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林烨收到了《人物》杂志社寄过来的新一期的《人物》杂志新一期的《人物》还没有正式上架销售,要到元月十五号才会正式与大众见面,但是作为本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林烨提前得到了样本,一来是为了感谢林烨接受他们的专访,二来也是先给林烨看看,内容有没有出错的地方,他们好及时的修改

林烨看着封面上的自己,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张照片是那天当场拍的,梁静的拍摄水平很不错,将林烨拍的很帅气照片里林烨翘着二郎腿端坐在小圆桌的旁边,圆桌上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林烨的身后是一排书架,倒不是林烨附庸风雅,而是李明当初留下来的,林烨觉得放着也挺好,便也没动它如今成为了背景,在加上林烨的白衬衫,米色线衫倒是显得林烨很书生气

林烨稍微大量了一下封面,便把注意力放到了里面的人物》杂志里的内容很多,关于林烨的文章只占了十分之一不到,但是作为本期的封面人物,林烨自然是本期《人物》的重点介绍对象

“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林烨”《人物》杂志社编辑部直接以当前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作为林烨专访的题目,这个题目够霸气,也够吸引人,最重要的是最能包含林烨音乐人、作家、电视台老板等等一系列身份

大标题之下则是一系列的小标题,第一个小标题就是“作家林烨”,这一段先是介绍了一下林烨的作家身份,将林烨的两部小说所取得的成绩罗列的一番,然后就是林烨在采访中对梁静说得一番话《人物》显然不像一些娱乐小报,为了销售制造各种噱头,梁静在文章中先是引用了一段林烨的话,然后便对林烨的话大家剖析,将林烨的本意更详尽的解释出来,写的有理有据,让人瞩目三分

不过林烨看来显然不是这个味道,只有林烨自己知道这两部小说并不是自己原创的,而是剽窃过来的,虽然林烨早就习惯了这样的事情,但是剽窃别人的东西还被人公开如此夸奖还是会让林烨觉得有点窘迫,有点脸红如果林烨真的一点反应都没有,那只能说明林烨已经不要脸到了极点了,好在林烨还有点自知之明

第二个小标题是“流行音乐教父林烨”自从杰克授意将林烨流行音乐引路人的名头打出去之后,现在业界基本上也都认同了林烨的这个称号,就像高晓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是说得那样,现在玩流行音乐的音乐人基本上都把林烨写的几首歌当作经典,用来学习模仿,还别说,最近还真出了几首有点模样的歌

这段依然是介绍林烨写过哪些歌曲,又是取得了怎么样的成绩,对林烨在江南大学元旦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我的好兄弟》做了详细的描写,将尚伟东在《高端访问》中对这首歌的回应加以引用,并且围绕林烨“动人所以动听”的观点加以论述,将林烨流行音乐教父的名头诠释的淋漓尽致经过《人物》的这番报道,林烨“流行音乐教父”的名头算是彻彻底底的坐实了

第三个小标题是“商业奇才林烨”这段的介绍依然与前面的风光极其相似,通过凤凰卫视在林烨接手前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对比,将林烨在商业领域上的天赋进一步夸大。***看书就到三*五*中*文*网******看书就到三*五*中*文*网***

第四个小标题是“未来的林烨”,这段主要就是描述林烨今后的打算了。

其实整篇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基本上前些天已经被各大媒体写了个遍,只是稍微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而已,比如林烨口中的《诛仙》里的仙侠世界是如何产生的,人才的定义什么的梁静非常的给林烨的面子,为了显示林烨口中凤凰卫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特点,还对凤凰卫视内部的气氛等东西大加夸奖了一番,也算是给林烨做了歌不错的宣传

林烨将这期的《人物》看完之后,显得还是比较开心的。虽然里面有很多东西林烨本人看了都觉得脸红,但是外人看了会觉得理所当然总体而言,这期的《人物》里的内容对林烨个人的形象以及声誉都有很大的好处

