就能够理解他了。他的手段虽然有点不能认同,但他也是被环境所迫。”

苏浩向他请教演技时,李雪建就自己的表演谈到他对于秦国人的观点:“秦代人的特点是‘拙’,从兵马俑、汉像砖、先秦青铜器和字画里,我都可以找到例证。因此,我的表演风格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雕琢。一句话,那时候的人,心眼儿实,为实现理想,一根筋。”

可见一个好的演员需要有良好的洞察力,一个“拙”字用的很好,那个时候的人,质朴,粗旷,单纯,同时又具有早期人类社会共有的浪漫精神,也就是说一方面情感非常丰富,一方面又头脑简单,一根筋,在我们看来有点像小孩,喜怒无常,时哭时笑,表达方式很激烈,大哭大笑大喊大叫,偶尔还有点歇斯底里。

考察一下文献记录,我们会发现书中的先秦之人确实如此,政治的混乱导致人们重实际轻形式,个人意识很强,因为搞不清该听谁的。

荆轲(张封毅),张封毅的表演很精彩,荆轲曾眼也不眨地杀了造剑人全家,但最后一个盲女的刚毅却让他背负上了良心的煎熬,以致从此大隐于市,在救助因偷东西被人抓起来的孤儿时,一代名刺客,甘愿蒙受跨|下之辱,孤傲的荆轲,始终恬退隐忍,或是扮疯装傻嘲笑这个世界。

这个角色神来之笔就在末端刺秦一幕,他明知道秦王知道他为刺客,仍只身上殿,一代侠士荆轲在秦殿像小丑一样出尽了洋相,那滑稽的样子却是其对不可一视的秦王的嘲弄,更加让人敬佩,他将计就计,表明此刻身份,足显荆轲的智慧。

张封毅这段表演,完全使用方言,表面上滑稽怯|懦,其实智勇双全,这二者都可在荆轲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中表现出来,堪称完美出演。

赵姬(巩利),无论是【霸王别姬】、【活着】还是这部【荆轲刺秦】,都是缺了巩利不成戏的。

这部戏里的巩利,表演的非常好,稳重地充当了这部电影众多人物之间的纽带,在这部戏中与其说她是这里的女主角,不如说是她的存在是给秦王、荆轲以及其他几个重要人物提供了一面镜子,只有他们对这镜子的时候,才能看到自己人性的另一面,而恰巧,我们就站在这面镜子旁边。

除了这三个主要角色,影片中最可圈可点的人物还有嫪|毐(王志纹),王志纹在这部剧里演出太出彩了,他真的做到了让观众因他笑为他哭。

盲女(周讯),虽然出场时间很短,但相信所有人都记住了她那双盲女绝望的眸子。

燕丹(孙|周)话剧腔太重,可能陈导要的就是这个吧。

高渐离(赵苯山),赵苯山这时出现在正剧中还不会让人笑场。

潘|长江饰演的狱吏也是一样,他对荆轲行刑的那一段撞墙的镜头确实让人望而生畏。

可以说【荆轲刺秦王】的演员奉献了他们演艺生涯的顶级表演。

虽然初次观看【荆轲刺秦王】,你会发现剧中的人物表情夸张,夸张到让今人不适的地步,似乎每个人都会大哭大笑,有时有如孩子般的天真而略带神经质。

但如果你单拎出他们每个人的表演观看,你就会不得不佩服演员的精湛演技。

陈导的【荆轲刺秦】是一部戏剧,如莎|士比亚,索|福克勒斯笔下的悲剧,夸张的表情及语言是为剧情服务的,激烈的冲突缓慢而不可阻挡的达到高潮,然后在大悲大喜的瞬间撕下个人的面具,宣告历史的必然个人命运的无奈。

