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恒来是跟覃川叙旧的,对于这些官场交集则没太多时间,所以直接拒绝了,贺昀倒没太计较这个,许恒跟覃川曾是同窗,这关系近亲也是正常的。M..

“若这样,那下官今晚就在卑职的寒舍设宴,招待贺大人和许大人如何。”

覃仿听到许恒这么说,也机灵的递了一个台阶下去,贺知府顺势同意了。

许恒等着去覃府时,这彭学道走到许恒旁边,想着邀请许恒明天去彭州府学为彭州的学子讲一堂课,这种小事许恒也顺嘴答应了,说明天下午就会去。

彭州府学是整个大周数一数二的学府,每年春闱都有金榜题名的人,而且许多都属于名列前茅,对于这些未来的朝廷栋梁,许恒也想着去影响几个人。

许恒到了覃府,覃川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码头上都是官员,覃川不想凑过去,知道许恒肯定会来自己家,所以直接在门口等着。

覃川一见许恒,就恭敬的问好,一点没有曾经的傲气。

“许大人”

“覃兄,一别多年,倒是跟我见外了。”

许恒的玩笑话,让覃川一愣,这眼眶有点难受,主要是感动的,覃川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的人,当初自认自己才能辈出,坚信会是朝廷的栋梁。

直到在并州府学认识了许恒,当时就看许恒不顺眼,其实等着许恒不计前嫌的救自己,覃川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看不惯许恒,不过是自己的嫉妒心和不服气作祟。

现在看看两人的差距,覃川发现自己的想法多么幼稚,许恒这几年科举为官,不管那样都做的有声有色,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自己当初的不服气,就有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样子。

许恒这还记得叫自己一声覃兄,让覃川很是感动。

“哎,川儿,你在门口做什么,还不赶紧领着许大人和其他大人进屋。”

覃仿赶紧催促覃川,覃川这才回过神来,挤出笑容,一句请,让开了路。

今天晚上虽然是覃家设宴,但许恒依然是主角,许恒在宴席开始前,率先开口告知

“诸位,这次覃大人设宴款待我们,我很是感激,只是本官不胜酒力,明天还有要事,实在不宜饮酒,所以在这里我先以茶代酒敬各位了。”

许恒仰头把茶喝完,然后亮了亮杯底给其他人看,先堵住其他人想着敬自己酒的目的,若自己开始同意喝酒,别人来敬酒,总有几个不好拒绝的。

这人若你不拒绝,那其他人不喝就是不给他们面子,谁都不好拒绝,干脆先下手为强,让他们不好在强迫。

许恒既然这么说了,其他人只好附和起来,喝起茶来,既然大家喝茶了,许恒就顺手推销了一波云州的熟茶。

推荐这熟茶跟其他的不太一样,这茶跟其他绿茶制作工艺不一样,所以功效9都有所不同,绿茶晚上喝了这提神醒脑功效太强,很容易让人夜不能寐。

这熟茶反而是有安神助眠的功效,同时能滋养脾胃,所以晚上应酬喝这个茶最为合适。

许恒顺手把自己带来的一些茶叶分给大家,都是硬币大小的小茶饼,因为经过发酵过,放的越久味道越好。

这种茶饼是许恒特地让云城内的茶坊制作的,方便自己携带送礼,这么一点够别人喝四五次,自己送大的茶饼,实在有点太破费,这个茶叶试用装最为合适,其他人对于许恒的大方也不知该说什么。

因为不用太敬酒喝酒,大家都是安省的吃饭,这聚会自然结束的快,等其他人都离开后,许恒的卧房覃家也收拾好了。

覃川带许恒过去,许恒看着在前面领路的覃川,笑了笑问道

“覃兄,看到我就没什么话要说嘛,看来我这次借住覃家是冒昧了,有点不受欢迎啊。”

“这说的那里的话,你能来我很高兴。”

覃川一听许恒这么说,赶紧扭头否认,许恒看他终于有反应了,就问道

“咱俩这阔别多年,你就没什么想跟我聊一聊的。”

“我,我其实有很多话想跟你聊一聊,可是又怕你看不上。”

“你这话说的,我既然能来,肯定是想念你了,这现在的状态可不像我当年认识的覃川。

当年的秦川自带傲气,没有任何畏惧,这种气魄我当初很是欣赏。”

一听许恒这么说覃川才放下心思,跟许恒畅谈起来,说起自己游学的经历还有自己的两个孩子。

覃川这人别看这么高傲,但对于妻儿很是爱护,说起孩子就夸赞聪明,一直没有停嘴。

“你家孩子这么聪明,一定遗传了你,将来读书不错。”

说到读书,覃川的神色变的暗淡了,一看这就是他的心结,许恒直言不讳的问起来

“这俗话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其实转变过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覃兄当初读书不同,为什么在科举上反而畏缩不前呢。”

“我也想科举,只是我不知怎么的一进考场,脑子就一片空白,写不出什么来,这样的状态进考场做什么,不是徒增烦恼。”

许恒听到覃川这么说,明白了这家伙应该是心理素质有点差,压力太大,加上紧张所以才科举落第。

这种心理压力大的人,你给他疏导不来的,越疏导他心里压力越大,反而帮倒忙,许恒想了想说道

“若覃兄你有这个毛病,确实不太适合科举啊,只是将来你的孩子若问你科举之事,你怎么办啊。

我听覃大人说孩子的开蒙都由你来,若是将来孩子问起,你对科举这么回复,对于你这父亲威严有点不利啊。”

许恒这么说,还真把覃川问到了,只要做了父母,尤其爱护孩子的,总想着维护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覃川一想到自己被孩子鄙视,心里也有点担心,有点不知所措起来。

“覃兄也不用过多担心,我觉得这科举之事不成着大有人来,若有越挫越勇的行动才更让人佩服。

所以你不用怕孩子知道你科举不行,但为了孩子着想,你这就参加一次科举可不行,毕竟任何东西都要尝试个两三次,才能下定论。

我看你可以再参加一次,不用为什么名次,只是摸清科举的套路,将来孩子问起,你也可以给他一定的指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