……

两天之后,新一期的《人物》出现在各大书店报亭,看着林烨帅气的脸,很多本来没有购买《人物》杂志习惯的人也随手拿了一本。如果手从前的林烨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名字的话,那么自从元旦至今的半个月里,林烨的样子已经被华国大部分的人所记住。

关于林烨的报道涉及各个领域,所以无论是喜欢追星的青少年,打拳下棋看小说的老年人,还是每天坐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精英们,都对林烨这个身兼多个身份的年轻人感兴趣起来

《人物》杂志也在一早上的时间里销售一空,这对不少报亭的老板来说可是一大惊喜,要知道以往进货总是要买好多天,有时候还可能在新一期的《人物》出来之后也卖不光,没想到这一期的《人物》竟然在一早上的时间就卖光了,于是各大书报亭的老板纷纷打电话要进货,这让早就已经习惯了销量就那么大的《人物》杂志社编辑们大吃一惊,于是匆匆忙忙的,《人物》开始加印。《人物》杂志社的编辑们唏嘘不已,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过加印的情况了,永远不要低估追星族的力量

在林烨粉丝团的支持下,这一期的《人物》杂志销售量足足提高了三倍,让《人物》杂志社小赚了一笔当然,普通人看可能只是因为喜欢林烨而看,但是媒体看的时候总是能在其中找到G点,这次也不例外,《人物》刚出来,第二天《新华日报》与《人民日报》就针对林烨的专访写了专题报道。

《新华日报》与林烨的关系很好,但是只会就某种社会现象做报道,不会特意去访问某个人所以前段时间林烨虽然很麻烦,《新华日报》也帮不上忙

《新华日报》以“21世纪教育的前景”为主题写了一个头版头条的评论文章,文章中充分认可了林烨就“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的观点,并且对当前华国应试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表示担忧并且例举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创造力的扼杀表示惋惜,最后则是对国内应试教育的改革表示了期待。总之,《新华日报》以其一贯的风格,议政但是不对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希望

除了《新华日报》之外,《人民日报》也对此时做了头版头条的报道。林烨以及凤凰卫视虽然上了好几次《人民日报》,但是这次还是第一次

《人民日报》的报道主题与《新华日报》不谋而合,但是两者所报道的内容则差距甚远《人民日报》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新世纪国家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上,声称林烨就是教育改革后的优秀代表人物,并且声称在党与国家的关注下,人民受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了扫盲的效果,而国家教育改革的下一个方向就是把孩子们教育成有自己想法,有创造性思维的祖国接替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林烨看了《人民日报》的报道,不由的仰天长叹,这尼玛什么和什么,自己什么时候就成了社会主义教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了,自己可是歌穿越外来户,还是那种没有接受过正统教育的外来户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现在的社会结构,就会发现这个社会结构很畸形当官的往往就是官二代,就算不是也能和当官的扯上关系当老板的都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真正的考上大学的被称之为精英的人在干嘛呢?帮人家打工

林烨只能称赞一声:“官方媒体,果然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除了这两家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之外,其他相关的不相关的媒体也想尽办法和林烨扯上关系,为的就是提高销量但是不管怎么说,林烨这个封面人物当的是近几年来所有封面人物中最风光的,即便是现在的大陆首富尚伟东都比不上毕竟林烨可是被《人民日报》与《新华日报》两家权威媒体头版头条唱赞歌的人

古语说物极必反,经过半个月的狂轰滥炸,大众对林烨对好奇心也减小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疯狂,媒体也厌倦了对林烨的围堵报道,一时间林烨总算是清静了了下来但是,林烨压根就不是歌可以闲下来的人,这不春晚将近,央视的电话打了过来,作为凤凰卫视春晚节目筹备工作的总负责人,林烨不得不进入新一轮的忙碌工作中

“林烨你好,我是白松岩,好久不见了,你最近风头很盛啊”电话一接通,白松岩就笑着开起了林烨的玩笑

……………………………………………………………………

明天希望可以早点起床,今天说爆发结果才三章,有点后力不足的样子,明天争取四章。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