但这部剧筹备三年多、拍摄历时二年,耗资八千万元人民币,观众对它的期待值太高了,所以才会有首映之后,观众和新闻界众口一词的“口诛笔伐”。

陈铠歌认为他的【荆轲刺秦王】,既不是纯粹的历史影片,也不是教科书的翻版,他在影片中表现的是个人对人性与权力的理解。

中国的艺术传统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传统观点中,艺术文学都是“道”的体现,要符合正道,文艺与其说在表达生活,不如说在教导人们该怎么生活。

因此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套路,太祖同志曾用八个字精确的描述了这种套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这八个字背后还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京剧里从三国到水浒,人物们打扮的都一个样,那是因为什么朝代没关系,人家演的是价值观。

其实就算不去找,传统也是存在的,我们对于古代社会的认识,绝大部分就是来源于这个套路,双手背后气宇轩昂的皇上,正直忠诚的大臣,点头哈腰巧言令色的奸|佞,文臣武将建功立业,荣华富贵。

其实都是京剧那一套,此法百试不爽,唯独有一点它套不上,那就是先秦,所以有抱负的导演,如陈铠歌,就会想到,可不可以把各种角色的脸谱都扔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在《刺秦》里面,皇帝不像皇帝,刺客不像刺客。

一点也不伟岸的李雪建,演一个看似怯|懦猥|琐,却有气吞山河之志,心|狠手|辣,疯|癫乖|张,经常歇|斯底里大声嘶叫的神|经质秦始皇,伟岸的张封毅演一个富有人道主|义精神,慈眉善目的刺|客。

还有奔|放活泼的赵姬,幼稚胆|小的贵族子弟太子丹,在充满仪式美和庄重感的气氛之下,各色人物充分的展现着他们的个性,他们是脱去了脸谱的活生生的人。

为什么皇帝都必须要“像皇帝”呢?

中国史上几百位皇帝都用一个脸谱难道就合理吗?

也许陈导是对的,但观众的认知明显和陈导的不一致,所以【荆轲刺秦王】失败了。

【荆轲刺秦王】中陈铠歌想要表达理念是超前的,无论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戏剧气氛的营造,美术风格的设计等各方面来看,电影都没有犯什么明显的错误,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好,它被市场所排斥与电影品质无关,只是不幸诞生在了不合适的时代。

【荆轲刺秦王】所有艺术环节都是一流的,包括布景、道具、服装、烟火,摄影和表演更不必说。

【荆轲刺秦王】拥有宏达豪华的布景和大场面,但它并不浮夸,它不是华丽的空架子,它尊重历史并尝试去理解历史,也绝不缺少艺术创作上应该追求的个人情怀。

陈铠歌是一个很爱为演员说戏甚至亲身示范的导演,在角色塑造方面他也融入了更多的个人理解,李雪建的嬴政,张封毅的荆轲,巩利的赵姬,王志纹的嫪|毐,陈铠歌自己出演的吕不韦,甚至还有当时出现在正剧中还不会让人笑场的赵笨山和潘长茳,【荆轲刺秦王】的演员表可谓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演员,而他们也都奉献了演艺生涯的顶级表演。

但角色塑造也恰恰是【荆轲刺秦王】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李雪建用舞台剧般的夸张表演,塑造了这个疯疯|癫癫又略显|猥|琐的秦王形象,一个神|经质的嬴政和人们心中那个了不起的始皇帝形象相去甚远。

陈铠歌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将秦始皇嬴政拉下神坛,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他认为,做伟大的事不代表他的每一个方面都要足够伟大,他所经历的身份迷失,他所承受的政治重压,他所承受的孤独寂寞,都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但这时的观众不接受,不买账。

【荆轲刺秦王】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后恶评如潮。

总体上来说,【荆轲刺秦】耗资人民币八千万,当年创下中国之最,可惜生不逢时,遭遇票房滑铁卢,陈导走的有点儿远。

也许时隔多年,当观众经受了【无极】和【赵氏孤儿】的洗礼之后,才能更冷静地审视这部作品,去理解陈铠歌想要表达的恢弘史观,并找到那些让他成功和失败的元素。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