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恒最近实验的摊晒方法也开始出产食盐,相对于大火蒸煮肯定慢很多,从泉水到食盐结晶至少需要七八天的时间,而且纯度肯定也不及之前。优点就是这个方法产量却不少,所需人力物力也是低廉,至于时间因为产量大,怎么算也是属于高效率产出。

许恒第一批实验摊晒制出来的食盐后,许老四还没来,而盐田已经修整出半亩出来,许恒就安排人用盐田来晾晒食盐。

因为规划问题,泉水到盐田有一段距离,暂时没有水车提供动力,就靠着人一桶桶挑水,这才把半亩盐田填满。

期间安排人时不时用耙子推开晾晒食盐,加速蒸发,第一次结晶出来的就是粗盐,许恒还额外安排了一个洗盐提纯过程。

等许恒的盐田出了小半筐食盐时,许老四这才带着工匠赶了过来,这些工匠都是许老四花高价雇佣来的,比市价贵了三四倍。

没办法,许老四倒是想找一些定居在这的工匠,可是平民中工匠有这一技之长,在家乡也过得安稳,谁会没事要背井离乡的出来工作,至于有身契的仆人,一般都是大户供养很少有外转的。

许老四为了短期凑够这些工匠,就花重金雇佣,这些工匠只要在理南县呆上半年,就可以得到在老家做两年活的工价,在理南期间包吃包住,这就相当于纯落两年工钱。

这待遇算不错了,尤其加上许老四又有理南县县衙做背书,这才招够了足够的工匠,人数一足,许老四就马不停蹄的赶回来,生怕耽搁了许恒的工作。

别说许老四招的这些工匠里,还真有一两个能人,其中一个姓魏的工匠,看到许恒做的水车图纸,加上许恒的说明,立马就能理解许恒的意思,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改进意见。

这个魏工匠还真不是许老四乱找的,是许老四特意请的能工巧匠,花费都比别的工匠贵了两倍。

许老四之所以能考量一个工匠好坏,还是托大侄子许大蛋的福,许大蛋当初不是做木工学徒时,娶了自己师傅的女儿。

也算继承了他师傅的衣钵,这么多年下来木工手艺在常山里算数的上的,许老四家里的家具都是许大蛋帮着打的。

前年许老四还帮着许大蛋在常山县城开了一个木匠铺子,许大蛋几年了解下来,许老四对于木匠还是有所了解。

如何判断木匠手艺高下,也有自己的判断,家具除了结实外,转角的平整圆滑,甚至卯榫的拼接契合都是一个好工匠的判断标准。

当初许老四在云城挑选工匠时,就是看了这个魏工匠打造的一个小木椅,发现这个木椅用料最少,反而做的特别结实,用起来也舒服,许老四就知道魏工匠是有这手艺的。

这不花费了一番功夫,才雇佣人家来了理南县帮忙,在许恒这只要有能力的,都值得尊敬,许恒的态度让魏工匠很是受用。

其实包括魏工匠见到许恒之前,内心都是忐忑的,毕竟背井离乡,万一许老四是坏人,卖了自己等人怎么办。

这真正见到许恒心才放下,感叹这理南县县令竟然这么平易近人,一点都没有官架子,对于自己这些不入流的工匠也这么客气着重,魏工匠他们一直忐忑不安的内心才安稳。

许恒直接任命魏工匠做了管事,负责这次水车的制造,盐井这边有条不紊的进行,公田这边也不能放松。

理南县这边温度常年适宜,主粮种植一年不说三季,两季肯定没问题,这地已经被大火烧了,只要平整土地就可以赶着种植一轮。

荒,辕两部族在帮着许恒修整盐田时,也看到了县城这边的变化,这里人人都有衣物衣物蔽体,吃的用的也比他们好上一筹。

尤其这里挣钱太容易,哪怕去野地里拔一些野草也能跟这些中原商人换钱,换东西,尤其县令大人还搞了一个盐井,这吃盐都不贵了。

许恒时不时让盯守的衙差给这些少民洗洗脑宣传这租种公田的好处,这两个月劳役时间还没到,就有人提出想租公田了。

许恒自然一副施舍的态度让他们租种田地,但是就这两部族,人口还是不够的,许恒干脆给官差派发任务,让他们下乡招揽其他小部族过来租种公田。

许恒心黑的给木尕他们都派发了绩效任务,只要招揽一个部族就给重赏,幸亏木尕他们本身就是少民,这类部族认识不少,生活困苦的部族也知道一些。

为了许恒的奖赏,衙差都是鼓足干劲的行动,就连黑刀也想着把舅姥那一帮带过来,说服利器就是许恒的食盐。

又便宜优质的食盐,公田租种又不贵,听说县衙还会跟租户签常年契约,许恒的理南县还提供耕耘的农具,这不知情的一看这么多好处还有点不太相信。

许恒特意弄了一个“要不是咱俩关系好,我还不告诉你的”宣传,这才让人信服。

说道农具,许恒这还真不缺,前阵子剿匪,那土匪靠着胡森这个假冒县令的便宜,搞了一堆武器,许恒帮着剿匪后,高鹏飞看不上眼,许恒就留下了,打算让铁匠打造成农具。

铁制的农具可是农耕的利器,这西南耕种落后,甚至有的部族还用木棍和石头制的农具,所以许恒这个农具支持很是重要。

田地大,人分农具的话分不到多少,许恒就搞了一个类似共享农具的方法,尤其翻地的犁许恒按照前世记忆的,设计成复合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