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碎月和苏安然虽然相继感染瘟疫,但她们都是轻症。喝下猛药后就便不再发热,拖着重病之躯前来朝会。

独独不见池暝皇女苏忆桃,众人所说纷纭。

她这是被皇太女气得,半只脚踏进棺材板儿里了?

大难当头,众臣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三五成群的地聚集在一起。

文臣大多是在声讨玉侯肖楚艳不忠不义,竟然在这个时候起兵作乱。

武将则在认真分析局势,但她们一个个都是久病初愈,连刀枪剑戟都拿不起来,如何与叛军对战!?

真是荒唐无比!

当初诛天之乱,燕国朝臣就死伤惨重,难道历史还有重演一次吗?

虽说众志成城,但眼下的局面,谁也没有好的办法。

人人自危!

苏胜正在与皇女心腹讨论战局,被堂下众臣吵得头疼。

“都给朕闭嘴!她肖楚艳兵马未至,众爱卿就自乱阵脚,如何担得大任?”高坐龙椅,苏胜单凭气场就碾压殿中所有人。

“陛下息怒。”

上百官员纷纷下跪,谁也不敢再言。

苏胜这皇位怎么来的,这大殿之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不过是不敢搬到台面上讲罢了。

无人敢在此时站出来说话,她们各自将头埋进手臂中,不希望被苏胜注意到。

壮士暮年,不失雄志,苏胜用长着老茧的手指摸索着龙椅扶手,“来人,宣太医魏晨进殿!”

宫人退下,去侧殿传魏晨入内。

“微臣微臣,叩见陛下!”她虽是徐镜属下,归于前朝一脉,在面见皇帝时眼中清澈,不见任何波澜。

苏胜不苟言笑地看着她,“行宫疫症,魏卿功不可没。如今玉侯举兵谋反,三千禁军却无力对战,你可有办法?”

她跪于殿中,双手平举于胸前,“请陛下恕罪,药草有限,想要禁军恢复体力,难。”M..

说完便抢先请罪,重重地在地上磕头,“微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让魏晨入殿议政不会过胡乱投医,况且她给出的原因是药材不足,苏胜没有理由去责罚她。

“唉!”

听完她的话,苏胜的脊背顿时弯曲下来,有些颓废地跌坐在龙椅上,“罢了,剩下的药,先给武将服用。”

“臣,遵旨!”

魏晨还要行医救人,苏胜只能让她先出去,继续与朝臣们商议破局的办法。

为何此时不能撤出行宫,回归京城——行宫之内起码有防御设施,且易守难攻,留在里面还有喘息时间。一旦起驾回京,在回城路上遭遇玉侯叛军的伏击,必然会被瞬间击溃,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

“陛下,最近的驻军是汉城军,一来一回,尚有两日路程,这也赶不过来啊!”

护君鸾卫严归雅没有伴随圣驾,苏胜拍着龙椅说:“众爱卿!朕昨夜已经派遣近身鸾卫前往汉城求援,但不知能否来得及。”

眼下危机,是该怎样撑到汉城军来援。

“这!陛下圣明!”

苏胜恨铁不成钢地看着眼前的这群窝囊废,一到关键时刻就拿不定主意,“都给朕想,怎样才能撑到明日下午!”

“臣等遵旨!”

……

一时间,大殿中响起激烈的讨论声,那些性情豪迈的武将更是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但谁也拿不出主意开。

纵然唾液横飞,却也没有良策!

几十武将,无一人能战!

“儿臣池暝,愿为陛下分忧——”声音略带沙哑,有些中气不足,让人难以信服。

人未至,声先入。

听到这等狂悖之言,殿中所有人都满脸惊骇地回过头,却发现来人正是本该卧病不起的池暝皇女苏忆桃。

窈窕的身影从迈过台阶,在暮泽的搀扶下,缓缓步入殿中。

“这这……三殿下?!”

暮泽带着雪白的面纱,遮去精致的容颜,只露出一双魅惑人心的狐狸眼。

戏紫虚出言讽刺:“听闻三殿下吐血昏迷,如何能为陛下分忧!莫要将大话说得太早了,让人空欢喜一场,还浪费大家时间。”

“是啊……”那些看不惯苏忆桃行事作风的朝臣纷纷附和,无不冷言冷语地攻击于她。

苏胜眯起眸子,“桃儿,不可胡闹,赶紧回去养病。”

苏忆桃单膝跪地,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道:“儿臣醒时,听闻玉侯叛乱,甚是心痛。”

“臣有缓兵之计,请陛下详听。”

眼下已经是穷途末路,苏胜只能给她说话的机会。

“说来听听。”

“崚山为我大燕仙脉,设神坛仙庙,为苍生祈福,自古以来都有一千驻兵。调崚山守卫,可缓燃眉之急。”

脸上带有刀疤的白将军却嗤笑一声,“小孩子家懂什么兵法,说得倒是轻巧!”

“崚山在西,盛元山西侧乃是悬崖峭壁,谁能翻越悬崖下去请援兵。更何况,如果绕路而行,根本就来不及!”

“难道三殿下有通天之能,可以直下西山,前往崚山求援?真是可笑至极。”

那些熟知各方地势的武将对此不置可否,调用崚山援兵,除非有人能跳下西山,才能勉强在日落之前赶回盛元山。

跃下悬崖,武功至少得是三品,脚程还得快。途中稍有懈怠,就可能来不及赶回来支援。

即使崚山来援,一千兵马如何能与玉侯的万数雄兵相争?

求援崚山,不过是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

苏胜也不满地摇头,“崚山兵马从未参战,也不曾训练。他们不过是仙山圈养的闲人罢了,就算来援,一千人也不堪一击。无法扭转战局,你且退下吧。”

即使提意被所有人否决,苏忆桃眼里仍然带着坚定不移的光,“玉侯叛国,儿臣怎敢独善其身!”

“国之气运,匹夫有责。”

听到她慷慨激昂的话,众臣无不被激起满腔热血,看苏忆桃的目光也都变得和善起来。

危乱之际,人人唯恐祸及自身,唯有苏忆桃这般忠正之人,才能临危不乱地站出来挑起大梁。

身为卦仙,忽悠人的手段层见叠出,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这种朝堂之上的场面话,苏忆桃张口就来,完全不需在腹中打草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