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噌~’

长安东市,铁匠行内。

一簇簇火花顺着刺刀与磨石的接触面,闪烁出刺眼亮彩。

距离殷温娇将战马、内甲送与陈骏已经过去三日,陈骏几乎每天都会来铁匠铺子询问三棱刺的打造进度。

当他第四次登门,老铁匠总算没让他失望,三支足有陈骏小臂长的刺刀,全都摆在了他面前。

刀开三面樋槽,只剩下尖刃尚未开锋。

陈骏正反手试握连续挥刺,顿时有些爱不释手。直接向老铁匠借了磨石,自己为三把刺刀开刃。

“公子,老儿手艺可还行?”

“相当不错,这就是我要的三棱刺刀。”

陈骏对老头的手艺十分满意,将三把刺刀都开过刃之后,直接把尾款付清,还多给了半贯:“老师傅,这几日大家赶工也受累了,这些您一并拿着。我陈骏日后居于长安,定然还有不少活计要劳烦您,这些只当你我见面之礼了。”

老头连忙摇头:“公子抬爱,老朽受之有愧。”

“无愧,无愧,说好十日交付,您老却能提前制成,这是您应得的。”将带来的铜钱都放下,陈骏想了想,开口道:“我还有一事,原本打算过些日子再提,今日相告也算提前打声招呼。”

“公子请讲。”

“您老可曾制过铁锅?”

“铁锅?”

老头面色疑虑,摇头道:“未曾听闻,铁锅是何物。”

好吧,这个时代的饮食文化还没有成长到用锅的地步。

陈骏只能进一步解释:“如同铁釜一般,俱是圆底炊具,左右各有一耳,或者边沿接出铁柄。但锅要比铁釜更薄,至于薄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您老能做到何等程度了。”

连说带比划给老头解释了铁锅是什么玩意,老头这次却是似懂非懂。

当然,最主要的是老头不明白薄一些的釜,为啥要叫它锅?

陈骏明白这种划时代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让人想通,当即缓声道:“我稍后便让人多送两贯钱过来,您老帮着琢磨研究一二,如何把铁釜炼制的更为轻薄。最晚半年后我会回来,若那时再无头绪,我们一起想办法。”

以如今大唐冶铁技术能不能制作铁锅,陈骏觉得即便做不出不锈钢,至少土灶大锅是没多少问题的。

因为他在雀舍见过酒店里的铁釜,从外形看已经与后世铁锅十分相像。

都要固定放在炉子上,然后才能加热烹饪。

一般不是蒸,就是煮。

陈骏的下一个赚钱大计,用铁釜并非不行,但想做到标新立异,他觉得还是得把锅给研究出来。

有锅在手,那才算是真正打开了吃货界的大门。

历史上釜是怎么演变成锅的,陈骏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宋朝有锅,而且锅肯定不是宋朝时的发明。因为宋朝连炒菜都出现了,无疑说明宋朝的锅已经趋于成熟。

宋朝往前推,是五代乱世。

并没乱很久,总共也就几十年光景。

乱世的铁可是稀缺资源,谁能有心情去管如何改进铁釜?

所以在陈骏的猜想中,锅这玩意应该发明于唐。

换而言之,唐朝大体具备制作锅类炊具的技术水平,缺的只是一个足够挑剔的吃货,对铁釜进行改进。陈骏不介意成为那个吃货,甚至非常期待铁锅的诞生,能给大唐长安带来一些新变化。

将研制铁锅的重任委托给老铁匠,陈骏带着三棱刺心满意足的回了雀舍。

取出两贯钱让柳管家帮自己送去铁匠行,陈骏将云追牵出策马离城,找了块阴凉靠水的地方,让云追自己吃点嫩草,他则开始重温曾经学过的刺击术。

三棱刺击法,陈骏学过两种套路。

一种是常规战术,单手握刺刀的刺击方式;另一种则是将刺刀装在步枪上,类似于拼刺刀的搏击术。

两种三棱刺使用方法,陈骏都仅仅止步于训练。但即便是用不开刃的刺刀训练,他也能体会这种刺刀的霸道。

稍有不慎,极易伤人。

这也是三棱刺不能砍,不能劈,连削个苹果都做不到,依旧能位列冷兵器厮杀效果前三甲的原因。

功能单一到极致,纯粹用来战斗厮杀。

河岸边,陈骏一丝不苟的重练着自己记忆中的那些突刺技巧。

正手刺、反手刺不停转换,在他周身不断有破空声响起。

“唰~”

当陈骏准备收力,将手中三棱刺点向一侧大杨树时,刃尖轻轻松松便刺破了树干。

见状,陈骏索性猛地一推。

‘划拉’一声刺向传开,一尺多的三棱刺刀身完全没入树干,而刃尖已从树干的另一侧突出。

好几米高的大杨树,居然被刺穿了。

陈骏没做多想,稍稍一转刀柄便将三棱刺轻松抽回。

也是这时,陈骏才吸了口气,心底暗道:“自己体内莫名其妙暴增的力气,再配上三棱刺的刺杀专长,绝对是恐怖的战场利器。”

刚才陈骏并没使出全力,就能轻轻松松刺穿树干。如果把树干换成人,不用想也知道,难度基本上就和捅破一层窗户纸差不多。

而且三棱刺的另一项优势也很明显,那就刺出去容易,拔回来更简单。

拔刀速度,能比出刀时快一倍不止。

“这玩意,还是留着自己一个人用最好。”

陈骏稍稍咂舌,收刀插回皮鞘后又练了两遍,眼看天色不早才吹了声口哨,将走至远处河边河水的云追叫了回来。

温顺的赤色战马已经被殷温娇调教的极通人性,甩着尾巴小跑靠近,拿脑袋拱了陈骏两下,表示出来游玩的高兴情绪。

“走了,我们回去。”

一人一马返回长安城,刚到雀舍门口,陈骏就看到有礼部和吏部的部吏站在雀舍外头。

陈骏正准备把云追交给酒店小二送回马厩,只见曾有一面之缘的略阳郡公从舍内大厅走出。

“陈状元,你可是让我好等啊。”

听到这话,陈骏拱手问道:“光蕊见过郡公,不知郡公寻我所为何事?”

年轻郡公当即开口;“你的任命今早由三省发至吏部,吏部已转呈左骁卫,我是来带你去左骁卫报道的。”

“任命下来了?”

陈骏闻言眼底闪过一抹亮色,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自己刚把三棱刺拿到手,官职任命也跟着到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