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太师!这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

到了晚上,终于是有官员忍不住走到近前,小声提醒了一句。

“你先回去吧!我再忙一会。”

诸葛亮几乎是形成了本能反应,下意识便是说出了这话。

可很快的,他也就反应了过来。

眼下这里可不仅仅自己一人,还有王兄在呢!

“这么多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不如就由本王拿回皇宫去看吧!

孔明你今日也不要忙活了,一家人一块聚一聚,算是家宴了。

下一次,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机会了。”

秦天将诸葛亮推给自己的一大摞书籍都收入了储物戒指之中,随即对着诸葛亮说道。B

“等我处理完这些政务!”

诸葛亮看了看秦天又看了看自己身旁这些政务,犹豫着说道。

“行了行了!明天再处理也是一样的!

你也要懂得适当的放权,否则吏部这么多官员养着是做什么的?

仅凭你一人之力,可是处理不了这么多政务的。”

秦天一边说着一边将诸葛亮往外拉去。

“……”

看着这一切的官员下意识的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

……

最终!

诸葛亮也没有随秦天一块去往皇宫!

因为他需要先回府上将自己的夫人黄月英带上!

秦天回到皇宫以后,便是告知了武则天此事。

武则天自然是欣然答应了下来。

对于这位太师,她是极为的满意的。

简直就是大魏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当初王城需要他,他就毫不犹豫的留在了王城。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难免会犯嘀咕:这么一来,自己到了帝城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王上是不是趁机削自己的权!

然而,这一切对于诸葛亮来说全都没有!

他就一心待在王城,魏国的大后方兢兢业业着。

直到新郡差不多拿下了,需要他了才又将他召了回来。

依旧是吏部尚书一职,原本主持朝政的冯道心甘情愿的退至了诸葛亮的身后。

当然了,对于武则天而言,最开心的还是自己儿子也随着诸葛亮一块回来了。

“父亲!”

刚想到这,便是见到秦政民已经是出现了。

虽然年纪还很小,却是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不同于其他小孩的乱蹦乱跳,而是不缓不慢的说道。

“嗯!听说你这段时间都是在与你孔明叔叔待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秦天直接将自己这唯一的儿子一把抱了起来,顺带问起了他最近在王城的生活。

对于这些,武则天也是不止一次的跟自己说过。

然而,秦天却是并未全相信。

这倒不是他信不过武则天,而是身为人母难免会觉得自己儿子是最棒的,下意识的会有滤镜。

正常人,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就会接受孩子的平庸。

当然了,这一点对于秦政民而言是不存在的。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大魏的大殿下。

一出生,就已经是站到了终点线了的,还是无数人终其一生都到不了的那种。

这一点,与公子扶苏倒是有几分的相似。

只可惜,公子扶苏性格有些太软了!

公子扶苏的副本要是换给李世民,那剧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直接提着宝剑将胡亥使者砍死,带着大军入咸阳了。

……

“感觉孔明叔叔好厉害,一天要处理好多的政务。

随着这些政务的处理,我大魏各地都会少死很多的百姓。

让那些流民也可以有栖身之所,不至于饿死。

以后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让得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秦政民挥了挥拳头,一脸坚定的说道。

“政民,母后是怎么跟你说的,你都忘记了吗?”

对于秦政务的这个回答,武则天却不是很满意。

按道理,这么小能够说出这么多字,已经是十分的妖孽了。

最起码,孙尚香就还不能做到。

可问题是,这些都不是她让背的内容。

她原本是让自家儿子说向他父亲学习,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云云。

如此做,自然是为了让秦天称帝的一天就将太子人选定下来。

结果他倒好,说要成为诸葛亮那样的人。

诸葛亮确实挺好的,还十分的优秀。

堪称:人臣之中的榜样!

可是,她儿子怎能为人臣?

“字、字太多了,记不住!”

面对自己的母亲,秦政民还是会感受到害怕的。

毕竟是一个孩子,下意识就抱住了自己父亲的脖子。

至于是不是真的背不下来,那就唯有他自己知道了。

“孩子的志向不是挺好的吗?你这么凶做什么?”

秦天不由有些纳闷的问道。

同时,也是不禁有些疑惑,武则天究竟跟孩子说了什么。

“本宫想让他成为大魏的太子,日后大魏的接班人,这有什么错吗?”

武则天也不藏着掖着,直接了当的说道。

“这是当然,我秦天的儿子未来自然是要成为大魏的接班人的。

至于他说的向孔明学习,为夫倒是觉得挺好的。

这神州已经是乱的够久了,待到一统之后需要的就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王。

若是真向为夫一样,那可就完了。

毕竟,不是每一个臣子都是孔明!”

秦天毫不犹豫的就确立了太子人选,他可不想搞什么养蛊那一套。

“……”

这下子,轮到武则天有些懵了。

她所需求的,就这么轻而易举达成了?

似乎太容易了一些,让她一时之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至于秦政民,则是抱着秦天的脖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对于自己父母的对话,他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至于志向这玩意,主要是与诸葛亮待的时间长了,下意识养成的。

至于长大以后究竟会如何,那就无从知晓了。

毕竟年纪还太小了,可能性太多了。

人家朱允炆小时候还极其的孝顺,十四岁就伺候自己父亲朱标,持续了足足两年。

朱元璋都夸他纯孝!

结果对他的叔叔们下手倒是一点都没有手软。

只可惜,是从弱的开始下手,最终搞砸了。

【对于王爵、国公、侯爵、伯爵有想法的人选可以说了,诸如诸葛亮、赵云、孙坚、独孤信……封个什么。

让我参考参考!】

(感谢狐由送出的灵感胶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