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片,又称重点影片,一般以歌颂党为目的,走社会主义的路线。充分表现当下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用独特的电影艺术形式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奋斗与成就。传播正能量!

献礼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以往的主旋律献礼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树立英模人物,塑造榜样;另一种则回顾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难忘的历史时刻。

献礼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为了喜迎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十年,电影工作者奉上了一大批献礼之作,代表作品有《林家铺子》《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林则徐》等。

过去的主旋律献礼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树立英模人物,塑造伟大榜样;另一种则回顾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难忘的历史时刻。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电影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物传记式与纪实故事式的主旋律电影已不能满足人民的观影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工作者在现实性与时代感,

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的基础上多方面尝试创作出《风声》等既能实现社会效益,又能兼顾商业利益的影片。

在世界电影史上,“献礼片“是一种特殊的电影创作现象,为中国首创,基本定义是:“以歌颂执政党为目的,走又红又专路线,在纪念期间播映的特殊影视作品。

“又红又专是“献礼片“的特殊要求,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与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创作者须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其次是艺术、技术等创作、制作需精湛精良,创作者须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制作团队需要较高的敬业精神和制作能力;最后要求作品须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满足观众对影视节目的娱乐需求,经典如《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

【惊涛骇浪】属于纯正的献礼片。

【惊涛骇浪】因为提前举办过看片会,当时虽然主要是给制片厂和各大发行方看,但全国也就三十家发行方,整个放映厅不能空着吧,所以八一厂也请了一些关系好的影评人、记者之类的。

所以八一厂没再举办首映仪式,而是1999年10月1日全国直接上映。

当初苏浩知道【惊涛骇浪】1999年10月1日全国上映时,他是非常乐意的。

因为‘国庆档’马上就要出现了,【惊涛骇浪】正好赶上。

国庆档,即9月30号到10月7号国庆假期期间这段时间,如果有中秋正好前或者后衔接,有可能会多1-3天。

而之所以会出现国庆档这麽一个档期,是因为从今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国庆7天假期制度。

1999年10月1日,国庆节,星期五,【惊涛骇浪】全国上映。

1月2号,苏浩早早地来到公司,到了公司发现自己并不是来的最早的,常季红和李岚都已经到了,见到苏浩到来,两人打过招呼就一起来到苏浩办公室坐下。

三人坐下后苏浩道:“首日票房出来了吗?多少?”

常季红道:“八一厂那边还没传过来,应该是还没出来,不过应该快了。”

‘哦,那咱们等等。’苏浩道。

这时李岚道:“苏少,你觉得首日票房的多少,能到100万吗?”

苏浩听了李岚的话道:“你觉得首日票房100万是多还是少?”

李岚道:“不多,但应该也不上少吧?中等水平……”李岚话没说完,因为她发现常季红正用看白痴一样的目光看着自己。

苏浩也看到常季红的目光,但他并没说什麽。目标嘛,可以定的高一些的,可能达不到,但做白日梦又不犯法。

苏浩也期待【惊涛骇浪】的票房那是越多越好,就算是这个票房收益他都会捐了,可钱虽然自己不拿,可多少票房代表着的是电影的成绩啊,是观众的认可啊。

李岚被常季红看的有些发毛,道:“红姐,怎么我说错了吗,你别这样看着我呀。”

常季红看着李岚道:“看来时间还是太短,需要补习的知识太多,所以你才会这样,接下来……”

‘玲玲……’没等他说完,苏浩的电话响了。

电话响起,三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苏浩拿出手机接听道:“你好,哪位,我是苏浩。”

只听电话里传来明镇江的声音“苏总,【惊涛骇浪】的首日票房出来了。”

“明厂长,多少啊?”说实话,苏浩此时的心情有些期待,有些激动,他在尽量的平复自己的情绪。

“45万,首日票房45万!”然后明镇江又和苏浩说了几句话就挂断了电话,因为还要通知其他人,别人先不说,电影导演得通知呀,不能一部电影首日票房导演不知道那还成。

苏浩放下电话,常季红马上道:“多少?”

“45万”

听了苏浩的话,还没等常季红说话,李岚已经惊讶道:“什么,才45万,怎么才这麽点。”

这次常季红没有再看李岚,而是走上前直接给了她个脑瓜崩,道:“不懂,就不要装懂,在自己人面前没事,出去这样很丢人的。”

李岚被常季红教训,但她并不觉得自己错了,喃喃自语道:“难道45万很多吗?”。

是呀,难道45万很多吗?

如果苏浩不是重生了几年了,他听到首日票房45万,肯定也会是‘什么,才45万,怎么这麽点。’这个反应。

但在这个年代,在98、99年,首日票房45万,已经不低算高的了。

这时常季红看着李岚道:“对,45万很多了,你还想要多少?你知不知道年初热映的【不见不散】上映首日的票房也不过是40多万,不到50万,【惊涛骇浪】45万还嫌少?”

“什么?”李岚当时就傻了,总票房4300万的【不见不散】首日票房就只有40多万?这,这……

是的,你没看错,现在这个年代,首日票房也就几十万,多的大几十万,少的甚至几千不过万,首日票房过百万的都是进口片,所以【惊涛骇浪】首日票房45万很多了。

【惊涛骇浪】没明星,没大腕,没名导,这片子能取得这个成绩,当真是已经非常的成功了。

九十年代末的电影市场一片萧条,此时的电影市场刚刚开放,终于可以引进一些个国外的大片了,于是,就有了【泰坦尼克号】的异军突起,国人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大片。

但是,国产电影的票房却惨不忍睹,本来国内都电影市场就小,没办法,有电视的普及,还有盗版的横行,这个电影市场能大了就奇怪了。

别的不说,就说冯晓刚导演的【不见不散】,这部制作精良的贺岁片可称得上是经典,不但如此,这部影片还是一部完全商业化手法运作的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可尽管如此,这部经典的贺岁大片前两天的票房才突破100万,最后总计4300万左右的票房,这个数字如果拿到后世,那真的是本儿都回不来,但在99年的时候,这却是最赚钱的国产大片,两日100万甚至已经打破了之前的国产片记录,上了报纸!

市场就是这样的一个市场,所以【惊涛骇浪】首日票房45万,只要后两日票房不崩,那这部电影就算成功了,而不论是【惊涛骇浪】自身质量还是八一厂以及希望娱乐都不会让电影后两日的票房出现大跌幅,所以现在就可以说【惊涛骇浪】成功了……

知道了【惊涛骇浪】的首日票房,让公司人员盯着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对影片的评价以及后续的票房收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